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遗产》2004,(3):135-135
规划从城镇历史、城镇结构、建筑保存状况、相关城镇比较等几个方面对里耶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价,确定它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划定里耶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建设控制政策、措施。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建筑,规划提出了保护、整修、改造、更新、拆除等不同的保护更新方式,并根据建筑实际的保存状况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熊筱  代莹  宋峰  卢叶  祝冬娥 《人文地理》2017,32(3):36-43
当今我国历史性城镇景观的研究、保护与管理多基于历史遗存的现状展开,对其价值认知和保护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形态学领域的康泽恩学派根植于城镇的历史演化过程,为历史性城镇景观的认知及保护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对庐山牯岭镇开展了遗产价值判识与地理过程分析,其间,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对该方法进行了调整与发展,旨在探讨适合中国历史性城镇景观的保护管理及更为广泛的城镇景观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化景观”作为特殊类型的文化财产,从1992年至今,保护实践仅有20年,其保护理念和实践的特殊性仍在认知和阐释的过程中。2008年版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specifictypesofproperties),建议采用特殊导则以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历史古镇空间格局的解读与再生——以华阳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古镇经过几千年物质和文化的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结构,但随着城市功能的注入却使古镇的肌理受到颠覆性的破坏,城镇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陕西省洋县华阳古镇为例,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对其空间体系进行解读,从而提出空间格局再生的思路,这对于保护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历史古镇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鼓浪屿正式获中国政府推荐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作为城镇型的遗产地,其承载世界遗产价值的城市遗产的日常保护与管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遗产环境的维护、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的阐释及展示等工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从自然基底、建成环境以及非物质层面与社区场所精神简要分析承载"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突出普遍价值的价值载体。随后以历史性城镇景观(HUL)保护方法的视角,分别论述如何动员从"自上而下"的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层面,以及"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层面的力量,共同对价值载体进行全面、可持续保护的方法。希望通过历史性城镇景观的保护方法在鼓浪屿的实践,继续探讨这种方法运用在更普遍的历史城镇遗产保护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书讯     
正时光之魅:欧洲四国的建筑和城镇保护何晓昕著.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8月出版,定价:88元。本书以建筑为依托,在历史与保护的角度上追溯城市文化与历史、重回现场.探寻城市的肌理和记忆。书中论述了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建筑和城镇保护的理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图景,上篇对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四个欧洲国家的建筑和城镇保护历程、流派、理论和实践做系统论述、阐释和对比;下篇逐一剖析从单体到保护区、到城镇的六个对当代中国有特别启示的案例。书中所依据的两百余本参考文献.大多为英文经典原著,体现了当今欧美建筑保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传统风貌,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地区文化。包含了城市、镇、历史中心和居住区。承载了城镇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支撑。本文对晋祠堡旧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保护提出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塘是古镇保护、发展的一个范例。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刚刚落下帷幕之时,作者有感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民族历史发展、根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密切关系,决定把自己对西塘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提供给大家,期望对当前抢救、保护、发展历史文化城镇的工作有所启迪,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东部城市奎德林堡市以其保存完好且密集分布着不同时期木桁架结构建筑的中心城区和城堡山、教堂成为留存至今的欧洲历史城镇典范,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奎德林堡市历史城镇保护管理的特点与问题是当代德国历史城镇保护管理现状的缩影。从宏观层面看,奎德林堡市历史城镇保护管理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其主旋律,具有以"城市综合发展纲要"为导则、管理活动主要围绕世界遗产展开、管理目标追求"多元目标融合"等特点,同时存在着空房率较高、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不尽理想等问题。许多德国历史城镇同奎德林堡市一样,既受惠于政府积极推动城市转型过程中推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历史城镇的保护管理需要全面统筹,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1.
姚远 《世界遗产》2014,(3):22-22
<正>中国的古城保护,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13年12月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记得住乡愁",将"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纳入了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此后不久,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河北省政府在河北正定召开古城保护现场会并通过《正定宣言》。《宣言》指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相似文献   

12.
"遗存县治"是县级行政区划变迁的政治(行政)聚落遗存。论文以浙江省为例,在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分析了"遗存县治"遗存特点,认为"遗存县治"是中国传统政治(行政)文化和城镇规划思想的重要载体,即作为曾经的中国古代地方基层政治(行政)中心,遗存了丰富的地名遗产,保留了古代基层行政文化,反映了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保留了较好的传统政治(行政)城镇格局,仍能与周边山水环境融为一体,是中国(东方)农业文明背景下的聚落遗存代表,拥有较高的遗产价值。加强对"遗存县治"类小城镇的学术研究是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为我国历史城镇遗产特别是历史小城镇遗产的申报提供了案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韩毓华 《神州》2014,(9):18-18
对一个城镇来讲,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不能发挥其优势,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千城一面”、“千镇一面”。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而城镇都是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城镇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了发展的根脉.  相似文献   

14.
江苏古桥是江南大地上的历史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珍视古桥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保护古桥就是保护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要务。文物部门要为古桥保护把好脉,定好弦,水乡人要自觉地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使古桥与现代城镇建设和谐共存,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15.
甘川青交接民族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及背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川青交接区域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宗教、经济构成及其历史演变的内陆性约束,致使其城镇发育滞缓。城镇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中央行政建制,就单个城镇而言,民族宗教文化与民族贸易的亲合关系和响应力,是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着人地关系和人居模式。城镇分布的离散性和差异性显著,并以文脉为纽带进行着区内城镇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鲜明的空间格局和独特的建筑风貌,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忽视街区原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将造成街区灵魂的失落,那些承载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势必变成布景式的景区。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文化保护规划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前提;文化传承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本质;文化元素提炼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1现代城市建设与文物古迹的保护近年来,历史建筑物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较量越发激烈。但是,主导一些官员行为的逻辑思维只有一个——历史文化古迹在多大  相似文献   

18.
孙玉波 《民俗研究》2003,(4):154-154
我国将完善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近年来,不少历史文化镇(村)遭到人为破坏。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建筑、传统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致使不少建筑遗产被拆毁。一些江南水乡古镇在发展中埋河修路,填湖建房,失去了水乡古镇的特色。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  相似文献   

19.
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教材。保护好中华古籍,就是保护和维系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的重要内容。我国古籍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加强保护刻不容缓。首先,要了解古籍现状;其次,还要针对一些难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采取一些措施,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林盘景观形态和林盘历史文化的分析,探究林盘文化与林盘景观的关联性,从历史、文化、生态角度分析林盘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出林盘研究的可持续性和林盘文化的可发展性,希望借此对川西林盘的保护和林盘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