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月江 《古今谈》2004,(1):39-41
今年是农历甲申年,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甲申三百年祭》写于1944年,是为了纪念1644年明朝的灭亡而撰写的。从1644年到1944年,正好三百年,甲申第五个周期,故日《甲申三百年祭》。  相似文献   

2.
依然是警钟──重读《甲申三百年祭》王戎笙郭老为什么要写《甲申三百年祭》?或者换一个问法,郭老当初写《甲申三百年祭》的本意是什么?我认为郭老当初写《甲申三百年祭》的本意并不是要给共产党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不是给共产党人敲一敲警钟,不是要告诫共产党人不要...  相似文献   

3.
王京萍 《文史天地》2004,(11):24-26
2004年是郭沫若先生发表《甲申三百年祭》60周年。郭沫若写于1944年的《甲申三百年祭》,是一篇反响强烈并对中国革命进程起过积极作用的史论。发生在三百年前风起云涌、江山易帜的甲申之变中的故事,对于抗日战争后期的中国人民和革命政党来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呢?这正是郭沫若在1944年早春的同一个“甲申年”里,面对历史  相似文献   

4.
纪念李自成进京350周年暨《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米脂召开孙颖为纪念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进京350周年,同时纪念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由中国明史学会、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与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甲申三百年祭》──从江泽民的有关讲话忆起黎辛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曾经说到:1944年毛主席号召全党学习郭沫若总结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教训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时,告诫全党“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前后闻立树,王连夫今年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重读斯文,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鲜明立场、深邃哲理、炽热情感和犀利文风,仍然深有感触,颇堪回味。郭沫若说...  相似文献   

7.
1944年是明朝灭亡的三百周年,当时重庆的一些进步的文化人,忧国忧民,决计以纪念明朝覆灭,告诫国人以历史为鉴,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写下了震惊朝野的《甲申三百年祭》。这样一篇谈论历史的文章,不仅引发了当年重庆的轩然大波,更由于国共两党态度的迥然不同,留给了世人深刻的历史思考。即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研究这篇文章,特别是由这篇文章引发的事件,仍是很有意义的。纪念明亡教训,《甲申三百年祭》问世1944年1月15日,重庆文化界一些朋友在郭沫若家集会,商量如何纪念甲申三百周年的事。第二天,在重…  相似文献   

8.
<正>1644年,为中国天干地支中的甲申年。郭沫若曾于《甲申三百年祭》中说:"甲申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在这一年使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崩溃了,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这无论怎样说也是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甲申三百年祭》致郭沫若函(编者按)为纪念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本刊特辟专栏,发表40年代毛泽东致郭沫若函和90年代江泽民的讲话摘录以及与此有关的若干文章与附录,以期古为今用、以史为镜,从中获得珍贵的启示。袜若兄:大示读悉。奖...  相似文献   

10.
《甲申三百年祭》是抗日战争时期一篇反击蒋介石"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法西斯专制独裁谬论的谈古论今的文章。在毛泽东的大力推荐下,成为我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整风教育的好教材,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郭沫若为何写《甲申三百年祭》?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是什么?请看本文——  相似文献   

11.
甲申之年,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起郭沫若在60年前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这篇著名的史论,同时也会想起毛泽东如何格外看重这篇史论,把它确定为当时延安整风学习文件——这段不寻常而又意义深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金迪  顾霞 《文献》2005,(2):189-199
甲申仲夏,苏州博物馆在对一批碑帖作抢救性整理时,在三种原拓经折装本后发现有清潘祖荫的亲书跋尾考证文字,此三种分别为<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并序>、<宋故朝议大夫致仕赠光禄大夫黄公神道碑铭>和<唐白鹿泉神君祠碑>.查阅<滂喜斋丛书>①中的<京畿金石考>二卷、<吴郡金石目>一卷、<宝铁斋金石文跋尾>三卷和<日本金石年表>,均未发现有这三篇跋尾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甲申记》与《圆圆曲》40年代苏中军区的前线剧团,在学习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启迪下,曾认真创作演出了五幕历史话剧《甲申记》(夏征农等集体编写),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其中有首《圆圆曲》,是陈圆圆唱劝刘宗敏的。陈圆圆原为吴三桂的爱妾,后被那因胜...  相似文献   

14.
冯浩菲 《文献》2003,(1):4-8
<诗经>中的<邶>、<鄘>、<卫>三国风都作于卫并邶、鄘之后,实际上都是卫国的诗篇,但传世经本没有独标为<卫>,却分标为三个国风.这样的分类起于何时,传统的看法是始于<诗>三百篇编辑之初.到了清代,顾炎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日知录>卷三云:  相似文献   

15.
苏州博物馆资料部藏有一组函札,是光绪十一年(1885)沈家本、袁保龄、袁世凯等人致潘志俊的信件.当时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先后制造了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的"甲申政变".虽然由于清军的迅速行动平息了这两次事变,但日本还是趁此迫使朝鲜签订了1882年的<仁川条约>和1885年<汉城条约>,扩大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权益.与此同时,中国与法国间也于1884至1885年爆发了战争.  相似文献   

16.
今年又轮到甲申年。60年前,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纪念明朝灭亡和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第六个甲申年,发表了轰动一时的史学论文——《甲申三百年祭》。60年过去了,这篇长不过16000多字的史论不仅没有失去它的影响,而且仍被人们集会纪念,这在史学界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恐怕也是极其罕见的。是什么促使这篇史论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我想,原因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1644年(农历甲申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先是腐朽的明王朝宣告覆灭,继而新生的大顺政权惨遭夭折。事隔3个世纪之后,郭沫若在1944年作了题为《甲申三百年祭》的纪念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余份和李自成的悲剧“事实上都是政治促成的”,与统治阶层的  相似文献   

18.
权赫秀 《文献》2003,3(1):178-196
一、发现吴大澂佚文史料的经过 吴大澂是晚清著名清流派官员及著名金石学家,关于他与沙俄会勘吉林东段边界争回被占领土以及甲午战争时期率领湘军出征等事,学界已有若干研究,而他与近代朝鲜的关系,尤其是1885年1~2月间奉命赴朝查办甲申政变之事,则仅见其<自订年谱>及顾廷龙撰<吴意斋先生年谱>之片段记录,此外迄今未见任何研究①.  相似文献   

19.
不能忘记的启示──郭沫若故居举办《甲申三百年祭》纪念展词录从1994年3月25日至4月20日,郭沫若故居以《不能忘记的启示》为题,举办了《甲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纪念展。展题“不能忘记的启示”,原为薄一波以前的纪念题词,此次纪念展中又有张爱萍的“以史...  相似文献   

20.
今年又轮到甲申年。60年前,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纪念明朝灭亡和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第六个甲申年,发表了轰动一时的史学论文———《甲申三百年祭》。然而,60年过去了,这篇长不过1 6万字的史论并没有失去它的影响,以至于不仅常被人们提起,而且仍被人们集会纪念。这种景象在史学界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恐怕也是极其罕见的。是什么促使它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我想,原因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这篇史论适应了中国共产党防骄拒腐的需要,为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教材。郭老在文章中总结了李自成起义由胜利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