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日,读了《方志研究》1993年第3期发表的齐放同志《“马克思主义方志学”的提法不妥》的文章(以下简称“齐文”)和第6期发表的金紫衡同志《也对“马克思主义方志学”提法不妥之我见》的文章(以下简称“金文”),他们指名道姓地批评了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组长梁寒冰同志“关于创立‘马克思主义方志学’”的提法,“齐文”指出:“我在全国省级地方志刊物(北戴河)主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 ,地方志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未能明晰规范 ,涉及地方志指导工作的用语、方志学科的完善及方法理论研究等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地方志基本概念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进一步规范这些词语的使用。本文以历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领导同志讲话中的有关提法为例 ,参照他处的用法 ,尝试归纳出“地方志”、“方志”、“志书”、“志”等几个基本概念的释义 ,进而提出对地方志定义的看法以及地方志工作条例中使用“地方志”一词的定义表述意见。  相似文献   

3.
“建国前”、“建国后”这两个词语在地方志文件、报刊上经常读到,通常被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简称。于是有人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未尝不可以也称“建国”。可见,“建国”并不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用语,其含义是很不准确的。 地方志一般不宜用简称,更不能使用含糊不清的简称。因此,我们编纂地方志以不用“建国前”、“建国后”的提法为好,要用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我们的志稿、文献更具有科学性,严肃性。  相似文献   

4.
地方志本质属性和特征是关系到写出什么样的志书,是编纂志书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关系到新志书的编纂质量和方志事业的前途。然而,它却是古往今来,在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而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本届修志之初,胡乔木同志曾提出新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资料汇集”,这概括了新方志的性质。但后来有许多同志认为有不足之感,主要是在志书的学术品位上。多数人认可新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资料著述”这一提法。笔者认为后者的提法较准确。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地方志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众多的著述和信息媒体中是独树一帜的。许多方志学专家和地方志编纂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中都认识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史志》1994年第3期刊登了刘金凤、刘希汉同志的文章《“突出地方特色”的提法不妥》(下称“刘文”).文章谈到:“近几年来,在不少领导讲话和学术研讨中经常听到‘突出地方特色’之类的说法.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最低限度是不够科学、严密和准确.正确的提法应该统一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上来:‘新方志要详今略古,古为今用,着重记述现代历史和当前现状,力求体现当地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地方和专业特点.’‘有些篇目的增删,应体现地方特点.’”刘金凤二同志勤于思考,能够提出问题探讨研究,发表新见解,自然精神可嘉.但理论方面的研究或某一修志要求的表述,主要是用来指导修志实践的,根据多年直接参与修志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突出地方特色”的修志要求及提法并没有什么不妥.通常所说的突出地方特色,正是要求比较显明地、突出地反映、体现当地有特点的事物,这是修志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志书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从来也没有那样理解:一提“突出”二字就是要搞什么人为的拔高,让其“鼓出来”.文件上没写到的话就不能说,也未必合适.不否认.某些志书或许有人为拔高的痕迹或彰异溢美的作法,但那是由修志者本身的素质、水平决定的,并不是由“突出地方待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是中国地方志的基本功能,也可说是一条基本宗旨。同时,也是地方志能够绵延二千多年常盛不衰的生命和价值所系。纵观历代方志,尽管其内容和形式因时代的变化有所不同,但经世致用的基本功能是永恒的,只不过在每个朝代对其均提出不同的要求罢了。“资治、存史、教化”是封建社会的普遍提法,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新编地方志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编修新型省志、市志、县志,系统地记载地方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为本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为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六条指出:“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笔者认为,这是对修志工作者工作质量提出的基本要求。而“本行政区域”及“历史和现状”的提法则充分表明,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是我们修出良志佳作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展开的形势下,国务院颁发《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地方志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所有方志工作者都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条例》的颁发,是党和国家对地方志工作高度重视的体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志工作的性质,肯定了它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条例》指出,地方志是“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这个文献的提法与以往讲的“百科全书”、“资料大全”等,显然不同。我们编纂的志书应该具有历史价值,应该无愧文献这个定位。这无疑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其次,《条例》重申地方志是“官书”,是由国家地方志机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编纂的“官书”,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领导、由专门机构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编纂的“官书”。地方志书、年鉴要体现官方立场、观点,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立言的性质和作用十分明确。第三,《条例》讲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工作既包括修志,也包括用志。很明显,《条例》是为地方志工作加了担子,它蕴含着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这是方志工作者的光荣,也是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断代志”的提法商榷;断代志续修若不能贯通古今,则与地方志的定义不尽相符,将影响到志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断代式的续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梁滨久 《黑龙江史志》2011,(14):14-14,26
刘延东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总结多年来地方志工作的经验,其第一点是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级地方志编委会组织实施,专家参与的工作体制”。地方志书是由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所以,在志书的封面和版权页上都印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或“编纂”的字样。有的在志书封面径直书写“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显...  相似文献   

11.
资料是编修地方志的基础。《地方志工作条例》把地方志书定义为“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勿容置疑地确立了资料在地方志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浦城县方志委和各地方志界同仁一样,为征集到全面、翔实的地方志资料,煞费苦心,历尽艰辛,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点滴体会,归纳其要点有“四种做法”。在此抛砖引玉,供修志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这里必须明确的是,地方志书的本质特征是“资料性文献”,资料是地方志书的基础,一本志书编纂是否成功,关键在资料,资料的充分和真实,决定了志书的价值,决定了志书能不能真正发挥其“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条例》处处体现了地方志工作明显的行政性,体现了地方志书的“官书”性质。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13.
自地方志学科建立至今,地方志定义一直没有公论。《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地方志分为“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并分别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这无疑给地方志定义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地方志作一个认同度较高的定义,既是地方志“正名”与“立身”的现实需要,也是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顾炎武提出“必其人有学识”这个重要的修志标准。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提法是十分正确的。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培养有学识、有公德的修志人员,是第二轮修志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书是客观记述地情的百科全书.其对记述方法有特殊要求,诸如称谓要用第三人称,不能用“我省”“我市”“我县”“我单位”等第一人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标准》第二十七条规定:“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许多地方志书的“行文通则”也是这样规定的。如《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中关于“称谓的书写”规定:“称谓一律用第三人称书写,不用‘我省“我市’等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16.
按照修志传统,方志述而不作,“寓褒贬于记述之中”,“据事直书,善否自见”,是修志的一条原则。但近年来,随着修志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主张对“述而不作”的原则作适当灵活掌握的意见纷纷出现。如胡大宇主张“述而略作,作必合道”,说“‘述而不作’的提法似乎太武断。……作为地方志书,在体例  相似文献   

17.
随着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任务的陆续完成,年鉴编纂工作成为各地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重点。编纂地方综合性年鉴,既可以为续修新志积累资料,又能为现实提供及时的服务,它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同。但由于机构改革、人员变动、工作调配等因素影响,地方志办公室所组年鉴稿件出现质量下滑的趋势,这就需要编辑人员下大力,练内功,不但要注重科学地组织,而且教”错写成“‘法轮功’宗教”、“恩格斯”错写成“思格斯”等。三是因知识性差错导致政治性错误。如年鉴稿中曾出现“1979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样的提法,这是因…  相似文献   

18.
在方志界,“届”和“轮”都是用来统计我国开展的修志次数的量词。在80年代初开始的那轮修志,多以“届”为计量单位。其最早在官方文件中使用,是在《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中(1985年4月1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其第十八条中,规定各地编纂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下届续修志书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存史、资治、育人、兴利”只是地方志的功能。而不认为是地方志工作的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志工作的发展。笔者认为,地方志工作应定位在“存史、资治、育人、兴利”上。地方志工作首要的定位是“存史”.要处理好资料性和著述性、真实性和思想性、部门志和地方志、普适性和地方性的关系。其次,要定位在“资治”上。作为“资治”要明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要看到过去,而且要看到现在和未来;不仅在“治民”,而且在“治官”,并且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同时.论文对地方志如何“育人”、“兴利”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志》2002,(2):68-68
由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主办的“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奇观———中国地方志陈列”于 2 0 0 1年 1 2月 1 5日在天一阁南园“中国地方志珍藏馆”开幕。收藏地方志是天一阁的优良传统和最为显著的馆藏特色 ,1 999年创建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继承发扬天一阁的这一优良传统 ,在建设宁波文化大市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这次的中国地方志陈列主体分三大部分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地方志 ,二、天一阁和明代方志 ,三、中国地方志珍藏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地方志的历史、分类、特征、价值、修志名家、新中国领导人与地方志等 ;第二部分重点展示宁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