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玉平 《神州》2013,(33):6-7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在清代诗歌史上的着重要的位置。他的词长愁多情,伤感幽怨,体味人生的苦涩,而这种乏味的人生使他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其词正是他自己独特的生活,独有的心灵的悲歌,是他心灵的内视,是真情之流露。从其"哀感顽艳"的悼亡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纳兰这位贵公子高尚真纯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的词在清词中首屈一指,但在文学史中地位不高,大多源于人们认为纳兰词无病呻吟,思想境界不高。文章将纳兰词与李煜、晏几道、李清照的词作对比,展示其叛逆、纯真、旷达的积极面,认为文学史应该给他在我国词发展史上更高、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路地 《满族研究》2004,(2):78-80
《当代满族作家论》出版了!我做为本书主编之一,感到由衷地喜悦与自豪。  相似文献   

4.
李淑扬 《神州》2011,(6X):17-17,19
被王国维称为“清初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虽然他笔下的词内容有点狭窄,但是他的爱情词却因词直抒性灵、感情真挚缠绵而历来被人们争相传颂,本文试就他的这两类词的某些词进行分析,以期能给读者以某些有益的提示。  相似文献   

5.
段相如 《黑龙江史志》2013,(11):152-152
李煜和纳兰性德在中国的词史上是两个不可抹杀的人物,不同的不幸人生经历,相似的凄苦哀愁心境,让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为中国诗词分别作出了自已的贡献。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王磊 《神州》2012,(27):8-8
《吕氏春秋》是先秦一部重要的著作,吸收了先秦各家的政治思想之精华。其中有大量关于治国之道的论述,特别是关于统治者自身道德修养的论述十分完备,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邶》、《鄘》、《卫》三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拟在充分吸取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新的献资料,对《邶风》、《鄘风》与《卫风》的地域、时代、题旨、特色与影响等,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鲁迅美术学院所藏的四条屏——《四季仕女图》是费丹旭晚年所作的四幅仕女组画。《四季仕女图》顾名思义是春夏秋冬中的仕女,这几幅图中的季节性景物特征很明显,《碧桃闻莺图》中的题诗“困人天气近清明”对季节作了暗示,《寒梅倩影》中的梅花点明了季节,《绿柳双娇图》中从人物手执羽扇纳闵可以知道此图是夏季。  相似文献   

9.
李婷 《满族研究》2003,(2):72-78
在康笔下,《儿女英雄传》中的旗人女性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由于受骑射化的影响,使旗人妇女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具有远非汉族妇女所能比拟的社会地位和豪放的性格。本试图从姑奶奶的地位、重内亲及旗人女性主持家政三方面,论述康在《儿女英雄传》中所表现出的满族习俗中的独特妇女观。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讽刺巨作,它的讽刺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相似文献   

11.
题壁文学在宋代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成为文人雅士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辛弃疾本人也创作了数量不少的题壁词。不难发现,辛弃疾的题壁词创作动机包括自抒胸怀、应他人所请和应酬客套,不同动机而创作的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特点:在题材内容方面,辛弃疾的题壁词更趋多样化,家庭琐事和抒发历史兴亡感的作品出现,无疑进一步拓展了原来单一的写景抒情题壁词;作品风格也不再囿于实景描绘而采用随意笔法避实入虚,运用想象和联想将所题之物神话化,这使得辛弃疾的题壁词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2.
宋岳珂《桯史》卷三有“稼轩论词”一条,为研究稼轩词的学者所经常征引,然亦有学者认为此条记事全不可信。本文先从动机与效果入手论证岳珂不会凭空杜撰,继而从文献与词作章法出发,论证岳珂所言真实可信,其对稼轩词的批评亦十分准确到位。这条笔记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甘博源 《丝绸之路》2011,(10):71-72
《归去来兮辞》与《归田赋》在主题思想上一脉相承,创作构思如出一辙,艺术手法亦有颇多相似,表现出鲜明的继承性。而相比《归田赋》,《归去来兮辞》全面描写了山水田园之乐,特别是躬耕生活首次进入文人创作之中;隐逸思想更加成熟,人生追求诗意化、哲理化;艺术水平达到物我同化、真淳自然的圆融境界,体现了六朝辞赋对汉赋在思想内容拓展和艺术手法提高方面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刘媛媛 《文史月刊》2012,(Z3):61-62
在巴金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由《家》、《春》、《秋》所组成《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也是最深的一部著作。这三部长篇小说都是通过描述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来反映出当时封建制度的落后以及革命潮流的涌现,对新一代的年轻人影响颇深。作者是以充沛的激情来揭露封建势力,歌颂了已经开始觉醒的青年分子,他们勇于与封建家庭的抗争,这种觉悟是值得赞扬的。这些作品极富艺术特色,尤其是《家》,《家》在人物形象、人物处理、叙事艺术以及语言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主要对《家》的叙事模式中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邓乔彬 《古籍研究》2000,(4):98-105
在绘画全面兴盛的唐朝,山水画也不例外。与萧贲、展子虔、江志、郑法士等人相比,唐人有很大进步,但是,张彦远“始于吴,成于二李”之说,等于宣布我国山水画到盛唐时才正式得以成立。吴道子重线描,作“疏体”: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画风工巧,青绿金碧,又成一种风格;王维体涉今古,在兼收并蓄中对水墨画法颇有创获,且画蕴诗意;张璪、郑虔、王洽等风格不一,但均长于水墨,对墨法技巧多所发展。由于唐画题材众多,山水画仅其中一类,又因传统、根基不同,其地位当在佛道、人物之下,而且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还将所著录的山水画家及作品按山水、松石、树木分类,说明尚未能真正形成如同后来那样的山水画概念。较之已居顶峰的王、孟、韦、柳的山水诗来,唐人山水画只是“始”,而非“成”。  相似文献   

16.
<来室家乘>是民国时期满族学者杨钟羲自订的家谱兼年谱.本谱的纪年方式与通常的纪年方式相比,表现得非常简略.本谱的纪年分为三种,一种是某年号某年,当同一年号下的另一年份出现时,不写年号,只写某年;第二种是某年号某年某甲子;第三种是只写甲子.这三种对应的时间分别是清初至光绪末年、宣统元年到宣统三年、清朝亡国后第二年到作者逝世.通常年谱开头都以"某年号某年,某人几岁"为常例.但这个常例在本谱仅出现一次,即"宣统三年,钟羲年四十七".这仅有的一次常例在本谱显得很突兀,令人思考作者的弦外之音,由此抽丝剥茧.其遗民情结也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17.
笔忝为黄慎的同里后学,研究黄慎及其创作十多年,已出版《黄慎年谱》(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蛟湖诗钞校注》(附录新辑佚诗佚句160余首,福建海峡艺出版社1989年版)及《瘿瓢山人黄慎书画册》(合编,福建美术出版社1988年8月版),至今仍继续搜集有关黄慎的资料。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一册获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有署名“黄盛”的《东坡事迹图册》,经与该院联系,承该院图书馆武元子先生提供图册内容梗概,及其中《严光钓隐》、《伯乐相马》两图彩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红瑀  张志峰 《神州》2014,(15):186-186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根据民国时期冀东的真实事件改编创作而成。这个剧目是一出现代戏,使成兆才的评剧创作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整个评剧史上,《杨三姐告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题材内容上,它的主题具有鲜明的进步性,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在表演上,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演出精彩,受到观众的强烈赞赏,多年来演出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9.
刘萱 《满族研究》2006,(3):88-93
纳兰性德身为满族贵胄,却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进而影响到了具体创作。本文认为纳兰性德之所以能接受佛学有两方面原因:外因是清初的时代背景及满民族的崇佛传统,内因是多磨的人生经历在其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而通过对纳兰词主题的分析有助于对其佛学造诣、信佛动机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0.
黄筱莉 《神州》2014,(17):146-147
南朝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体大而虑周的文论专著,这部专著在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代表作《中国文学思想读本》一书中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对其论述篇幅占到了全书的五分之一。在宇文所安的翻译中,对《文心雕龙》里的色彩词把握地颇为得当,宇文所安对《文心雕龙》的理解亦可从中略见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