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千古之谜──汉铙歌《石留篇》解读叶桂桐一、千古之谜《石留篇》汉烧歌十八曲,不仅词句诘屈,而且有的篇章“声辞合写”,刘宋沈约已云“训诂不可复解”,而其中的《石留篇》又最为难解,遂成千古之谜。这十八曲汉铙歌虽然如此难解,但因其是汉乐府中的重要内容,所以...  相似文献   

2.
3.
《神州》2007,(12)
赵子岳(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表演艺术家)据我了解,电影演员演完一部戏以后,自己究竟演得怎样,是好是坏,问题在哪里,往往得不到一个明确的解答。这样,影片质量的提高就受到一些限制,当然,能有更多的机会,从广大观众中听取意见是最宝贵的,但是我们表演艺术工作者,大家坐在一起,相互谈谈,同样有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发现于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曾侯乙墓出土的随葬器物精美绝伦,包括亮丽的漆器、庄严的青铜礼器、精致的丝织品以及多彩的生活用具等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气势磅礴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大型礼乐重器,自出土之日起便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  相似文献   

5.
廖大珂 《世界历史》2005,2(1):80-85
英国学者孟席斯最近出版的《1 4 2 1年 :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 ,认为《罗兹地图》上的“澳洲”是复制了郑和船队分舟宗所绘制的地图 ,因此是郑和船队发现了澳洲。但是 ,中西海图是不同的体系 ,《罗兹地图》是地理大发现的产物 ,主要源于葡萄牙人的资料 ,地图上的“大爪哇”和“小爪哇”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爪哇岛和南方大陆的混乱认识 ,与郑和下西洋没有关系。孟席斯之说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6.
“小”书,大手笔——《蒙塔尤》简介常绍民说《蒙塔尤》是一部小书,有些不太妥当。这是一部洋洋50万字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篇幅绝对算不上小。况且,作者是当今史坛响当当的人物,如此称呼他的这部曾在法国销售几十万册,在美国、荷兰、英国、瑞典等国也畅销一时...  相似文献   

7.
历来研究民国史和日汪史的人,都认为汪精卫是从不写日记的,更不见有遗嘱的记载。但1964年在香港出现了汪的遗嘱《最后之心情》;1987年又在上海发现汪的《日记》。相信者谈其有,不信者道其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日记》的发现 1987年11月12日,民革成员朱景正、方铿夫妇,将汪精卫的《日记》捐献给上海市档案馆。朱、方为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和上海徐汇区百货公司的退休职工。他们的举动,受到了上海市档案  相似文献   

8.
张丽萍 《神州》2013,(26):16
《药》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小说重点反映了群众的愚昧麻木及革命者的悲哀。意在寻求救国救民的良药。  相似文献   

9.
张成忠  王磊 《文史春秋》2009,(11):49-52
20多年前,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刊登的《烈火的秘密“真迹008”争夺战》,在海外华人界广受关注。那是一个关于卖国大汉奸汪精卫之妻陈璧君为了保藏唐伯虎名画《金山胜迹图》,与志在必夺得名画的日本文化大特务山本四太郎周旋,终而保全此画的故事。故事惊险、曲折、离奇,但又因矛盾和漏洞太多,令人们似信非信。国内不少报刊出于猎奇,争相转载此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当人类迈向新世纪之际,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八五”国家规划重点项目、国家“211工程”重点课题最终成果的学术力作《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带着浓郁书香问世了。这部著作包括导言、政治、军事、边疆民族、农民、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对外关系诸卷,历时八年,砥励而成,粲然可观。国际18世纪研究会主席施洛巴赫教授盛誉该书的出版“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笔者先睹为快,十分愿意将这部学术精品荐介给大家。如施洛巴赫教授所说,中国的历史编纂学长期以来没有像欧洲那样将18世纪视为一个独特历史时期的传统。由于学…  相似文献   

11.
二轮《萧山市志》以1005万字的篇幅一举夺得全国新修县(市、区)志字数之首,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注释(该志主要体裁之一),还有第5册共300万字的"社会课题调查",以及尚未正式出版的第6册80多万字的"口述历史"。文章对二轮《萧山市志》篇幅的"千万之谜"进行了剖析,认为采取"边注""社会课题调查""口述历史"等体例创新是形成《萧山市志》"鸿篇巨制"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该志的编纂者们认为:篇幅长的志书不一定不好,篇幅短的志书不一定就好,关键看质量;片面地强调控制志书的篇幅是不对的,这不仅束缚了修志人员的手脚,对志书的资料性也有很大削弱。  相似文献   

12.
正"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它始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召》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即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相当时期内,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是这个意思。如杜甫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后来,文人们赋予"青春"一词以新意,泛指人的青年时期,如王维在《洛阳女儿行》  相似文献   

13.
科学性是现代百科全书的重要特性,亦是其生命所在。科学性是《方志百科全书》成为当前"传播方志知识最为全面、准确、权威的工具书"的前提与保障。科学性具体体现为:编撰队伍的合理组建、专家学者的全程参与、释文内容的述而不论、研究成果的最新呈现等。"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又要体现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客观性,还要具备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精炼性",只有不断专注于"科学性"的提升,才能使《方志百科全书》更好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碰撞、融合乃至创新。  相似文献   

14.
《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确切含义,在学术界一直处于分歧和争议状态,探讨“逍遥”的本意,也就成了研究《庄子》哲学思想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而要理解“逍遥”的本意,我们必须要在《庄子·逍遥游》的“小语境”下去考察,同时也要把“逍遥”放在《庄子》三十三篇的“大语境”下去考证,在具体和全面的语境下进一步了解庄子哲学的价值取向,方可知晓庄子使用“逍遥”的真实意图,明确“逍遥”的境界.笔者认为,庄子的《逍遥游》主旨意在阐释:安于“此在”是“自由”,超越“此在”是“逍遥”.“逍遥”是“自由”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真正的“逍遥”是超越“此在”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春江花月夜》前16句与后20句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断层”,前者借明月高悬之象追问宇宙之永恒,空灵博大;后者借明月徘徊之景叙写人间约目思,细腻入微。前后两部分即使各自独立也皆是佳构,二者意境情调都似乎并不和谐,极难交融。但诗人却用爱情至上观、用一种“泛女性”视角将二者融于一炉,用笔奇正相生,堪为大手笔。  相似文献   

16.
徐鹏 《黑龙江史志》2012,(24):24-25
<正>科学性是现代百科全书的重要特性,亦是其生命所在。2010年9月,朱佳木同志在《方志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百科全书的性质决定了《全书》的"每个条目都要由该领域的权威学者来撰写,每个条目的释文都必须是准确的、标准的,引用的事  相似文献   

17.
试解《吴越春秋》的“不可晓”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春秋》是研究吴越历史和吴越化的重要献,系东汉初年赵晔所撰。在同一部书中,同是记述吴越的史事,赵晔却将十卷分别称为“传”、“内传”和“外传”;同是记述吴史事的五卷,又分别称为“传”和“内传”。这是中国化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突破历代学研究《吴越春秋》时所持的乡土、地域观念,通过对赵晔思想体系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对全书各卷内容进行详细的考析和比较研究,便可解开中国化史上的这个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刊1987年第1期教学参考栏曾刊出曹国华同志《‘统一战线’一词的由来》一文,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尚未发现‘统一战线’一词”;1922年12月26日,斯大林在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统一战线’一词”。中共1928年7月在‘六大’的政治决议中才开始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