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创设色彩美的环境,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力根据幼儿特点和教学计划,我们通过自然环境和学习环境来培养幼儿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创设丰富的色彩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色彩是幼儿色彩画活动的基础。让孩子学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发现色彩、感受色彩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徐璞 《南京史志》2023,(20):20-21
<正>一、挖掘绘画美的绘本,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一)优美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幼儿从涂鸦期就开始接触线条。坚硬直率的直线、舒展优美的曲线、线与线之间的交叉碰撞和组合变化,都让幼儿感受到线条的美感与魅力。绘本中的线条也是如此。例如,绘本《点和线》《跟着线走》采用简单的线条装饰画法,把舞动的线条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图案中线条装饰的规律美,并进行改编,将这种装饰方法运用到其他画面中,使幼儿在不断尝试、创造、欣赏中丰富审美感知。  相似文献   

3.
朱秀琴 《南京史志》2023,(37):30-3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艺术学习角,为幼儿搭建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互动环境,让幼儿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化的教学又最符合幼儿成长的心理特点。因此探索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中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涂色画主要依赖于感知、记忆、操作等各种能力的配合,通过手指运笔的流畅、眼睛对色彩的领悟、大脑对画境的想象,逐渐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当然,幼儿良好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薛艳 《南京史志》2023,(20):92-93
<正>在幼儿园美术课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会借助一个想象或是假设情境来作为活动引子。这些往往是虚拟的,并不能将幼儿真正带入情境中,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忽视了情境创设的价值和幼儿对情境的真实感知。因此,教师要立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从环境入手,让每个幼儿感受美,并获得表现美、表达美的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构建了一个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的平台,而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环境这一重要资源,因此,布满灵性、充满活力的区域环境将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我们用大师的教育理论来指点迷津,用经典来陶冶情怀,展开了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果。一、区域环境创设具有互动性和操作性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实践,在具体教学中特别强调"要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手指游戏能够促  相似文献   

9.
正《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的陶艺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孩子们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水平和能力,根据不同幼儿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遵循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指导策略,为幼儿创设宽松、童趣的环境,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幼儿富有个性的表达内心世界的所见、所想、所知,创造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陶艺作品,让幼儿陶艺活动成为幼儿喜爱的、能帮助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殷雪姣 《南京史志》2023,(23):24-25
<正>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欣赏艺术、感受艺术、表现艺术,让幼儿的内心浸润在经典作品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一、美术欣赏,引导幼儿多元感知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对米罗的作品特别感兴趣,被作品中的星星、色彩、线条等深深吸引。我追随幼儿的欣赏兴趣,在班级阅读区提供了绘本《你好,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还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真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并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伟芬 《南京史志》2022,(34):48-49
<正>幼儿园美工区是感受美、表现美的区域。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在美工区活动时基本处于“涂鸦期”,他们喜欢随意涂、画、剪、撕。我园根据幼儿喜欢“涂鸦”的特点,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美工区域,让他们尝试表现和创造美,从而感受美和发现美。一、自由创作,感受瓶瓶罐罐的涂鸦美我园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结合班级美工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是幼儿阶段学习科学的主要目标、内容、手段。在幼儿教育的范畴中,科学教育观正发生着明显的转变,强调将幼儿作为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者,通过个体或小组的活动,探索与发现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老师、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  相似文献   

15.
周尚意  苏娴 《人文地理》2019,34(4):32-39
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保护城市色彩基调。本研究认为该任务的目的是保护色彩基调对于人的文化意义,因此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人们对城市色彩的感知和意义理解之间是否有联系?研究以北京故宫建筑群为研究区域,运用眼动实验调查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以结构性访谈法了解人们的色彩意义理解,目的是探究文化在感知和认知中的作用,以及眼动实验方法在反映色彩意义理解结果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色彩感知与意义理解间两者无统计上的相关性,眼动指标无法解释被试对色彩意义的理解。研究结论是被试对色彩的理解具有“整体依赖”的特点,实践性建议是具有文化认同的城市色彩可以保留,同时允许主体对城市色彩有多角度的感知和积极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水墨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运用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在宣纸上画出,别有一番韵味。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由涂鸦期向象征期转变的绘画发展阶段,缺乏水墨画方面的经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从认识毛笔、宣纸、墨汁等材料入手,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这一艺术的独有特性,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童话以其浓厚的梦想色彩和率真的趣味,深深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它让幼儿沉迷于人物的情感、情节的转承,并与故事里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激励着幼儿去尝试新的事物、获得新的收获。本文以原创童话《寻找星星的小蜗牛》为依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课程中、游戏中与故事人物亲密接触,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支持幼儿与人物共游戏、同体验,推动幼儿认知、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喜爱童话,每到阅读时间,阅读角里总是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18.
<正>彩墨拓印是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特色项目,利用墨汁和颜料,再通过拓印的方式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感知不同色彩和黑色墨汁的碰撞,以及不同形状的搭配组合效果。在彩墨拓印活动中,多元材料的应用能够拓宽幼儿的创造视野,尤其是低结构、生活化的材料,更成为彩墨拓印的“最佳搭档”。基于此,教师要以多元材料为载体,探索彩墨拓印材料的投放技巧,做到“巧发掘、巧组合、巧应用”,以此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巧妙利用自然环境,为小班幼儿提供合理的色彩环境和色彩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玩色、涂色游戏和适宜的涂鸦练习,以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颜色是情感的语言,孩子对色彩的偏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中受到家庭环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吕文文 《南京史志》2023,(20):56-57
<正>幼儿园田野课程以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础,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幼儿走进自然、感知自然、探索自然,从而释放幼儿的天性,萌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一、幼儿园田野课程的特点(一)自然真实性田野课程,就是课程实施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如果没有田野和大自然,那么“田野课程”将无法实施,这是田野课程开展的基础。幼儿园田野课程就是打破“禁锢”,让幼儿走出室内、拥抱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