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幕揭发”是美国新闻记者参与社会并监督其发展的主要运作方式 ,尤其是在 2 0世纪初 ,一批杂志记者通过“黑幕揭发”在美国发起一场社会文化批判运动 ,直接推动美国进步主义改革。不可否认 ,为追求轰动效应 ,某些黑幕揭发者采取了煽情报道手法 ,但从总体上看 ,积极批判社会黑暗、唤醒麻木民众是黑幕揭发者的主流目标。美国进步主义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黑幕揭发运动。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黑幕揭发运动"是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掀起的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活动。"黑幕揭发运动"刺激了美国民众麻木的神经,从而形成了一股要求社会改革的潮流,促进了美国社会全面变革和社会进步;网络的崛起,使当下中国的"黑幕揭发运动"潮流不可阻挡,政府应引导使其理性发展,为社会变革营造正确的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大众化杂志、进步知识分子与公众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美国社会问题丛生。这引起了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 ,他们发起了一场揭露社会问题的运动。史称黑幕揭发运动。这一运动持续了十年之久。在这场运动中 ,大众化杂志蓬勃兴起 ,它们与黑幕揭发密切相关 ;以黑幕揭发者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通过新闻报道和文化批判不断地揭丑 ,美国的中产阶级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美国的“民主公众”和“公众舆论”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4.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国外主要是美国学界关于进步运动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专题研究、综合研究与比较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步运动研究超越民族国家范畴,在跨国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构成进步运动的主体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进步运动是由复杂多样的改革运动组成的,得到不同的变革力量的倡导与支持。作为改革的进步派不能简单地以阶级或阶层划线,他们因不同的问题忽而协同作战,转而又互为敌寇或各自为战。尽管进步运动具有多样性,但并不排斥其一致性或共性的存在。从进步运动的目标与内容看,它是一场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民主与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运动,而作为支持进步运动的意识形态,即进步主义,究其实质,是属于自由主义范畴的。作为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变革运动,进步运动奠定了现代美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众化杂志迅速兴起和发展。大众化杂志有如下几个特点:迎合大众口味;内容贴近社会现实;价格低廉;有一个稳定增长的、数量较大的读者队伍。美国大众化杂志的兴起和发展,是当时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的,并对20世纪初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变革和转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首次经历了一场全国规模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即进步运动。这场改革运动为美国、甚至世界留下了一份丰厚而充满悖论的双重遗产。尽管进步运动存在着种种历史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影响至今在美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正处于陕速飞跃高速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基础上,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垄断资本主义进程基本完成和实现。美国学者查尔斯·塞勒斯提出:“城市最为进步的焦点,不可避免的包含着好与坏两方面。”美国城市化正如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发展进步历程一样,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乃是当代欧美主流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些理论在美国的应用导致了郊区的低密度蔓延和中心城市的衰败。20世纪中期以来,欧美城市规划学界对主流规划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批判,美国的新城市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这一运动对于克服郊区的蔓延和中心城市的衰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城市主义运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而同样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10.
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运动是美国内战前夕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的过程中,白人奴隶主是决定性的社会力量。非奴隶主白人在脱离联邦问题上则表现出地区性差异:在奴隶制不发达地区,非奴隶主白人的多数反对脱离联邦;在奴隶制发达地区,非奴隶主白人的多数则接受了脱离联邦的选择。造成这种地区性差异的原因,在于非奴隶主白人民众并不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而行动,因此,在奴隶制发达地区,他们在政治上只能顺从奴隶主的领导,而在奴隶制不发达地区,他们就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 相似文献
11.
12.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开始从“精英时代”进入“大众时代”。当时的报刊杂志恰当地映照了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主观性的政党报刊转向客观性的独立报刊;廉价又通俗的报刊杂志的兴起等。 相似文献
13.
“自觉”是五四新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之前,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自觉”问题已被普遍关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爱国心”与“自觉心”的讨论。五四新化运动的自觉思潮,直承爱国心与自觉心的讨论而来。但其内容已有深化,它所关注的重心是“青年之自觉”。所谓“青年之自觉”包括三个层次的意思,即青年对于国家之自觉,青年对于社会之自觉,青年对于个人之自觉。五四新化运动所主张的“青年之自觉”,一方面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中吸取了灵感,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儒家“心学”传统,特别是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半期澳洲排华运动与澳大利亚联邦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宇博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2(2):45-52
19世纪后半期 ,利益的接近与趋同导致在以英国移民及其后裔为主体的澳大利亚白人之间逐渐形成了愈加明确的民族认同感 ,进而导致澳大利亚民族国家———澳大利亚联邦的建立 ,这一演进过程就是澳大利亚联邦运动。而与此相伴随的澳洲排华运动则加速了澳洲各地白人之间的联系与联合 ,加剧了澳大利亚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分离并成为联邦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留美学生保钓统一运动几个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山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1):36-46
论文针对保钓运动研究中以前没有谈过或者比较模糊的问题,从保钓群体概况、保钓运动的分裂以及统一运动期间保钓左派的努力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参加保钓运动的人士以理工科背景的中国留美青年学生为主体;保钓运动正式分裂的标志是1971年底左派中国统一大会的召开以及右派"反共爱国联盟"的成立;保钓左派通过出版保钓刊物、成立读书会、放映祖国优秀电影、创作收集爱国歌曲、服务侨社及发起保卫西沙南沙运动等活动,为中国统一运动作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的洋务时期,清政府为阻止列强新的攫取、侵犯而又维持中外和平局面,提出并实施了各种外交策略。一是以已经签订的条约为依据,据理力争;二是备战以威慑列强;三是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这些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抵制美货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抵制美货运动展示了与传统排外主义迥然不同的对外方式和理念 ,包括人民主权思想和全民国家观念的兴起、新式社团和报刊等现代传媒的运用、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成长和现代舆论的崛起 ,以及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 ,因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以近代民族主义为动员方式反抗西方列强的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18.
洋务知识分子在对外贸易上主张:以中国的优势产品推行出口型贸易战略;发展本国机器工业以实现“进口替代”;组织公司以发挥对外贸易的团队优势;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以改善贸易的内外环境;采取保商政策等。这些主张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把传统的国内贸易思想和对外无足轻重的贸易意识提高到了立国强国的现代贸易的思想高度。这对当时及此后重商、重工思想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禁酒妇女及其组织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Woman’s Christian Temperance Union,WCTU)是19世纪美国改革年代及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年代的产物。它承继前一个年代禁酒浪潮,将禁酒再一次推向高潮。然而,禁酒并不是她们惟一的活动和目标,其影响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直指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种种影响都最终对妇女本身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对妇女运动的进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