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王鉴(1598?1677年),字玄照,以避康熙讳改字圆照,号湘碧,复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明末曾任廉州太守,入清不仕,优游林下,以书画自给,是个有节气的遗民。画得董其昌指授,复纵观其所藏宋元名画,浸淫陶冶,自成一格,与董其昌、王时敏、邵弥、杨龙友等同为"画中九友"之一,又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复与吴历、恽寿平并称为"清六家",是清初传统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物》1994,(1)
程正揆,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谿道人、青谿老人、青溪旧史,湖北孝感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榜名正癸(据《欧钵罗室书画过目》),清初改名正揆,入清官工部侍郎。顺治十四年(1657年)挂冠。能诗文、擅书画。以山水出名。他的山水画,最初得到董其昌指点,甲申后卜居南京,与清初“四僧画家”之一谿石交往甚密,画风由淡腴趋向浑厚。作画喜用秃笔,老简枯劲,设色甚为秾湛。他在绘画上主张繁而不夺精整,简而不碍充实,其论画云:“北  相似文献   

3.
黄建康 《收藏家》2000,(9):26-27
恽南田,武进上店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世居城东,有书斋名“瓯香馆”,又号瓯香馆主和瓯香散人;又居城中白云渡,故号云溪外史。另有东园客、横山樵者、南国余民、巢枫客等别号,晚年称南田老人。恽南田是清初画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与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吴历齐名,合称“清初六大家”,或称“四王吴恽”。而且在书法、诗词方面均有极高造诣。常常画成自题书跋,诗、书、画相互辉映,被誉为“南田三绝”。恽南田出生下晚明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恽日初,崇祯六年贡  相似文献   

4.
(一) 蔡元培先生,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丁卯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城内笔飞弄。“明隆、万间”,他的“迁山阴始祖”蔡恭政“由诸暨迁绍兴井巷”。不过,他的六世祖佐臣,卒于1743年,原葬于诸暨五十一都邓村山;而五世祖士爵,卒子1775年,则葬于绍兴栖凫村山麓。看来,清初雍正、乾隆年间,山阴蔡氏和原籍诸暨,还不是毫无关系。他“小名宜哥,小字意可”,又“小名阿培,入塾时,加昆弟行通用之元字,曰元培”。原字鹤卿,旋改字仲申;号鹤庼,一度号民友,最后改号孑民。  相似文献   

5.
刘灿章 《文博》2006,(2):54-57
一王铎(1592-1652年)河南孟津人,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以明朝礼部尚书之职于顺治二年(1645)五月降清后,在次年正月被授以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顺治六年晋太子太保,顺治九年三月病逝河南孟津乡里,谥文安。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清史·列传>》时,王铎被定性为“贰臣”,入  相似文献   

6.
“贰臣”究竟是什么“臣”?《现代汉语辞典》这样解释:“贰”意为“变节、背叛”;“贰臣”就是“在前一朝代做了官,投降后一朝代又做官的人”。所以,要想成为“贰臣”,至少要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个“臣”要身处王朝易代之际,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先后服务于不同的王朝。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7,(9)
<正>王鉴(1593~1677年),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早年字"玄照",清兵入关后,为避康熙帝讳而改"玄"字),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太仓(今属江苏)人,是清初绘画正统派的领袖之一,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并称"清初四王",增添吴历、恽寿平两人,又统称"四王吴恽",与王时敏、王原祁同归"娄东派"。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明朝时刑部尚书、文坛复古运动倡导者王世贞的曾孙。他曾任明末廉州太守,所以也有"王廉州"之称。广州市文物总店藏有王鉴《仿古山  相似文献   

8.
恽寿平(1633~1690年)原名恪,字寿平,后以字行,更字正叔,号南田,别号去溪外史、东园草衣,白云外史、瓯香散人等。恽氏为江苏常州武进入,与王时敏、王(钅监)、王翚、王原祁、吴历齐名,并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恽寿平的山水画,早期近其叔恽向,取法黄公望,至中期又浸润宋元诸家,取王蒙、二米等人之长,技法灵活多变,臻于成熟,五十岁后画风趋于苍老。在恽寿平的艺术生涯中,最突出的是他的花卉画,上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法”风格,又吸收明代沈周、文征明、唐  相似文献   

9.
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高宗的一道上谕,标志着清廷对前朝臣节的评价出现了从以顺逆为取舍到以忠义论先后的重要转捩。以此为滥觞,乾隆先后指示编纂了《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和《国史贰臣传》,一褒一贬,以风励当朝臣节。同时,乾隆特别标出的“贰臣”名目与思路也被三通馆仿效施行在《续通志》的编纂中。《续通志·贰臣传》汇辑了由唐至明初七朝“贰臣”,发展了“贰臣”的涵义与标准,通过拣择、分类、考辨、评论等来凸显“贰臣”形象,以契合当朝利用史书纂修巩固统治的现实意图,成为清代“帝王史学”的一种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10.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又字亨九,福建南安人,隶汉军镶黄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于乡,次年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五年(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战败为清军所俘,皇太极以上宾款待,洪承畴深为感动,遂降清。此后,皇太极对洪承畴“宠幸在人臣之右”。诸贝勒大臣对此皆不理解:“上何待承畴之重也!”皇太极反  相似文献   

11.
梁清标丛谈     
梁清标(图一),字玉立,又字棠村;号蕉林,又号苍岩,直隶真定(河北正定)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鉴赏家、收藏家。他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明崇祯癸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于顺治元年仍原  相似文献   

12.
朱万章 《收藏家》2022,(9):99-104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萧山人,因郡望西河,人称“西河先生”,是清初有名的经学大师和文学家,著有《西河合集》。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松风老人、金风亭长等,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学者和藏书家,著有《经义考》《曝书亭集》和《曝书亭序跋》等。两人既是乡友,又都在清初参与抗清.  相似文献   

13.
朱万章 《收藏家》2022,(9):99-104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萧山人,因郡望西河,人称“西河先生”,是清初有名的经学大师和文学家,著有《西河合集》。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松风老人、金风亭长等,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学者和藏书家,著有《经义考》《曝书亭集》和《曝书亭序跋》等。两人既是乡友,又都在清初参与抗清.  相似文献   

14.
明清易代之际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满清政府为定鼎天下所采取的用人政策,导致清初“贰臣”大量产生,并直接影响着贰臣们的生存境遇。世代传承的儒家所信守的忠孝节义观念,使得贰臣文人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心理负担沉重,人格心态矛盾复杂,进而导致其文学创作发生巨大嬗变。  相似文献   

15.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江苏兴化(扬州)人,康熙孝廉,曾任过山东滕县知县,清初著名画家。李鱓与金农、汪士慎、高翔、郑燮(板桥)、李方膺、黄慎、罗聘等八人在乾隆年间聚集到江苏扬州,他们的画技主要是继承明代陈道复、徐渭和清初朱聋原济(石涛)等人的传统,并有所创新,形  相似文献   

16.
鲍俊(1797-1851),字宗垣,号逸卿,又自号石溪生。秀山场(今珠海香洲区山场村)人。通光二年(1822)举人。三年,成二甲第二名进上,授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山西司主事。后返粤,长期在广州居住。复主讲顺德凤山书院、惠州丰湖书院。来往于广州及香山间。晚年将入京候补郎中,途中患病折回,不久去世。有《榕堂吟馆诗钞》 一卷, 《倚霞阁词钞》行世。  相似文献   

17.
1990年5月4日,杭州大学校园内格外热闹。浙江省党政各界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我国著名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姜亮夫教授九十寿辰暨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大家为我国有姜亮夫先生这样著名的学者与教育家而感到骄傲,衷心祝愿这位先生健康长寿。 姜亮夫先生,名寅清,以字行。1901年5月出生于云南昭通。1914年入昭通高等小学,1916年入省立第二中学。1921年入成都高等师范从经学大师廖季平先生问学。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复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得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诸名师指授,博研群籍。而后又南下复问字于一代大师章太炎先生,学益精进。三十  相似文献   

18.
张艳 《史学月刊》2000,(4):148-149
张百熙(1847—1907年),字堃秋,又作冶秋,湖南长沙人。清末“新政”之际任吏部尚书、管学大臣,负责京师大学堂的恢复重建工作。吴汝纶(1840-1903年),字挚甫、挚父。清桐城南乡高甸人,“桐城派”后期大师,早年辞官隐退,后主讲于河北保定莲池书院。目前史学界对流传甚广的张百熙“跪请”吴汝纶一说提出了质疑,笔认为有再度考辩之必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又字野遗,号柴丈人,半亩,江苏昆山人,在画史上被称作“金陵八家”之首。有关他的记载主要有张庚《国朝画征录》、周亮工《读画录》及诸多名家的诗题纪文等。龚贤一生处于动乱的年代,早年正值明末战乱,在外飘泊流离,曾与复社顾文治、方文等士大夫相交往,清军入南京后,他怀着“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的悲愤心情离开南京,往来于海安、扬州一带,在扬州居留十余年,其间观摹  相似文献   

20.
谭其骧(1911年~1992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是清举人,清末时任嘉兴府学堂监督;其父为秀才,废除科举制后曾到日本学习铁道专业,回国后任京奉路(今京沈路)与南满路(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