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点校本《续汉书·郡国志》在河内郡修武县下刘昭注曰:“史记曰:‘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针对“太行道”一词,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却断作“太行道”。(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四十四年)二书标点有异,孰是孰非,值得一辨。 《史记·苏秦列传》中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正义》释此“太行”为“太行山羊肠阪道,北过韩上党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郦生说汉王曰:“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复荣阳,据敖仓之粟,塞成桌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则天下知所归矣”。“蜚狐之口…  相似文献   

2.
《史记正义》纠误一则王洪瑞《史记·秦本纪》有言“躁公二年,南郑反”,此句《正义》注曰:“南郑,今梁州所理县也。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于楚也。”今人张大可从之,亦云:“南郑:指今陕西汉中地区,春秋及战国时属楚”(《史记全本新注》第93页,三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3.
齐之得名与临淄泉水的宗教崇拜李映辉谈到“齐”地得名,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如是说:“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是先秦时期齐地崇拜的“八神将”之一。《封禅书》云:“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大公以来作之……天主,词天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  相似文献   

4.
刘新光 《史学月刊》1999,(4):111-112
东汉班固(32—92年)断代为史,所著《汉书》于《高帝纪》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是《汉》不言汉高祖名字。又西汉司马迁(前145一约前86年)通代为史,所著《史记》于《高祖本纪》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是《史》不言汉高祖名,而言汉高祖字季。其言汉高祖名者,唐颜师古《汉书高帝纪注》引东汉荀悦(148-2O9年)曰:“讳邦,字季”,南朝宋裴《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东汉末应劭《汉书音义》:“讳邦。”然则及唐,司马贞《史记高祖本纪索隐》进而指出:“《汉书》:‘名邦,字季。’此单云字…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王伯祥先生选编的《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及郑权中先生的《史记选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实为目前国内《史记》选本中流传广泛、注释亦较为详实的版本。但二本在对《史记·项羽本纪》的注释中,出现了同一讹误。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渡淮)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给曰:‘左’,左,及陷大泽中”。王先生注:“陷大泽:骑士误入低洼之地,耽误了赶路时间。今安徽省全椒县东南三十里有地名迷沟(去阴陵五里)相传就是项王所陷入的大泽。”古地阴陵今在何处?距离全椒多远?历代史籍均说:阴陵,秦置县治,即今安徽省定远西北。《定远县志》载:“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故址犹存。……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王伯祥、郑权中二位先生亦以为误。而全椒在此东南,相去二百里,正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且王先生上款已注明:“阴陵,故治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下条注却说:全椒东南三十里迷沟(去阴陵五里)”——此大谬也。再说项王自北而来,“至阴陵,迷失道,田父给曰:‘左’”乃西向也。去全椒方向恰好相反,所陷之大泽,何以会在全椒东南呢?自王、郑二版本问世后,许多《史记》校注者便援引、沿用这条注释,以讹传讹如是也。  相似文献   

6.
“当国”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左传》,后来《公羊传)、《史记》亦采用之。《辞源》释为:“执政,主持国事”;①《辞海》释为:“掌握国家的政权;主持国政”。②显然,是受《左传》杜预注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但并不完备,未能全面揭示“当国”一词的含义。现将陋见披露于下,以就教于大方。“左传”中,“当国”共五见四条,三条述郑国事,一条述齐国事。述郑国事者如下:(1)襄公二年,“秋七月庚辰,郑伯卒。于是子罕当国,子驷为政,子国为司马。”(2)襄公十年,“初,子驷与尉止有争,……。初,子驷为田恤…  相似文献   

7.
“陈宝”考     
《史记·封禅书》曰:“唯雍四畤,上帝为尊,其光景动人民唯陈宝”。在秦人众多的神灵中,陈宝神是最受人民欢迎的。陈宝的来历据《封禅书》载如下: 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句隹),以一牢祠,命曰陈宝。如此看来所谓陈宝只是秦文公获得的一块石头。然而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呢?王国维先生的《陈宝说》以为是玉石,马非百先生的《秦集史》以为是陨星。据《封禅书》诸家所注,此石“质如石,似肺”,而其形则是“玉鸡”或“石鸡”,故陈宝祠又谓“宝鸡神祠”。现在陕西省的宝鸡市,其名当是由此而来。在诸说中,笔者倾向於  相似文献   

8.
《史记·秦本记》标点正误一则章林中华书局本《史记》卷五《秦本纪》有云: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立.以牺三百牢祠。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梁伯、芮伯来朝。……”今按“卜居雍”以下标点稍有误焉。商、周之际龟卜颇为盛行,《周礼·春宫》:“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在标点、校勘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就翻检中所发现的四则胪列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1.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索隐:……按:《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P.2505) 按:当标点作:“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司马贞的意思是说:《史记》上讲吕不韦是阳翟人。但《战国策》一书,却把吕不韦说成是濮阳人。除此之外,《战国策》上还有很多地方记载吕个韦的事迹与《史记》该传不同。标点者于“多”后断句,殊失注者语意。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南澳总兵府世称“一府管三省”(广东、福建与台湾).其府前碑廊竖立着一通石碑——《南澳镇城汉寿亭侯祠记》。据介绍,这是南澳至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碑记。碑文曰:“夷考闽粤在汉季始入舆图……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志》左冯翊云阳县下班固有注曰 :“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词三所 ,越巫卯古襄阝祠三所。”标点者将“休屠金人”断开标点 ,欠妥。对此 ,史红帅在《〈汉书·地理志〉标点纠误一则》(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 4辑 )已作了论述 ,认为“‘三所’系指三所径路神祠”,据此将全句标示为 :“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三所、越巫卯古襄阝祠三所。”但史文所据与史实相悖 ,标示仍欠妥。《史记·匈奴列传》载 :“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山 ,过焉支山千余里 ,击匈奴 ,得胡奴首万八千余级 ,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史记·卫将军…  相似文献   

12.
《汉学师承记》卷三言及钱大昕犹子钱坫,坫着《史记注》,临终托於松筠曰:“坫疾不起矣。三十年精力,尽於此书,惟明公怜之,勿使蜡以覆车焉。”漆永祥笺释:  相似文献   

13.
陈寅恪先生并不否认咸宁初山涛论兵之事,但为证成山涛所反对者即“罢州郡兵”之说,他强调山涛还有一次论兵,在武帝罢州郡兵之後,依据是《世说.识监》注引《竹林七贤论》:“吴既平,……於是州郡悉去兵。……时京师犹讲武,山涛因论孙、吴用兵本意。”陈先生未指明在何年,但既然罢州郡兵在太康三年(282),山涛又死於太康四年,论兵就只能在这两年之间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地理志》在冯翊云阳县下班固有注云:“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三所,越巫卯古襄阝祠三所。”今按此处将“休屠金人”断开标点,不妥,兹特作辩正如下:《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  相似文献   

15.
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礼·地官·大司徒》说“以本俗六安万民……二曰族坟墓。”郑注曰:“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追。”这就是说,商周时期存在一种族葬制或称为族坟墓制度。而《汉书》、《后汉书》中常讲“丧归旧茔”、“归茔”、“丧还乡里”等等①,说明两汉时期(至魏晋)...  相似文献   

16.
《史记》标点商榷孙愫婷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史记》,在标点方面尚有问题。今偶拾数条如下:1.其土涂泥。《集解》:马融曰:"渐,洳也。"(《夏本纪》60页)按:正文无渐字,如按此处标点,《集解》这条注好象是衍文。但实际上,马融注的是"涂"字,即。涂,渐...  相似文献   

17.
任子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子制新探张兆凯一、任子制颁布时代的考析任子制的记载,见于《汉书》卷一一《哀帝纪》绥和二年(前7年)六月诏:“除任子令及诽谤诋欺法。”(应劭注曰:“任子令者,《汉仪注》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不以德选,故除之。”师古曰:“任者,...  相似文献   

18.
黄帝婚蜀族嫘祖诞盐亭衡平一、螺祖生地西陵的探索《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正义》注:“酉陵,国名也。”后世注家皆未指明它在何处。《史记·楚世家》亦载有一西陵:“二十年,秦...  相似文献   

19.
汉代雍地诸小规模祠祀,疑问颇多,尤以“诸布”所指最为令人费解。据《史记.封禅书》:“而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庙”。  相似文献   

20.
一、“厥遗王父母弟”《尚书·牧誓》:“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史记·周本纪》把这个句子翻译为:“昏弃其家园,遗其王父母弟,不用。”这里把“厥”解为“其”,置于“遗”的后边;把“遗”与“王父母弟”之间的关系,看成动宾关系;把“厥遗王父母弟”,解为“遗其王父母弟”。以后《尚书正义》中的伪孔安国传和孔颖达疏,只解释了“王父”,“母弟”,把“遗”解为“弃也”,对这句话都没有解释清楚。蔡沈《书经集传》:“纣以昏乱,弃其王父母弟而不以其道遇之。”这是基本上依照《史记·周本纪》的解释。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