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家研究大师罗香林在1933年发表《客家研究导论》,1950年发表《客家源流考》,两书奠定了客家研究的基础。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罗香林关于客家问题的最重要观点,长期被奉为圣谕的他的客家源流观,受到了来自学术界普遍的质疑和批判。很多人将他的客家源流观概括为“中原汉人南迁说”、“最纯正的汉人后裔说”、说他是“种族中心主义者”等等。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甚至有些评价是很欠公允的。罗香林提出的客家源流观有它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原因,而且从《客家研究导论》到《客家源流考》,罗香林的客家源流观其实存在着不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自从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发表后,客家学成为一门显学,倍受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罗香林先生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认为客家是中原汉民族南迁后在闽粤赣形成的一个民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原说”受到了重大挑战。换一个角度而思,房学嘉先生提出的客家形成“本土说”和谢重光先生深化的客家形成“混合说”,显著地丰富了罗香林实际奉行的“中原移民说”。主源于中原移民的客家形成说,在本文关于客家人通过民间信仰建构历史记忆的田野资料,可以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3.
客家是我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族群,自19世纪以来,客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客家文化也成为学术界一门显学。在这种表面的热潮背后,客家研究潜伏着不小的隐患。本文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为文本,深入剖析七十多年前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情结和问题意识,解读现阶段客家研究的新现象新问题,力图找出合理化、操作性强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4.
客家学术研究的历史如果从1808年在惠州丰湖书院讲学的和平县进士徐旭曾先生发表《丰湖杂记》算起,至今已走过了200多个年头。自徐氏之后,客家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其中尤以20世纪30年代罗香林先生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影响最大。它的问世,标志着客家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说到客家研究的发端,都会提到“《建设周报》风波”。《建设周报》风波,首见于罗香林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  相似文献   

6.
1933年罗香林先生的大作《客家研究导论》问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世人揭示了客家人的民族属性以及其源流、特性和方言、文化教育等文化特征。1980年代以后,客家研究在大陆重新兴起,这一时期的客家研究(特别是客家人的源流属性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罗香林的观点而展开的。很多人都把罗氏观点解读为“客家是中原移民后裔和客家血统的纯正、高贵”、“客家人本是‘汉族嫡派’、‘中原衣冠’;同时认为罗氏的观点形成抑或其研究路径主要源于其对族谱的分析和正史材料的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正是导致其研究存在很多缺陷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罗香林先生是客家研究的奠基者,他的《客家研究导论》(1933)和《客家源流考》(1950),对当时及后世的客家研究均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学术观点中,影响最巨者,莫过于他的客家源流观。罗先生在上述两本书中,引用了大量客家人的谱牒,反复论证客家人的祖先是真正的中原(中州)人,是经过五期大规模的迁移,而由中原辗转南迁到华南各地。对于罗先生在客家源流研究中强调血统的追寻,学界普遍关注的是他在《客家源流考》中提出的“纯粹自体”说。事实上,对于客家人的源流问题,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两书中的论述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以来,客家学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以前,罗香林教授的《客家学导论》(1933)、《客家源流考》(1951)和《客家史料汇篇》(1965)是研究客家学的重要参考著述,被客家学者奉为典范和理论指导。在罗教授所奠下的基础上,经过学者们不断努力探索,有关“客家人”的形成和迁徙等理论推陈出新。罗教授的“客家五次迁移说”对中国移民史研究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所提出的客家首三次迁徙,笔者认为也可以用来了解其它族群先民的早期南迁史。历史上,南迁汉人和他们的后  相似文献   

9.
引言 罗香林所著《客家研究导论》在民国廿二年出版后,迅速引起国人热烈的反应,在全国各地报章上,学术刊物上,书评陆续出现。评论该书的人士,一般都对该书作极高的评价。如谢幼伟先生在《民国日报》所发表的书评:  相似文献   

10.
罗香林是现当代文史学界的杰出人物,他的学术成就在学界得到公认,学术地位与名望很高。客家学研究自19世纪末发端以来,罗香林是最早对客家民系作系统研究的奠基人,他于1933年发表的《客家研究导论》及后续发表的《客家源流考》等,至今在影响着学术界。罗氏的学术思想对学界的客家学研究启示多多。综观罗氏的学术思想,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思想贯穿于字里行间。在一代又一代学人的努力下,客家历史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门显学,罗氏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客家研究宗师罗香林的《粤东之风》,是他一生中出版数十部著作中的第一部著作,便成为传世之作,为客家山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显示了他横溢的才华。我是去年才读到一位朋友的手抄本,如果能在十多年前,在我动笔写《客家山歌知识大全》之前能够读到它,我想,我那部拙作一定会写得比现在这个样子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12.
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是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客家研究奠基之作。它第一次把客家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运动相联系,并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系的概念,认为客家族群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汉民族内部的一个系统分明、具有独特个性的支系即“民系”。从而彻底驳斥了某些人对客家人的恶意中伤,澄清了不少人对于客家人是否为独立民族的模糊认识。在研究方法上,罗香林先生开创了把历史文献与方志和族谱等民间文献相结合,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罗香林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毕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勤奋著述,著作等身。其中《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是他研究客家历史文化的代表作。《客家研究导论》出版于1933年,由兴宁希山书藏发行。《客家源流考》撰于1950年,在《崇正总会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香港崇正总会出版发行。1973年在台北世界客属总会成立大会上,又以该书题目演讲。1986年香港嘉应商会再版发行。1989年兴宁县政协文史委员会根据香港原版本照相制版复印。我们读到的就是这个复印本。  相似文献   

14.
客家学于诞生之日始,即有诸多学者学人将交叉学科研究方法运用于客家研究,探索建立研究客家相关课题学科体系。客家学者罗香林首创运用历史学方法研究客家体系,他所著《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两部著述,广泛运用历史学方法,对客家源流、客家文化、客家民俗等进行系统研究,由此而创立谱牒研究之方法论,为后来学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15.
罗香林名著《客家研究导论》的内容重点虽然不在海外侨居的客家人,但就如他的自序所言,客家研究的范围,应该包含海外的客家人,应“将客家海外侨民的活动经过,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及其与祖国政治经济上的关系,广搜材料,整理分析,严密研究,著为专编。”他的名著也作了示范。在其第八章《客家与近代中国》的第四节中,概述海外客侨与祖国关系。罗香林在书中有关客侨的叙述,是属于介绍性质,但可算是对客籍华侨的研究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最积极从学术上论证客家人的汉族血统的客家学者,非罗香林(1906—1978)莫属,一直到今天,罗香林仍然被视为“客家学”的奠基人。罗香林是在民俗学兴起的浪潮中培育出来的新一代学者,他于1926至1932年间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时,和许多年轻学子一样,深受民俗学研究的吸引,从此开始了他对客家山歌以及后来对客家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无论从史实出发批评罗香林过分强调客家的中原汉人血统,还是从族群理论出发批判其“族群中心主义”,可能都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罗香林先生研究客家时的社会情境和他对客家判定的标准。罗香林注意到了客家与畲民之间的血缘融合,从而发明和解释了“民系”理论,并注意从文化上来论证客家民系之优秀。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的界定,依据了客家人士的访谈,暗合了族群理论,也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地域范围。1930年代前后,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存在着对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8.
纪念罗香林先生百年诞辰,客家学是最好的谈论话题。构建客家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客家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一种新的科学理论,用来指导人们的行动。罗香林先生和其他众多学者花费大量心血,破解历史谜团,透视现实问题,引经据典,说理立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正是冲着这个目的而来的。前人已打下良好基础,今人也颇多建树,但目前仍有诸多疙瘩尚未解开,理论建设也还不成体系,离参与者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任重道远,路途崎岖,欲速不达,应锲而不舍,打持久战。  相似文献   

19.
罗香林先生创立了客家学研究,具有其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客家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一些困惑和瓶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罗香林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在他的框架下进行深入和扩展。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科学研究上的任何一次突破,都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黑格尔的“辩证法”,没有马克思的“资本”及“剩余价值”学说,人类社会能不能进入现代化。我们也很难设想,如果没有罗香林先生呕心沥血地进行客家研究,写出颇具指导意义的《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中国族谱研究》、《客家的语言》等著作,颇具特色、颇具活力的客家民系能否被揭开神秘的面纱而以炎黄子孙中一支最辛勤地播种、耕耘华夏文明的特殊支系站立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