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记忆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的文化研究进展及框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研究一直是旅游地理学关注的重点领域,而乡村文化的恢复与重构更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内涵、文化表达与测度、文化保护利用、地方认同、乡村记忆及文化重构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文化记忆理论和旅游人地关系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地文化的研究框架、内涵和内容。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乡村文化记忆作为分析乡村旅游地文化时空过程的逻辑起点,立足于文化记忆理论关注的文化记忆识别、地方身份认同和文化连续性等核心内容,构建了“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的三维研究框架,并据此提出了乡村文化记忆在时间、空间和社会维度的研究内容。为今后进一步丰富文化记忆与旅游地理学的融合,深化乡村旅游地文化研究的理论构建和方法创新,寻求乡村旅游地的文化研究新视角、新方向和新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平衡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保护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视角识别乡村文化内核,从环境布局、民居建筑、民俗风情三方面解构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分析乡村旅游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商业气息浓厚、开发深度不足问题,并从保护性开发、本真性开发、科学性开发三方面给出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汤蓉岚 《旅游纵览》2023,(9):127-129
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旅游地必须建立起政府和乡村之间良好的关系,加强公众和政府、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希望能够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汤蓉岚 《旅游纵览》2023,(5):127-129
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旅游地必须建立起政府和乡村之间良好的关系,加强公众和政府、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希望能够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兰 《旅游纵览》2022,(6):139-141
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既在于兴旺产业、富裕生活,又在于美丽乡村、宜居生活.当前各地乡村旅游事业整体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点、同质化现象较普遍等.这些缺陷阻碍乡村旅游事业的系统性发展.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  相似文献   

6.
韩珊 《旅游纵览》2022,(19):144-146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旅产业融合是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文旅融合的类型和意义,其次以本文以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镇贾家庄村为例分析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政策引导,管理体系不完善;文旅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文旅融合产品缺少知名品牌。文章最后从融合发展路径、管理体系方面、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促进乡村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刘鲁 《人文地理》2023,(4):148-155
多元文化视角是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渠道,文化比较亦成为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文章以北京怀柔渤海镇北沟村为例,探讨多元主体作用下旅游对乡村空间的重构作用,重新审视乡村旅游与多元文化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北沟村旅游发展受到基于不同文化的内外部精英的共同作用,本土精英的回流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不同文化性质的主体促进了乡村业态、空间组织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外来社会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协商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形成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特征的旅游空间。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主体不断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多元文化融合,逐渐摆脱“我者”和“他者”的文化隔离。在共同诉求的驱动下,村集体、村民与外来经营者实现社会空间的融合,组成空间生产的“共同体”。研究以期为优化乡村旅游的组织形式、乡村资源合理配置和人地关系的协调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研究乡村旅游文化是将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相结合,以深厚的乡村民俗文化更加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促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锐  刘亚峰 《旅游纵览》2023,(11):80-83
乡村旅游创业经济是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之一。当前,乡村旅游创业存在经济风险、文化风险、自然生态风险和政策风险等,乡村社会资本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因此乡村旅游创业需要社会资本。本文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创业发展风险类型和风险管理机制,从社会资本构建视角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创业发展的风险管理,提出乡村旅游创业风险控制策略,以强化风险管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创业经济是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之一。当前,乡村旅游创业存在经济风险、文化风险、自然生态风险和政策风险等,乡村社会资本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因此乡村旅游创业需要社会资本。本文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创业发展风险类型和风险管理机制,从社会资本构建视角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创业发展的风险管理,提出乡村旅游创业风险控制策略,以强化风险管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国内大循环经济格局的新背景为我国乡村旅游提出了新挑战。本文立足国内大循环经济格局新背景,分析了其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机联系;从内循环带来的新市场格局、新资源模式和新发展需求出发,阐明了乡村旅游适配的必要性,梳理了内循环格局下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阐释了国内经济大循环与乡村旅游的适配性内涵;提出了乡村旅游适配性的研究框架,重点阐释了四个层级的研究问题,指出了具有潜力的理论创新,包括国内大循环驱动的乡村旅游适配的理论基础分析、乡村旅游适配性要素及其组合路径探索、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乡村旅游供需结构变动、适配层级分析,以及国内大循环驱动的乡村旅游适配路径与模型构建。最终,研究指出了乡村旅游适配大循环的新领域,包括文旅融合的数字化发展、自然与人文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城乡与主客的协同创新发展、基于资源挖掘与品牌创造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旅游购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旅游购物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进展快,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购物作用及评估、旅游购物者类型划分、动机和行为研究、购物者体验评估、纪念品研究、购物区的空间布局规律探究以及旅游购物经典案例分析等;而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当匮乏。分析认为,在新形势下旅游购物基础理论、方法、旅游购物模式以及区域差异等亟待深入研究,为国内旅游购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探讨了国外旅游购物研究对国内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乡村吸引力是表征乡村地域系统整体功能的新指标,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升乡村吸引力是应对乡村衰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开展乡村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相关成果的逻辑关联性,从乡村吸引力综合研究、分类研究及相关内容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进行简要述评.总体上看,以乡村吸引力为主题的综合性研究尚处于起...  相似文献   

14.
旅游地理视角下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是当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记忆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潮"和"记忆转向"的兴起,记忆研究日益成为中西方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关注领域。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学中旅游相关研究中的记忆议题和研究方法的梳理,从记忆、物质景观与地方意义的感知,记忆、仪式与身份认同,以及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地方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充满文化、社会、政治乃至经济内涵的记忆地理问题发展脉络及独特意义,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5.
许娟  程励 《人文地理》2020,35(6):149-160
社区对旅游的满意度评价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测维度。而对满意度影响的相关研究通常采用线性因果模型展开,对其复杂性关系研究不足。本文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构建了以人口统计学、旅游共享感知、社区归属和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居民旅游满意度复杂理论模型。选取成都市三道堰所辖惠里社区和青杠树村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了18条高旅游满意度和13条低旅游满意度因果组合路径,发现高水平和低水平旅游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其在不同的旅游满意度预测中可能产生正向、负向影响或不出现,并且没有一个单一因素导致高或低水平居民旅游满意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因素组合可以实现旅游满意度的高分或低分。  相似文献   

16.
系统梳理总结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国际研究进展,对我国未来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工具,对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相关外文文献进行归纳与评述,在辨析可持续生计概念及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评估、生计策略转型、结构与制度及生计结果五个方面总结了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从旅游地可持续生计与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适应性与恢复力等方面全面回顾了旅游地可持续生计与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国际研究述评,文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我国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人怀  袁国宏 《人文地理》2007,22(4):77-81,76
文章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2005年度8年间旅游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力图从发文和引文两个方面考察旅游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本学科的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供帮助,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旅游效率研究进展与趋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龙 《人文地理》2012,27(3):11-17
在旅游产业地位不断加强,旅游资源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低碳旅游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从学术角度对30年来旅游效率研究的重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不但能够厘清相关研究对旅游学术体系建设的贡献,而且对于从理论层面因应形势变化,提高旅游发展资源投入的利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献检索结果表明,现有旅游效率研究中涉及到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酒店(宾馆)、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旅游目的地等几个方面,遵循文献部门归属关系,采用文献信息分析方法对旅游效率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外学者在旅游效率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酒店、旅行社等传统产业要素领域,较为固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已经基本形成,且对城市、目的地、综合性产业等领域的研究也方兴未艾,相关成果为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亚娟  虞虎  陈田  胡静 《人文地理》2018,33(2):1-10
民族社区旅游是旅游地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命题,本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成果,从概念内涵、研究脉络、重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社区生计变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感知与主客关系、原真性、旅游赋权与恢复力等重点内容,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在对象、时间、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现有研究多从人地关系的单要素出发,对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要素、模式、演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应从民族社区旅游的“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方面的关联性出发,突破片段化、碎片化研究限制,针对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的当代形态、发展特征与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民族社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作用过程与机制、发展效应与优化管理等方面,形成“要素-结构-过程-机理-效应”集成化的研究体系,以指导未来中国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