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波 《史学月刊》2013,(8):124-128
"考课"也称"考绩"或"考功",是中国古代朝廷对各级官员任职期间的政绩考评。考课制度起源很早,先秦时已有"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之制。到了唐、宋时期,考课制度不但有专门的官职和机构,还有一套完备的考课标准和程序。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忽必烈在金朝制度的基础上,采行了中原官僚体系中  相似文献   

2.
金为加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东北地区的官员管理极为重视,依据东北的特点选择官员,严格考课,并将猛安谋克这一女真族的军事组织也纳入封建考课体系内,同时强化监察制度,制定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官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常越男 《满族研究》2007,(2):68-76,90
考课制度是国家定期考察官员的制度,是清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到雍正初年,最终确立了以京察、大计、军政考察为主体的考课制度。本文探讨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过程,揭示了满洲贵族在制度建设方面所遵循的诸多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戴卫红的《北魏考课制度研究》(以下简称戴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9月付梓面世,是系统研究北魏考课制度的第一部专著,得到了朱大渭、陈琳国、李凭诸位先生高度评价。戴著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前言主要是北魏考课制度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和考课制度的源流  相似文献   

5.
唐代州县间的关系是“以州统县”,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州县间的上下级行政关系,构成了联结中央与地方的纽带。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赋予了州级对县级官员的部分管理权力,主要体现在州级可以参与县级官员的选任、考课和监察,这种制度对行政体制的运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近代史学界来说,福久其人其事及"福久新闻事件"一直是谜。借助新发现的史料,此谜终得破解。袁世凯以维护清韩宗藩关系为己任,与主张朝鲜独立自主的美国驻韩临时代办福久经常针锋相对。为保护国家利益,袁世凯以"福久新闻事件"为契机,与朝鲜官员联袂,巧妙利用条约条款,施展外交智慧,取得时任美国国务卿首肯,最终迫使福久离开朝鲜。  相似文献   

7.
六朝隋唐时期,考功郎隶属及其职掌均发生较大变化。魏晋时,考功郎掌百官考课,隶属于吏部尚书;南朝时,功论郎取代考功郎掌考课,隶属于都官尚书;北朝中后期,考功郎中掌考课百官及考试秀孝,隶属于吏部尚书;隋及唐前期,考功郎中、员外郎之隶属及其职掌略同北朝。唐中期以后,考功郎中、员外郎专掌京官与地方官的考课,策试秀孝的职责则转归礼部。六朝隋唐时期考功郎隶属及其职掌的变化,反映了尚书省机构的职能调整及选举与考课各司其责体制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两税法的建立 ,田赋灾免成为与唐宋国计民生关系更为密切的政府行为 ,如何做到及时、如实 ,是宋朝改进唐朝田赋灾免制度的立法考虑 ,其中有不少合理成分。在实施过程中 ,宋朝一直存在地方官员讳言灾伤或检放不实的弊病 ,其原因包括检放程序过于繁细 ,以及其他制度如地方官员考课制度、财政利益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牵制等 ,不宜以“吏治腐败”一语以概之。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把履历叫做"脚色",简称"色"。"履历"一词始于北魏,其意是指人的资格、职位和经历。填写履历书或履历表则源于唐宋,其中要详细叙述祖籍、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年龄和形体相貌等,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证明身份,防止假冒;二是朝廷掌握官员经历,以便升迁任用。清代的赵翼《陔余丛考》说:"宋太宗谓宰相曰:朕欲择转运使,所患不知其人履行,  相似文献   

10.
在灾异说理论化的两汉时代,自然灾害和异象被赋予了政治和人事的内涵,灾异的剧烈和频繁,常常使汉王朝陷于灾害危机和政治文化危机之中.汉代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政权的长治久安,通过帝王自谴、纳谏求言及拔擢贤良等务虚策略和反贪崇廉、加强考课、申饬官吏履行职责、严厉惩处救灾失职官员等吏治振兴之举,进行政治重塑以挽救危机.实际上...  相似文献   

11.
考课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在唐代发展得相当完备和健全。关于它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笔者另有专文讨论,这里不赘。本文的重点,是对考课制度、政策的实施状况和客观效果,从纵的方面进行检查,力求总结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经验、教训,供治唐史的同志们参考。不妥之处,恳望教正。武德至开元一百二十余年,是唐朝奠基、持续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考课执行得非常有力,成效也较为显著。武德基本是一个战争年代。战争之初,李渊就已用考课手段进行奖劝。二年二月,  相似文献   

12.
近年面世的《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所收文书完整且清晰,为深入研究宋代文官选任、考课等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选取徐谓礼从入仕到初任满替这一阶段的文书为考察对象,结合传世资料中的记载,可以了解宋代基层文官初仕阶段的经历及官方的相关规定。名臣之子徐谓礼因父荫入仕,越过选人,径为京官,并授监当差遣。其待缺期间的印纸批书,既说明宋代印纸批书与差遣相关联,也说明宋代考课在官员待缺候任期间就已启动。从到任至初任满替阶段,徐谓礼虽乏善可陈,但无功无过,平稳度过初任。这也反映了宋代一般基层文官的生存状态。徐谓礼的个案虽有其特殊性,但亦为了解宋代,特别是南宋晚期基层文官群体的仕进之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古代把履历叫做"脚色",简称"色"。"履历"一词始于北魏,其意是指人的资格、职位和经历。填写履历书或履历表则源于唐宋,其中要详细叙述祖籍、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年龄和形体相貌等,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证明身份,防止假冒;二是朝廷掌握官员经历,以便升迁任用。清代的赵翼《陔余丛考》说:"宋太宗谓宰相曰:朕欲择转运使,所患不知其人履行,可令德骧(雷德骧)录京朝官履历功过之状、以便引对。"从前人记载看,古人填写履历似乎更重形体外貌。清钱泳《履园丛话》载:胡希吕视学  相似文献   

14.
<正>监督制约是政治的本能,是一切政治制度设计之要义。中国古代监督制度是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制度体系而言,有这样"三套马车":宪官——古代监察官员的一般称谓;史官——古代记录历史的官员;言官——古代专门提意见的官员。宪官"掌察",以法律和上命为依据,监察百官,执行法纪,又称察官、监官;史官"掌史",以"经得起历史检验"为准绳,记录国家大政和统治者言行,褒贬得失,以史制君;言官"掌言",以"庙堂舆论监督"为职任,规谏帝王,纠劾百司,又称谏官。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三品以上两京大员中的贤能者方能给谥,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有三种特殊现象:一是四品以下官员官品本不及谥而特恩赐谥;二是明中期以后,谥法渐弛,奸邪官员仍得美谥;三是明代翰林出身的官员多为"文"字谥,且为士大夫所认同,以至于翰林出身的不谥"文"、非翰林出身的谥"文"均被视为异常情况。前两种现象明代以前已有先例,是明代对历史的继承。而翰林出身者多谥"文"却是明代的新规,与明代翰林出身的官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就总体而言,明代官员给谥中的特殊现象常常是制度、人事和传统等单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上看,治国有三个核心内容:任人、信赏、必罚,其实就是讲的吏治问题,吏治在历史上便是评价一个君主是否有作为,是否能够治理好国家的重要标准。治吏之重在于考课——把握绩效评估的关键,可以说每个朝代的治吏之道都是重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本文尝试以明朝考成制度为例探索中国古代职官考课制度的沿革及其现代启示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发掘对当今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慈禧看戏     
慈禧太后酷爱看戏。在看戏时,慈禧往往要 "请"一些官员陪看,叫作"赏戏"。官员必须跪在戏 台下的平地上看戏,夏天烈日当头,地上滚烫;冬天 寒风刺骨,全身冻僵。 于是,每逢慈禧"赏戏",就成了太监勒索官员 的良机。热天,太监给他们送垫送茶;冷天,太监给 他们送皮袄送手炉。官员们得了好处,便回报以白  相似文献   

18.
汉代以禄秩区分官员等级 ,同时“朝位”也用以区分官位高下。曹魏末年创制了九品官品 ,官品承继了朝位的运用规则。在官品中 ,官职的前后排列形成一种等级排序 ,若干同类官职又构成了不同的“位” ,从而形成了繁多的“阶级”。“阶级”同时又是官员所累积的个人官资 ,进阶迁级一般以“秩满”为条件 ,朝廷也经常开恩“普增位”。官阶之外又有“勋阶”。推测勋阶主要来自军功 ,与将军号构成的军阶序列关系密切。北朝孝文帝把九品官品析分为正、从、上、下 30级 ,并使之与考课进阶制度结合起来 ,这既是以魏晋位阶制度为基础的 ,同时又有了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清代大计"考语",是督抚对属官考核的综合评语,亦为考察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考语"分为卓异官、平等官、应去官三类,具有概括性,而相关"事实"则为官员细化的日常行政表现。清前中期政府重视大计"考语",为此多次进行调整,其注写方式渐趋简化,"八字考语"成为惯例。官员实政则体现于上官出具的"事实"。"考语"的固定模式,对清代后期地方官年终密考、州县事实考核等规制皆产生较大影响。在清代的不同发展时期,大计官员的"考语"、"事实"的格式和内容都有变化,从侧面折射出地方吏治的清浊。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各级官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的优劣好坏决定了国家的吏治。同时,与官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身边人"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官员的廉洁公正,以及行政职能,甚至于存亡安危。一、历史上很多官员"身边人"常有劣迹所谓官员的"身边人",它包括官员的直系亲属、官员信任的下属以及与官员有某种关联的其他人等,如远房亲属、师爷、朋友,甚至家中的僮仆、屯丁等。历史上,很多负面事件都与官员"身边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