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卓 《神州》2011,(9):26-26
元杂剧中出现了很多士妓婚恋题材作品。在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士妓卑贱屈辱的现实处境,二是士子、商人地住角色转换,从而可以把握元杂剧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志峰  孙红瑀 《神州》2014,(8):29-29
元杂剧演员构成了演出元杂剧的主体,主要由罪臣的妻女、戏曲世家的子女以及乐妓三类人员构成。其中罪臣妻女,沦落乐籍后,参与元剧演出;出身戏曲世家的子女,对于家班的构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乐妓演出则有正式演出,有清唱演出。  相似文献   

3.
梁晓菲 《沧桑》2008,(1):218-219
山西拥有久远而丰富的文化遗存,乐舞传统源远流长。金元时期山西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文化繁荣,作家群体蔚为大观,演员、群众的深厚条件,使山西在元代奇迹般地孕育出元杂剧并得以迅速发展。戏曲在此得以丰满、富丽,扎下了深深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龙威 《神州》2012,(29):28-28
对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人们的婚恋观念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当今日本社会晚婚、不婚成为潮流。  相似文献   

5.
高瑞玲 《沧桑》2010,(5):239-240
我国古典戏曲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女性形象,积累了很多人物塑造上的经验,形成古典戏曲的优秀传统,造就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元代杂剧作家史樟,关于其籍贯有二说,一为"真定说",一为"永清说",本文提出二者当以"永清说"为是,并考述"真定说"产生之缘由。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作家史樟,其生卒年冯沅君先生定为1240?―1288年,本文提出冯先生有关史樟卒年的论断不能成立。史樟生年在1234―1245年之间,有关史樟事迹的记载最晚确切年份是1280年。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戏剧样式。笔者从西域宗教戏、西域歌舞以及元代社会状况入手探究元杂剧兴盛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14,(8):89-92
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百姓绝大多数还比较贫困,那时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婚姻跟现在相比,截然不同。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呢?本期我们就为读者送上一组1950年代的婚恋图片。  相似文献   

10.
张孟 《神州》2012,(8):214-214
在我看来全球化与本土化必然是相辅相成的,要具体在现代化语境中的传统我打算用现代化美术作品中的本土因素来举例。也就是题材,它是一幅作品的中心主题,忻东旺题材根据当时民工的社会背景,运用现代的绘画技法描绘成功的艺术作品。说到这,现代化美术中的本土因素的运用得到的成功的案例就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朱彦茹 《文史精华》2012,(7):55-58,1
毛彦文.一个生于民初新旧交替时代的女子,其一生充满传奇。作为最早留学海外并获得硕士学位的女性之一,她归国后从教参政,主持香山慈幼院,出任国民大会代表.她的所作所为都值得在现代妇女史上记下一笔。但长期以来,她备受史学界的冷落,人们偶尔关注的也只是她的婚恋故事.只在谈起吴宓的情感世界时偶被提及。确实,纵观毛彦文的婚恋经历,每一回都可作为中国近代婚姻史的典型个案加以研究。尤其是1914年她为了初恋表哥解除旧式婚约的勇敢行动,更是造就了“民国初年破天荒的大新闻”。  相似文献   

12.
乔新生 《攀登》2006,25(6):159-161
本文通过对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解读,让读者了解和掌握不同于西方戏剧的我国古典戏剧———元杂剧那集曲词、宾白、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独特的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13.
1866年,总税务司赫德将要回国休假前,向清政府提议,由自己带几名中国官员一同赴欧,开拓一下眼界。恭亲王早有此意,即命满人斌椿率团出访,记录“山川形势,风土人情……带回中国,以资印证”。斌椿前后游历十一国,所见所闻写成《乘槎笔记》一书。他在出闭的船上,看到外国“妇女姿容美丽…一每起,则扶掖登楼船,偃卧长藤椅上。而夫日伺其侧,颐指气使,若婢媵然”。  相似文献   

14.
李利 《神州》2014,(5):33-34
元杂剧中出现了大量的数字"三",这包括以"三"标目的剧本名称和与"三"相关剧本结构以及带有"三"这一数字的戏剧语言。这一现象的产生既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戏剧小说等通俗叙事文学早期的文学特性相关,还与元杂剧的体制特点和演出要求密不可分。这一现象既是对以前传统文化和民俗的继承和发展,也影响着后来长篇小说中此种结构模式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一个新兴的士阶层逐渐崛起,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影响广泛,大至国家前途以及国际形势,小至个人成功和战争胜负,成为占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阶层。无可非议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承创新自始至终都是以士为中心的。其中,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心的重中之重——军事。  相似文献   

16.
张国庆 《沧桑》2009,(2):3-4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在这一动荡时期,“士”阶层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特殊时期“士”阶层的分化与价值观、“士”与王侯的关系及“士”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何靖 《黑龙江史志》2008,(12):20-21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一个新兴的士阶层逐渐崛起,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影响广泛,大至国家前途以及国际形势,小至个人成功和战争胜负,成为占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阶层。无可非议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承创新自始至终都是以士为中心的。其中,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心的重中之重——军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士山盘铭文中"于入"、"(?)"、"宾贝金"三个关键词进行了释读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秋尽浪士当     
浪士当系互助北山著名景区。作为青海最具魅力最有人气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北山是闻名遐迩的,也曾被无数文人学士吟诗作文描摹歌赞过的。在诸多名人大侠面前,我再吟弄风月,未免有些班门弄斧之嫌。要想感悟一番北山的独异之处,  相似文献   

20.
山西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各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山西省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