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续志工程的即将全面启动,方志界对于续志问题的认识、研究亦在逐步深化,相对于上届修志,目前各地续志的准备工作更显得理智、从容、有序。特别是关于修志人员的遴选、续志工作的组织操作.不少同行都在深刻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尝试。续修志书究竟是走众手成志之路,还是走专家修志之路,专家学究竟以何种方式介入修志工作,这些问题目前方志界尚无共识。笔仅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决定于2007年4月启动第二轮修志创优工程。创优工程的实施内容为:1.修出具有优良内在品质和学术品位的精品佳志;2.培养政治觉悟高、工作作风硬、业务水平精的修志队伍;3.深入开展地情研究,服务于政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文化传承与积累。届时,省志办将聘请省内相关部门领导、方志界专家、  相似文献   

3.
首轮修志伊始,方志界便公认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的实践准则。因而,关于修志的创新问题,便成了普遍关注的焦点,并在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第二轮修志中如何进行创新,又成了方志界新的热点和难题。近日,笔者有幸读了中华书局于2005年1  相似文献   

4.
续修与续志、上限与下限、静态事物与动态事物、章节体与纲目体等是修志实践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一直也是方志界争论不止的“老问题”。作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了作的一家之言,以期能够得出一个能够为方志界认可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广义方志学的理论体系 李铁映同志最近指出:续修志书要上升为科学体系,当成学术工作来做。象建立历史学科一样建立方志学科。笔者经过二十年来反复学习修志理论和总结修志实践经验,认为建立广义方志学这一学科,应是续修志书根本性的理论体系。在方志性质的认识上,当今方志界既有对故人、前人观点的继承,更有诸多今人的创见。对方志的性质、定义以及方志学研究的对象还需深入的研究。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6.
随着本届修志工作的收尾和下届修志工作的日益临近,方志界同仁开始对续志的诸多问题,如指导思想、体例篇目、内容重点、断限、编纂工作组织形式、人员任用、编纂方法等进行超前研究与探讨。笔者将近两年方志刊物中一些续志研究讨论文章的观点、看法和意见作一梳理,供我省修志机构在制订续志规划和开展续志理论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桥驿与《绍兴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全国性修志高潮中,绍兴市人民政府为实现修纂一代名志、佳志的目标,特聘魏桥、陈桥驿、潘一平等三位先生为顾问。魏桥是浙江方志界的领导和著名方志学家。潘一平在修纂和出版地方志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陈桥驿既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和方志学家,  相似文献   

8.
李铁映在1996年提出"专家修志"体制后,方志界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不同意见是因为对"专家修志"的涵义理解不同。"专家"一是指地方志专家,二是指各行各业专家,应以地方志专家为主导。在"专家修志"的语境中,"修志"不是指所有修志人所做的全部工作,而只是"纂"志的行为。"专家修志"还要放在地方志编纂体制改革中理解。要改变地方志机构主任是当然主编的体制,由编委会聘请主编,组建编辑部从事志书编写工作,所聘主编必须是专家。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发展新方志学科是史志界应该认真研究和实践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综合性课题。这不仅是我国地方志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国效仿中国编史修志的需要。李铁映同志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二届一次会议上明确地向方志界提出了这一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用信息学观点指导修志用志使方志工作现代化、产业化、社会化文/许还平传统方志界一般认为方志工作部门的任务就是修志,志书的功能主要是存史。80年代兴起的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编修新方志活动,开始逐步改变这一传统观念。1996年全国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李铁...  相似文献   

11.
断限是志书体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修志首先应明确志书的起止年代,才便于资料的收集和筛选。近年来方志界对新方志的断限问题,已有不少论述,这些不同观点,虽均言之成理,启迪思维,却也不免使修志人员无所适从。因此,县志的断限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县志的上限 《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二章第八条中说:“上限不作硬性的统一规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建置历史不一,史料多寡悬殊很大,对志书上限不作统  相似文献   

12.
有无浓郁地方特色,是衡量一部志书能否成为精品佳志的必备条件。如何体现地方特色,一直是方志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邗江作为国家、省、市三级二轮修志试点单位,在这方面也一直在做着各种尝试。笔者结合志书编修过程的一些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方志界对口述历史的运用仍处于提倡和探索阶段。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地方志办公室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口述历史之实践,创设《萧山市志》口述历史专卷,制作《萧山市志》口述历史影像纪录片,注重口述历史入志的若干问题,开发利用口述历史资源,引领第二轮修志作了方向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实践修志新理论的问题首轮修志工作开展20多年来,方志界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新理论引起我们对二轮修志的深层思考。这里仅简要列举几例:一是关于地方志的学科属性问题。以往对于地方志属于什么性质的书,属历史类、地理类,还是综合类,其说不一,争论不休。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中国现代方志学》(方志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出版,基本结束了地方志"无法归类"或"归属各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首届修志使方志界获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实践的随意性现象。具体有多种表现,这造成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的浪费,也阻碍了我们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1999年6月21日至25日,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邀请国内部分方志界专家就续修地方志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出席研讨会的有朱文尧、冼光位、魏桥、诸葛计、秦安禄、郭凤岐、李景煜、林衍经、杨静琦、岳忠、刘学沛、黄友良等。与会同志分别就首届修志的经验教训和续修亟需解决的主要理论问题发表了意见。关于续修新志面临的形势,朱文尧先生指出,如同20年前一样,我们仍处于“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状态,总结上届修志实践仍应从“志果何物”开始。尽管68年前瞿宣颖先生已公开提出这一问题,首届修志过程中也不断继续着这一讨论,但不能说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首轮修志以来,方志界强调志书篇目要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二轮修志以来,针对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的涌现,方志界强调要在志书篇目中为新生事物安排“座次”,进行篇目设计创新。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新方志编纂主张,对于新方志编纂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修志工作者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一些认识“盲点”,  相似文献   

18.
各位专家、同志们: 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全国地方志第一次会议是1986年召开的。十年来,我国已陆续出版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的第一代志书。目前是中国历史上志书事业最好的时期,也是成就最大的时期。对此,党和人民是充分肯定的。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辛勤工作在方志界,为修志作出重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和祝贺。  相似文献   

19.
论专家修志     
李铁映同志在1996年5月7日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强调修志“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三审定稿制度。”铁映同志把专家修志作为修志方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修志工作开始起步本届修志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全国方志界对西藏修志十分关注。李铁映同志在指导小组二届一次会议上指示:对修志工作的空白地区也要提出一些要求,西藏也要修志。最近,受全国修志形势的鼓舞,为落实铁映同志的指示,西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