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陇东馍馍     
陇东馍馍马野小麦,是陇东的主要农作物,也是陇东人的主要粮食。陇东人的小麦吃法主要是“馒头”,他们称为“馍馍”。所以,陇东人称讨饭的叫“要馍馍的”。但是,在陇东,馍馍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而是和陇东的文化习俗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形成独特的陇东“馍馍”风俗...  相似文献   

2.
合水唢呐     
唢呐,是陇东人民生活和婚嫁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最常用、最受欢迎的乐器。 素有“唢呐之乡”之称的合水县,到处都能听到悠扬悦耳、高昂激情、婉转优美的唢呐声。每逢娶媳嫁女、丧葬祭奠或老人寿诞、乡村庙会、喜庆祝典等民俗事象,都要请一个唢呐“班子”,大大热闹一番。 合水县唢呐班子没有固定人数的限制,少则一两人,多则十几人为一个“全班子”。现在农村过事(方言指喜丧事),多请一个“全班子”,颇有声势。唢呐班子的乐器齐全,配有板胡二胡、三弦子、鞭鼓、小锣等,再架起高音喇叭,吹奏的效果更为洪亮悦耳。唢呐乐队成员都会演奏…  相似文献   

3.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为“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则被称为“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致于流落北方。  相似文献   

4.
郭赛军 《神州》2011,(6S):126-126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 可见,校长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一个称职的校长,不应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而应成为全校做事最精的人。这就要求校长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在只做校长应该做的事上,才可能摆脱工作中的忙乱和乱忙现象,才可能使工作事半功倍。要做一名合格的校长,首先要懂教育。  相似文献   

5.
陈平 《文史天地》2002,(7):33-35
大凡到过黎平城的省外人,基本都有一个共同认识,即黎平县城关话与北京话十分相似,因而把黎平话称为“小北京话”。  相似文献   

6.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利用收支活动实现其管理职能的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亚当·斯密把财政称为“庶政之母”。宋代的苏辙曾说过:“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苏辙:《栾城集》卷二一,《上皇帝书》)。因此,财政史的研究有利于洞悉一个社会形态的运行及其因革变迁。  相似文献   

7.
我一生经历过的最痛苦、最遗憾,也是最难忘的事,就是我曾因反对林彪把“毛主席的话”说成“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认为它“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搞形而上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这件事,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江青干预、以肖力为领导的解放军报的决定,加上红卫兵小报的渲染,传播很广,当时和后来的一个时期,人们都以为我被打入了“死牢”,“永世不得翻身了”。我重新工作之后,报刊对这件事根据传闻曾经作过一些披露,但知道前因后果的人不多。好心的同志,特别是党史界的朋友们要我把它…  相似文献   

8.
谢炎午  曹志峰 《旅游》2010,(2):44-47
周人的家园 对于陇东的关注,还是源于我对西周的了解。 西周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着显要的位置,被称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花样年华”期。的确,灿烂的青铜文化,深厚的中华农耕文明,都和这个叫“周”的时代不可分割。陇东地区就是展示这“花样年华”蓓蕾初放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9.
割肉的学问     
这段日子,相信有不少人因为眼红牛市开始炒股。那么在1月19日股市暴跌中,你有没有被套牢?套牢是每一个炒股的人都经历过的悲剧,而如何应对套牢,也是从菜鸟到老手都苦苦思索过的。我每一个炒股的朋友都问过我这类问题,最悲惨的一个是前两天遇到的朋友,他问我:“我5年多前15块买了中国石X的股票,现在它的价格为6块多,我该怎么办?”我们把卖掉套牢的股票形象地称为  相似文献   

10.
40多年前,我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而我也只是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在1961年的夏天,我曾给毛泽东主席写过一封长达数万言的信,后来批判我的人都把这封长信贬称为“万言书”。一个小小的初中学生,为什么要给党中央最高领导人上“万言书”呢?这个“万言书”又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大致和“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同步的“五四”反封建新文化运动,高高举起了“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鲁迅是这一运动当之无愧的主力。可是不能不承认,鲁迅“五四”前后的著作中,“科学”一词使用频率不算高,“民主”二字连在一起更少见。但鲁迅当时是主张“人道”,而反对“兽道”和“鬼道”的。他在1918年3月10日致许寿裳信中,把上海《时报》的报道为徐班侯“灵魂照相”一事,称为“人事不修,群趋鬼道。”同年8月20日致许寿裳信中,则把当时教育部某人售妻妓院事,称为“极人间之奇观,达兽道之极致。”何谓“兽道”?封建道德也…  相似文献   

12.
陇东年俗(下)●彭金山送“五穷”正月初五是年节里一个特殊的日子。“宁穷一年,不穷一节”。过年忌讳说“穷”字,而正月初五却公然叫“五穷”日。这一天,陇东一般不走亲串友,怕的是把穷气带给亲戚朋友。这天,全家人清早一起床就开始对屋子院落进行彻底清扫。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江淮侠义军起义,《东方杂志》(第十卷第十一号)把它作为“土匪起事”列入“中国大事记”。后来国民党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编辑《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时,根据《东方杂志》的记载仍把它作为“土匪起事”系日编入《长编》,并把袁世凯政府派兵镇压江淮侠义军攻下定远事,称为“官军克复定远”。迨1959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事记》(吉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才为它初次正了名,称为“乡民起义”,但还不够确切。因此,根据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的有关记载,补述一二。江淮侠义军,是“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安徽合肥、定远等地出现的一支反袁武装力量。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原安徽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民间.把对自己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人称为“贵人”。在贵州辛亥革命先驱钟昌祚的一生中.对他影响较大的有4人,父亲钟鸿渐、贵州提督学政严修,贵州巡抚林绍年和戊戌变法“十君子”之一的杨度。有了这些“贵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钟昌祚成长为一个忧国忧民的革命战士,并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舍身救国,  相似文献   

15.
“金陵八家”的构成 我著《中国山水画史》,至清初一节中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金陵八家”到底是怎样构成的,也就是说金陵画家那么多,为什么这八个人被称为“金陵八家”。比如“吴门四家”是由吴门最杰出的四位画家构成的,当然是后人发现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这四个人的绘画成就最高,且又都是吴门(苏州)人,故称之为“吴门四家”。又如“四王”,清初“四僧”等皆如此。任何一种构成,必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否则,随便把几个画家称为“四家”,“八家”,那就毫无意义了。  相似文献   

16.
古代希腊人把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之间(今阿富汗北部)的地区称为“巴克特里亚”。我国汉武帝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约于公元前128年到过此地,张骞称其为“大夏”。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中越边境上,有一个小小的城镇,居住在那里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广东广西人,讲白话(粤方言),他们把云南人称为“上方佬”,类似广东人称呼外省的同志为“佬佬”一样。当地土著多为瑶、壮(沙人)同胞,还有不少越南人。城里两广人占80%,均操粤语,  相似文献   

18.
般家在中国人心里可是件大事,被称为“乔迁之喜”。然而,据我所知,大部分人的搬家过程绝对是悲大于喜的。搬家时,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麻烦,小了自认倒霉,大了痛苦良久,搬家掉肉3斤,这话是被很多朋友验证过的。在搬家的诸多头疼事中,打包行李敢排第二位,就没有别的敢站第一名。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曾经为诸神打造过无数精美的器具,而在人间,我们同样也看到许多“赫淮斯托斯”的身影,他们在世上有一个雅号,叫做“匠人”. 匠人,是指拥有手艺专长的人,把一件物品赋予极致的美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因为偶然的机会,他们邂逅一件艺术品,遇见一位能够影响终身的师傅,从此走上了匠人之路,他们不紧不慢,远离喧嚣,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创作当中.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将其称为“匠心”,也可把将其称作“匠人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论总第七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谈到的“职业”,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通常又称为工作岗位。“职业”是一种社会角色,是普遍存在的人类行为,是种种社会分工的体现,是人与社会的连接点,是某种模式化了的人际关系,是维持个人和家庭生存的手段。从社会的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角色,如:售货员、推销员、秘书、技术员、警察、教师、司机、会计、厨师等等。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就像一台大机器上的一个个零部件;从个人的角度看,职业则是劳动者“扮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