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地方到全球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集群的升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地方\"到\"全球\"是近5年来国际上对产业集群研究视角的新转向。本文首先回顾了学术界强调的\"内生生长因素\"集群发展观。并揭示现阶段\"新区域主义\"在产业集群发展出现新状况时,解释力的局限。由此,介绍了目前国际地理学界对\"新区域主义\"理论的置疑和再思考,同时引入国际上\"重视外部资源、把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全球产业背景\"的新集群发展观。并通过对全球价值链(ValueChains)分析框架的介绍,从理论上探讨国际产业集群研究新动态对中国集群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大芬村实现了从生产行画的城中村到结合复制与创意的综合性油画生产基地的产业成功转型。本文分析了此案例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动力机制的演变对产业链与产业结构、雇佣关系与劳动者身份、进而对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与影响。本文指出,正是这种介于普通手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身份认同的焦虑,其中所蕴含的劳动者自我价值的认同,终而成为顺应市场需求变动中的实现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最后讨论了大芬村文化产业升级案例之于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与转型的意义,以及地方性在此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3-2015年占据当年票房75%以上的中国电影为样本,基于中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分工联系数据构建了城市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展开了分析,并进一步剖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①城市网络的密度为0.25,城市间的联系较为稀疏。②城市网络呈现出“一主两副”的“中心-外围”结构,北京是主核心,香港和上海均为副核心,其它81个城市处于外围。③城市网络中的强联系围绕北京展开。具体来看,香港、上海与北京的联系最为多元和紧密,首尔、台北、曼谷与北京的联系多为价值链的纵向配套,广州、天津、金华与北京之间的联系多为价值链的横向合作。④中国电影产业的三重属性、尤其是政治属性深刻地影响了其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背景下,实体书店面临多方面的冲击,传统书店的商业模式难以维持,书店也进行了不同的商业模式探索,其效果参差不齐.文章以2019-2020年实体书店产业报告的数据为基础,分析目前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归纳不同商业模式类型的特点、优势与弊端.从价值链理论出发,提出实体书店的第三种商业模式——以家庭学习场为核心价值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成为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注重网络舆情的管理与运用,成为当前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通过借助社会多方理念进行管理和改造,能够做到决策制定中的利益协同,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协同,保障实施中的政策协同,能够将网络舆情治理中相关的主体与环节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创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陕西省延安市红色文创产品的特征和价值构成,并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了延安红色文创产品的价值链模型,提出了延安红色文创产品开发路径,包括:关注红色元素的挖掘与红色创意资源库的构建;建立以红色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全流程专业化团队;链接时尚热点,优化“供-需”结构;构建“红色文化创意-生产-销售”一体化平台;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宽红色文创消费渠道。希望可以为延安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方法,并促进延安红色文创行业的全产业链构建与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7.
权力集中化、生产片断化与全球价值链下本土产业的升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球领先企业的权力集中化和生产的片断化导致价值分配的非均衡,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生产网络中权力结构的不对称。本文提出全球价值链上的权力是一种建立在战略资源基础上的不对称的话语权,并归纳了八种基本的市场权力形式。通过对全球十大工业制成品及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分析,发现技术能力和品牌能力是全球领先企业市场权力集中的主要根源,也是决定全球价值链上价值分配的决定性因素。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迅速提高生产能力、接近全球市场和技术通道,但是从生产能力到创新能力的升级过程并非自动发生;全球价值链生产片断化带来创新过程的垂直分离和重新整合,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学习速度。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的基本单位,其治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基层社会治理、甚至影响国家治理.俯视当下,基层社会主要面临部门治理碎片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社会资本发育不良等治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整体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和积累培育社会资本,建立政府主导...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的产物,它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来推动政府治理新变革,推动城市治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化转变,为解决城市病提供了新思路,正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为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衡阳市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初衷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但在...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求提升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水平.当前,地方政府数据治理在治理体制、治理规则、治理主体、治理效能等方面均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为此,应着力构建地方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机制.在理念协同层面,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并进、政府、市场与社会共治.在规范协同层面,围绕管理体制、规则体系和平台建设,重塑组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中西部较落后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城镇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长缓慢,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持薄弱,缺乏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因而导致了城镇化低质推进现象。有鉴于此,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借鉴国外集群创导和沿海地区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互动关系和关中地区实施集群创导的条件和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以集群创导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陕西关中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珠海旅游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对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文章以珠海市为案例,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分析珠海旅游产业集群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珠海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示意图,最后利用\"钻石模型\"评估珠海旅游集群的发展现状。文章充实了国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指出珠海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并且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但集群要素间进一步的知识和信息联系较少,创新性不足,珠海旅游产业集群属于低端集群,其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还需要继续发挥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Arjen Van Klink Peter De Langen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 = Revue de géographie économique et humaine = Zeitschrift für ?konomische und soziale Geographie = Revista de geografía económica y social》2001,92(4):449-463
The concept of clustering is familiar for economists and policy–makers. Clusters are widely regarded as sources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clustering is widely used, there is no clear consensus of what actually constitutes a cluster.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dynamic cluster concept. This cluster concept places one particular value chain as central. Firs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we describe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s for identifying a cluster. Second, we develop a stylised cluster cycle, with states of development, expansion, maturity and trans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luster in these states stems from external contingent events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dynamic of clusters. This dynamic cluster concept can be used to formulate policy alternatives for the different cluster states. We use the dynamic cluster concept to analyse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Northern Netherlands. This cluster went through the states of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and now shows signs of maturation. The cluster is described and possible policies to support it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理论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及政策界影响较大的理论之一。但产业集群理论仍是发展中的理论,在国外有很大的争论。本文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产业集群的争论,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空间界限及划分、产业集群与产业演化及区域发展、产业集群与全球化及产业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评述。 相似文献
15.
ROBINE VAN DOOREN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 = Revue de géographie économique et humaine = Zeitschrift für ?konomische und soziale Geographie = Revista de geografía económica y social》2006,97(5):480-490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a garment cluster in La Laguna, North Mexico, since the coming into effec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Employment in the local garment industry increased rapidly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mproved, due to increasingly stringent buyer standards. However, both buyer‐supplier and employee‐worker relations became strained, causing some entrepreneurs to relocate operations to cheaper sites and others to adopt a modular production strategy to save on labour costs – and shift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risk onto workers. La Laguna's specialisation of jeans production for export is a form of hyper specialisation that may well be required in global markets, for the sake of cost efficiency, but it also enhances the vulnerability of a cluster in the face of fluctuating world demand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ies. As the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problems of the cluster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6.
In 2008 a new notebook manufacturing cluster was established in Chongqing in western China. By 2013 it accounted for some 25% of world output by volume. Chongqing’s ability to attract this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was driven by several factors that permitted strategic coupling: the existence of complex networks of cooperation and economies external to the firm but internal to contemporary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changed conditions in southeast and east China; and the creation by Chongqing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with central state support of hard and soft infrastructures and externalities that drove down logistic and production costs and permitted constant product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7.
"产业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整合框架: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产业区”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而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伴随着研究的深入,相继形成了一些侧重点有所不同的理论学派,如弹性专业化学派、新的产业空闻学派、创新环境学派、产业集群学派、区域创新系统学派、第二级城市学派辱。本文重点阚释了各个学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分析了各个学派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而对这些学派进行互补、整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石化产业还是钢铁工业,重心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化区和钢铁生产基地。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消费市场广阔但供应相对不足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热点,但资源环境压力迫切要求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围绕产业合理布局这一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产业集群生态位概念,在态势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生态位最高的一批产业集群所在地,因此得到产业发展区位选择的目标地。最后以广东省为例展开案例研究,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计算产业关联程度,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直接关联产业和完全关联产业,定量分析了旅游业产业链上的消耗分配关系,将与旅游业存在关联的产业划分为紧密关联产业、较紧密关联产业和有关联产业,揭示了旅游业的投入结构和服务去向.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波及影响作用、相对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