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道教爲盛行於金元兩代的一支新道教,本文對北京地區三通碑文作了研究,其中兩通涉及真大道(天寶宫系),一通涉及正一大道(玉虚觀系)。本文得出以下結論:真大道五祖酈希誠應爲三祖張信真弟子,他出任真大道掌教的確切時間爲甲申年,即1224年。在真大道十二祖(或作九祖)張清志之後,還有一位可稱爲十三祖(或作十祖)的"體道葆和妙應真人酈宗師"。正一大道到元末則已傳至十一祖"真人張公"。那種認爲大道兩派在元代合并乃至最後并入全真教的觀點,是没有文獻依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两通石刻拓片的考察,认为金代兴起于中国北方的大道教,在入元后所分裂的两支,应分别称为真大道教(即天宝宫系)与正一大道教(即玉虚观系)。其中后者名称的出现,应与其教义宗旨向符道派靠拢有关。大道教的这两个分支,在有元一代曾长期并存,而非像以前道教史论著所认为的那样又重新合并。以大道教的一个分支——真大道教来统称元代的大道教,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王銘 《中华文史论丛》2011,(2):293-325,406
北魏歷史上有兩個皇帝被尊爲"太祖",即平文帝和道武帝。這就是清代學者疑惑的"元魏兩太祖"問題。事實上,道武帝天興初年尊平文帝爲"太祖",明元帝時上道武廟號爲"烈祖",到了孝文帝改制時,將平文從太廟中遷出,改尊道武爲太祖。《魏書》一直記載道武廟號爲"太祖",諱言道武廟號最初爲"烈祖"的史實。廟制的背後是政治權力的運作,作爲王朝開國之君象徵的"太祖"廟號的追尊,體現了北魏的中原正統心態以及對拓跋王朝政統譜系的建構努力。北魏以及後來的東、西魏在拓跋宗廟"太祖"廟號上屢有改易,正可觀察拓跋宗室各種勢力的政治鬥爭,以及東、西魏敵對政權對各自政統合法性的解釋。本文並揭示《魏書》所體現的鲜明政治立場。  相似文献   

4.
孟先生所举《西明寺钟铭》中使用“二圣”一词.值得注意。此文是镌钟而作,最早收入道宣所编的《广弘明集》。道宣於显庆三年{658)任西明寺上座,并参与玄奘译经,後又於乾封二年(667)再次参加译经工作。《西明寺钟铭》作於麟德二年(665),为道宣所见收入集中。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朝鮮時代儒者丁若鏽(1762—1836),字美庸,號茶山,京畿道廣州郡人,朝鲜时代後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正祖七年(1783),進士及第,官至兵曹參議、刑曹參議。丁若鏽為官清廉,獲得正祖的信任與庇護,在正祖朝度過了九年平靜的仕宦生活。在正祖逝世的第二年(純祖元年,1801),丁若鏽受到天主  相似文献   

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鲁迅曾评价:“中国的根抵全在道家”(《致许寿裳》1918年)。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或“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与儒学一样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利用。“内道外儒”是历代统治者采取治政的基本手段,一明一暗,贯穿着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道主哲学艺术,儒主政治伦理。本文中的“道”包含二层意思,一为道家,二为道教。道家思想属于哲学范畴,而在东汉时期形成的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但它的思想根…  相似文献   

7.
李竞艳 《史学月刊》2023,(3):133-136
<正>李贽提出“道不虚谈,学务实效”(张建业、张岱注:《焚书注》卷三《定林庵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92页)以及“学道贵虚、任道贵实”(《焚书注》卷三《虚实说》,第287页)。虚实之辨作为李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在其求道之态度,在其学术思考、政治理念、日常生活等方面也皆有涉及。正如陈宝良所言:“虚实之辨,李贽论之最详。”(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26页)从表面看来,李贽在虚实之辨中似乎将“虚”和“实”分别对待。许苏民在谈到李贽的虚实关系时,更关注二者对立的一面,强调李贽对“实”的主张,而忽略了其对“真虚”的坚守(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5页)。陈宝良在肯定李贽虚实之辨重要性的同时指出:“在虚实之辨上,李贽主张不可固执一端,而是应作一个出入虚实之间的‘真人’。”(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第126页)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李贽虚实关系中融合的一面,然而,对李贽为何主张不可固执一端的深层原因未作进一步解析。所以,在李贽的虚实之辨中,“虚”“实”的本质到...  相似文献   

8.
天宝宫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西北 2 5公里艾庄回族自治乡北面的石梁河畔 ,飞檐碧瓦 ,雕梁画栋 ,景色宜人 ,是道教三大派别之一真大道教第九、第十祖祖庭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 12 4 0年 (南宋理宗嘉熙四年 ) ,真大道教举师卢德清来河南典教 ,至长社沈村 (今艾庄回族自治乡  相似文献   

9.
八 其他     
(一)“兰州枢纽”的组织与活动概况“兰州枢纽”成立干1949年春,设于兰州益民路444号。辖西北的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省、区一贯道“师母派”的组织。但陕西省因设有“西安枢纽”加之该地区道内有资历的老前人多,所以行使职权从未涉及,实际只管理四个省、区的道务活动。“兰州枢纽”的组织人事是:负责人李金凯,下设智、仁、勇三个大组,每一大组有三个小组,每一小组管五支。兰州共有45支。智字组组长常某;所属三个小组组长杜某和另外两人(姓名忘记),该三小组内15支的姓名记不清了。仁字组组长周荣昌;所属三小组组…  相似文献   

10.
我系河北省静海县中旺镇(今天津市静海县中旺乡中旺村)人,从1938年至1953年,我由一贯道的一名普通道徒,逐渐升任为“三才”、“点传师”及武汉中和坛的负责人——“老前人”。自1949年起,还兼任一贯道“金线派”的“武汉枢纽”第一组组长,深得总头子孙素真(女)的信赖,是中南地区的大道首之一。现将我所了解的一贯道的种种内幕与秘闻披露于后。一一贯道是什么货色(一)一贯道的传闻与历史沿革(1)源流与传闻一贯道宣称是古圣相传的。伏羲氏画八卦,即圣道降世之始,继之神农、轩辕黄帝,然后道在于君王,从尧、舜、禹、汤到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张之洞档案”中所藏电报、信件,全面考察张之洞与杨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一考察揭示晚清从甲午年(1894)到戊戌年(1898)的政治内情。最晚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起,杨锐即常住北京,充当张之洞的“坐京”,为张之洞提供政治情报并办理各种交待事务。在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给杨锐下达了大量的指示,并在杨锐被捕後积极进行营救。本文还证明孔祥吉发现的“百日维新密札”的作者不是李焜瀛(符曾),而是杨锐。  相似文献   

12.
龙虎山中宰相家──嗣汉天师府古典园林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嗣汉天师府,又名“大真人府”,座落在赣东北龙虎山区的上清镇中央。前临上清河,后倚西华山。府院楼坛亭堂鳞次栉比,古树异花争奇斗艳,鼎炉座座,焚烟袅袅,是中国道教祖庭,国家级重点开放道教官观。 一、明太祖赐全新建天师府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建人张道陵(称第一代天师)东汉时曾在龙虎山炼丹肇基。天师府这块风水宝地传说是他当年讲道之处。后人将“嗣汉”二字冠之于天师府府名之上,表明天师之道,一脉相传,天师尊号,代代传承之意。 嗣汉天师府是一座占地5.4万平方米的大型古典园林建筑群。既是历代天师(真人)…  相似文献   

13.
引 言 赣南的同仁多次向我提到:在前几年“地区”这一级建制还完整存在时,“赣州地区”是中国大陆辖县最多的地区,共有19个市县(包括当时还没有划归抚州地区的广昌县)。查阅有关资料,进而确知赣州地区面积为 39379.64平方公里,占江西省面积的23.6%,真可谓一块广袤的土地。而它从清代的二府(赣州、南安)一州(宁都),到民初统合为“赣南道”,又从民国中期分为两到三个“行政区”,再合为近几十年来的一个政区整体(包括1954年以后较长时间独称“赣南行政区”,而不同于江西其他“专区”)。这种分分合合的原因和运作机制,本身已构成很有魅力的课题之一。另外,因为民国以来把江西省简称为“赣”,所以人们现在都习惯将赣州地区称为“赣南”,殊不知自古以来史籍所载本来意义的“赣”,就只是指称现在的“赣南”,而不是说江西全省。或可设想: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把近年来讨论颇为热烈的“赣文化”尺寸缩小,而锁定在赣南地区。我到过赣南的每一个县市,即使是借助现代的交通工具来行走,人们仍可为这片土地的多山而惊叹,而却步(尤其在县际公路和京九线通车以前),并由此遥想当年活跃在这一大片山区中的“赣巨人”、乡民百姓和形形色色的豪杰先烈们,面临的是怎样一幅生  相似文献   

14.
一、河东道代州“贞观四年,又督灵州”,又“今督代、忻、蔚、朔、灵五州”。代州都督府所管代、蔚、忻、朔周州皆在河东道北部,按同书及《元和郡县图志》,自武德二年于关内道西北置灵州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又置朔方节度使,终唐之世为关内道西北之重镇。河东道之代州总都督府管下不应有此飞地。此二处“灵()”当为“云()”之误。二、江南东道台州“(武德)八年,废始丰、乐安二县人临海”。殿本原作“八年废始丰、乐安三县人临海”。按《新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县条注云:“武德四年析置章安县,八年省。”引日…  相似文献   

15.
佛教禅宗以衣钵为表信的传承方式,只传了六代祖师,他们是初祖达摩(印度人)、二祖慧可、三祖僧集、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这六大祖师中,具有卓越建树的,是“东山法门”的开创者道信和弘忍。“东山法门’标志着佛教产生了一个新的宗派──中国化的禅宗,即把印度禅变为中华禅,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生活的有机部分。在黄梅县这个禅源祖地,四祖寺与五祖寺分别为道信和弘忍的弘法道场,因而成为名播古今中外的中国禅宗祖庭。四祖寺亦名幽居寺、正觉禅寺,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该寺在距县城15公里的西山。其主峰远望如双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日本学者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并试图在日本战後学术史的脉络中把握川胜史学的进展。以1967年《汉末的抵抗运动》为界,川胜氏的研究可以分为前後两期。在其後期的研究中,“贵族政治”发展为“贵族制社会”,成为与“封建社会”对举的综合性概念,显示了欲囊括内藤湖南“文化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于一体的创新意图。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第三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贾宝玉《咏白海棠》诗颔联:“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今人《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仅释“太真”、“西子”二名,于其句法所本未能拈出。按宋石延年《咏梅》诗云:“姑射真人冰作体,广寒仙女月为容。”  相似文献   

18.
喀什道大清银币王永生这里介绍的是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的一枚新疆喀什铸造的壹两大清银币(见彩色插页)。此币直径3.95厘米,厚0.31厘米,重36.5克,正面内圈为“大清银币”四字,中间有一花朵,“清”字左边“水”旁三角挑。圈外上方是“喀什道”三字,下方标注“湘平一两”,字体挺秀。右侧为老维吾尔文“ZarbKashgar”(汉译喀什噶尔造),左侧老维吾尔文为“BirSar”(汉译壹两)及回历纪年1325(公元1907年)。背面内圈中心为蟠龙图案,外圈右侧为带花大叶纹,左侧为对称叶状纹,两枝底部交叉,束以带结,上部则被一花朵分开。此币铸造及流通情况史无记载,但有两种“大清银币”可资参考。史载光绪三一二年(丙午,1906年),清廷户部规定银币本位,开铸丙午纪重“大清银币”。翌年,新疆喀什即仿内地体制铸“大清银币”,铸有两种版别,一种记“喀什造”,另一种仅有“喀什”两字,都分“湘平壹两”和“湘平五钱”两种面额。数量很多,在新疆银币中较为普遍,但这枚则不同,第一,币面标注“喀什道”,“道”是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出现在钱币中,此为仅见;第二,面额为“湘平两”,将“壹”字书写成“不”,在新疆银币中极为独特,很为收藏界所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甲骨文金文材料,与传世经典中之资料,考察商周时期之万(万)舞乐制的形式,及其与庸奏和《诗经》中三颂之关系。从甲骨文例出发,我们看到万(万)舞在商代祭祀中是一种诗乐舞相伴进行的礼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用见之於祈年、祈雨、祭祖及学校中。而庸奏在甲骨文及经典中或作奏庸、用庸、乍(作)庸。“庸”既是商代王室与贵族所习用之青铜乐钟,在商代中晚期甲骨文中又用於指称某种音乐体式,包括音乐、歌诗与舞蹈相伴进行的用於祭祀的乐舞形式。万(万)舞与庸奏往往相伴进行。由“庸”与“颂”的字源来看,此庸奏乐舞後来演变为《诗经》中的三颂。  相似文献   

20.
《辞海》是一部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性大型辞书。《辞海》的重新修订出版,无疑是我国辞书编纂中的一大工程。然而,因其卷帙浩繁,涉及的知识遍及浩如烟海的典籍,任何团体和个人都难以穷尽,有所疏漏亦在所难免。本文拟就黑龙江设治方面的部分辞条商榷如下,敬祈编者和方家指教。1、《辞海》上卷,页72,“正常”条:“1882年(光绪八年)设正常厅,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厅为府”。设置五常厅之议始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吉林将军铭安的奏折。奏称“欢喜岭系(五常)堡界适中之所,该堡原有协领一员,自无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