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金 《中国西藏》2002,(4):31-31
浴身保健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吐蕃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中就有”熏香沐浴的说法,而在藏医药典藉中对于沐浴的健身治病功能更有详尽的分类和描述。《四部医典》中说“沐浴”除垢去臭息体热壮阳增力并延年,还将西藏传统的水浴、药浴、熏浴、蒸气浴、日光浴合称为“健康五浴”。  相似文献   

2.
“托在掌心上的透明余甘子”——《四部医典曼唐》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1日,西藏藏医院老院长强巴赤列教授的助手次旦久美先生把《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183;蓝琉璃之光》(以下简称《曼唐》)一书送给我,希望做个介绍的时候,我有一种难以承受的负重感。这部有160幅彩页,1160页文字,总容量达160万字的皇皇巨著,在西藏藏医药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次旦久美的不断鼓励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从《四部医典》到有泰日记:先人关于青藏的观察与记录古代西藏人在本土自然科学方面的认识,由藏医药先行一步。公元8世纪时,藏族医生编著了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就认识到了人体与自然的关系—有关大小宇宙的朴素科学观。同时记录药用植物209种,并依木本、草本和气味作以分类。发展到18世纪,藏族喇嘛仁增加措和丹增平措采集植物,编著《晶珠草本》,有774种植物被记载和描述。大唐盛世及其之后,由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由于名僧玄奘取经西行印度,并有《大唐西域记》传之于世,更由于吐蕃铁骑对于中原腹地的深入并…  相似文献   

4.
2018年11月,藏医药浴法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这一消息,藏医药浴走进公众视野,被国内外所熟知。在西藏范围内,藏医药浴认知度、普及度颇高,但是对于它的前世脉络,人们却知之甚少。刘英华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特聘专家、副研究员,通晓古藏文,研究藏医药学已有20年,2007年至2017年10次赴印度、6次赴尼泊尔学习梵文和梵文医典《八支心要集》。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08,(5):90-90
《四部医典》中看藏医对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赵健民在《西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上发表有关《四部医典》的论文。作者认为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四部医典》这部巨著是长期的医疗实践的结晶,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档案记载对《六世班禅画像》唐卡的制作时间、作者、内容进行了考证,阐释了其“样式”的形成及其对清宫唐卡创作的影响。此唐卡画像属清宫独创的写真画唐卡类,它融合了多种绘画技法即西藏唐卡技法、西洋写实技法和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技法,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唐卡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7.
对于朗东·多吉卓嘎来说,中国及海外还有很多藏医药古籍待收集,她期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西藏藏医药大学成为世界藏医药资料最全的资料库,也希望年轻人能加入收集整理古籍的队伍。作为中国“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新一批的30册《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正在陆续出版,这让朗东·多吉卓嘎非常欣慰。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格萨尔》千年纪念活动,西藏社科院牵头组织了一批唐卡绘画艺术专家.新绘制了一套21幅《格萨尔》故事的唐卡。  相似文献   

9.
藏医虽然是很早就发源于藏地的独立医药体系,但也不乏对相邻周边地区医药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尤其是汉地。在敦煌石窟中,曾就出土了一份汉文的《唐人写绘灸法图残卷》。《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及后弘期藏族史料都也有从汉地引进历算和医药的记载。《西藏王臣记》讲到赤德祖赞时期,"自唐都京师翻译《金光明经》、《毗奈耶分品疏》及少部分医药典籍。"(1)两位汉地公主入嫁吐蕃更是带去了汉地大量的医药著作和大批的医者。汉地医药对藏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吐蕃医者、藏族医药典籍、藏医药物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尼玛次仁:藏医药具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这样的宝贵特点西藏藏医药大学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热路10号,迈进藏式风格的大门,是一个宽阔整洁的广场,广场左手是逸夫楼,右手是图书网络信息中心楼,靠北正前方立着一尊用白色花岗岩雕刻的藏医药学祖师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塑像,塑像后面是简朴的办公楼。西藏藏医药大学校长尼玛次仁,出生在拉萨市尼木县普松乡一个普通农户家里。二十多岁开始,他师从著名藏医药大师措如·才朗潜心钻研藏医药学。从那时到  相似文献   

11.
书讯     
《西藏绘画艺术》西藏的绘画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该书全面介绍了西藏绘画的发展、衍变、流派、风格,展现了西藏壁画的无穷魅力、唐卡的万千神韵,藏族画师的超凡技艺,阐释了藏密教义的精微内涵。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语言通俗,是读者了解西藏特别是了解藏族绘画艺术的工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5月,一幅来自西藏的唐卡作品《度母》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度母》既有着传统唐卡色调和谐大方、宗教人物庄严典雅的特点,叉巧妙结合运用其它绘画技艺,使得整体画面的凝重中不失轻盈优美,色彩布局瑰丽大方,一位美丽善睐、温柔宁静,仿佛随时将会开口说话的度母形象跃然唐卡画面之上。创作这幅唐卡的作者便是本文主人公,中国当代杰出藏文书法家、西藏多派唐卡创始人、国家级唐卡艺术家年叙多吉顿珠。  相似文献   

13.
九年前,洛多医生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骨伤病专治科退休后,就一手创办了西藏玉多康桑医颈腰康复门诊部有限公司。“随着社会、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脊骨神经有病患的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之前在藏医院工作时,就开始根据《四部医典》记载的多种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4.
藏药浴     
药浴法植根于藏族人民的沐浴传统和苯教净身仪轨,深受藏传佛教信仰观念的影响,既体现了各地长期使用温泉浴身、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藏医学(索瓦日巴)与药浴法藏医学索瓦日巴(意为“调养的知识体系”)起源和根植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特色医药,是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中的医方明,是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3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屹立于民族医学史的丛林中。  相似文献   

15.
唐卡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装裱与修复有别于中原传统的装裱而具有独特的工序和手法,因此在传统的装裱修复基础上,加大科技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八思巴》、《药师佛》两幅唐卡的实际修复为基础,阐述了唐卡装裱和修复的具体手法。修复和装裱的方法大致分为拍摄原貌以做对比;清理画心背面污布;贴补破洞和粘贴补料;托料;剔除废边等。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外,还应当对西藏传统唐卡的起壳变形、烟熏的镶边、贴补部位、唐卡画心的加固等需要按照传统唐卡的装裱工艺进行修复,切不可照搬硬套接笔补色的国画修复方法。这样一来,在最大限度的技术可能的前提下,可以在实践中对唐卡修复与装裱的技术做出基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铃兰 《中国西藏》2013,(6):F0003-F0003
第58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于2013年10月20日至27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中国西藏杂志社派员随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届书展。书展上,陈列的中国西藏杂志社单位和个人近年来编著的英文国书《格萨尔王唐卡》、《永叵的山》、《二十世纪的人和事》、《目击雪域瞬间》、《重彩西藏——西藏十人作品集》和2013年《中国西藏》(汉英文版)杂志,十分引人注目,不时吸引参观者驻足翻阅。  相似文献   

17.
《西藏人文地理》2020,(3):158-159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内容简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是一部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面、系统地介绍医药学知识,体现藏医药学发展最新成果,突出反映藏医药学的特点和精髓的大型著作。  相似文献   

18.
书讯     
《中国西藏》2016,(4):91
《天堂在左,西藏在右》这是一本关于西藏的旅游地标读物,每一座神奇而圣洁的山在这里呈现,每一个高洁而清澈的湖,每一个梵呗声声的古寺,每一幅佛意充沛的唐卡……西藏,在这本书里,尽情展现着自己在雪域高原上的每一处胜景,这里是西藏,这里更是充满圣洁的天堂!《天堂在左,西藏在右》一书对西藏的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游客最感兴趣的拉萨、林芝、日喀则、阿里、山南、那曲、昌都等地市进行了翔实介绍,方便读者了解西藏的基本情况。翔实的文字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唐卡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公元617—650)兴起的绘画艺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宗教色彩及独特的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品的宝物。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唐卡艺术于2006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多以佛像和经变故事为主。唐卡所表现的内容都是佛  相似文献   

20.
多彩曼唐     
曼唐是藏语译音,“曼”即医药,“唐”即唐卡,意为医药学唐卡。曼唐的材料为亚麻布或同类画布,绘制颜料为纯天然矿物、植物,例如金、银、珊瑚、松石等矿物和植物色料,所以能历经千年保持不变色。每一幅曼唐在绘画完成后,裱以织锦及绸缎布料,色彩鲜艳。藏医药学这门利众济世的实用学科竟以神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得如此传神,这是藏族先贤们的智慧之光,是藏族人民为人类文明奉献的又一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