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民参与下的"城中村"改造刍议--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常住居民问卷调查的资料对城中村常住居民的基本情况及改建意识作一了解,在居民意识参与的基础上得出了“城中村”的改造阻力,继而本指出“城中村”改造的实质,最后提出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建明 《沧桑》2010,(4):62-63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合法权益受侵害原因的分析,从政府、开发商、村民三个方面提出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30日郑州市政府颁发了当年的第23号文件《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的通知》,文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生效。该文件的颁发正式拉开了困扰郑州以久的城中村的改造。城中村是指在市区范围内,使用集体土地,并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农民聚居村落,是地处市区的农村。他们曾经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必要的贡献,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这些城中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把这些城中村改造为城市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步骤。2004年2月郑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城中村改造指挥部,使之更加明确,改造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4.
杨箕村消失     
没想到,“现在动真格了。”作为三旧改造的重要内容,广州市政府将在5年内推进一批城中村的改造,10年内,广州138条登记在册的城中村将基本完成整治改造。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人文地理》2008,23(4):46-50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现状及成因的分析,结合西安市目前城中村改造主要采用的政府主导、自我改造、开发商主导以及旅游开发区整体改造等模式。指出了改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资金匮乏、清产核算、安置补偿、景观文物保护等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在立法政策配套、集约使用土地、多元改造方式、加快廉租解困房建设以及切实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上海正在大力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城中村作为外来人口的聚居地,其拆迁改造势必对外来人口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基于上海市联明村问卷调查数据,以外来人口视角,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城中村外来人口的流动特征、居住选择的变化,以及城中村拆迁对外来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中村外来人口在上海有着明显的就近搬迁和在城中村之间转移的特征。房租便宜超过职住邻近成为影响外来人口居住选择的首要因素,但两者对外来人口的居住决策均起到决定性作用。外来人口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条件考虑较少,但相较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外来人口对血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的考量逐渐减少。最后,提供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城市改造( urban redevelopment ),利用来自公、私财源的资金,以不同的方法,对旧城进行改造,尤其是在实体方面,包括建造新的建筑物,将旧建筑修复再利用或改作它用,邻里保护,历史性保护及改进基础设施等。“城中村”是我国城乡改造的主要对象,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大量村庄存在于城市建成区内,但这种村庄仍旧实行农村管理体制,真正意义上并未融入城市。在城中村的改造中,由于利益的驱动,“城中村”的规划、建设、管理长期处于混乱无序和低水平状态。经过深入调研,文章就“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仝德  冯长春 《人文地理》2009,24(6):29-35
从国内和国外两条线回顾城中村相关研究进展。在国内研究综述方面,分别从对城中村现象的认识、城中村形成机制、城中村改造及发展建议三个方面概括各阶段学术界对城中村问题的研究成果;而在国外研究综述方面,按照自助型居住区研究、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研究、及城中村土地利用研究三个主题进行文献综述。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成果,指出基于城市地理学理论的城中村研究,在理论支撑方面需建立明确和多样的理论体系,在研究内容方面应选择更深层次的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艺笑 《神州》2013,(36):309-310
"女权主义"的兴起使性别成为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这对城市规划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借助前人研究成果与相关数据,本文将对"女权主义"思潮和现代社会性别结构改变进行介绍;并对规划理论成果中的性别偏向元素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通讯技术对城中村女性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健  郑黛 《人文地理》2021,36(5):73-82
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的重构。本研究利用北京城中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首先,通过归纳城中村女性居民网络活动特征,发现具有年轻、未在婚姻关系内、受教育水平高、经济状况较好等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女性是进行上网活动的主体人群。其次,运用计量模型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发现ICT不是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但能减小女性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制约。此外,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随着ICT影响的日益扩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尝试从地方性角度出发,分析城中村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和体现方式,利用历史演进的分析方法考察城中村改造前后地方性解构与重构现状。从地方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地方性的社会建构体系及特征,并认为地方性从景观、文本、符号及感知四个维度进行持续的社会建构。结合广州猎德村整体改造为案例发现地方性的建构与时空元素紧密相关,镶嵌在地方的发展过程,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中国城市化中地方性研究框架;现实上为更深入理解城中村改造与地方性的关系,为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成亮 《丝绸之路》2011,(8):46-48
20世纪中叶,源自人文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到来时,"城市"这一概念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与之对应的城市规划也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城市、城市规划与管理、社会发展等角度解读了城市发展的多种见解以及城市规划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并对现代主义城市及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夏文菊 《神州》2013,(17):151-151
新课标明确倡导高中生要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也是因为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日趋成熟,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储蓄,非常渴望落实其主体地位,强化其探索过程,品尝其创造的快慰,从而凸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人本主义。为此,我在高中语文阅读"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组织中,顺应民意,放弃了过去的家长制、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思想发动、丈量确权、旧房清拆、公开招投标、工程监管、文明社区规划、回迁房建设等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志书中如实记述。“城中村”改造是全国性的战略措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各地的具体做法和成效都不相同,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特点。这种地方性,也是志书的第一特征,是我们在编修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的。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郑州罗庄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建设范围内的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其中一座隋墓出土墓志1合,另有器物11件,为研究隋代葬俗、葬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娱乐、休闲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而且正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城中村村民作为其活动主体,他们的休闲活动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因此,对城中村村民休闲活动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太原市城中村,通过对城中村村民休闲活动的实地调查,提出了休闲活动的丰富化和知识化,以提升太原市城中村村民的休闲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系列讲座"于2013年11月5日在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举行。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社会转型学院亚太裔研究与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唯及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廖赤阳,应邀分别作了题为"21世纪的美国华人"和"‘后’新华侨时代的日本华侨社会:地方、国家、  相似文献   

18.
张薇 《神州》2012,(27):99-99
参与式教学是在主体间性哲学和人本主义教育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参与式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运用师生间、同学群体间的沟通与互动,实现知识构建、个性人格养成、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性提升的"全面人"的现代教育目标。本文展现了在此基础上的《薪酬管理》参与式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东漖村隶属广州市荔湾区东漖行政街。东漖村地块改造项目属于城中村改造,虽然专业机构对该地遗存的历史建筑编制了保护性规划,针对不同的保护级别,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由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在先,导致改造之前不少旧房被拆除,原里巷格局被打破,历史遗存大量灭失。在进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历史文化遗产核查与详细规划制定的时间节点衔接,历史文化遗存被割裂与详细规划中旧城改造单元条块分割,历史文脉肌理延续与规划布局,详细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性等问题,才能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李子文现代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传统文化的改造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改造传统文化的方式。"整理国故"就是五四时期人们企图改造传统文化,使之适应时代需求的一种努力,为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