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结束长达十年的国外学习工作回到中国外交部刚一年,就碰上罗马尼亚领导人德治揭竿而起公开反对赫鲁晓夫的事件。1964年3月,他打着调停中苏公开论战的旃帜,派毛雷尔总理率罗党代表团到中国寻求支持。在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十四国未归的情况下,毛泽东要在赫鲁晓夫后院“放火”。便派刘少奇、邓小平率团同罗马尼亚代表团会谈,毛泽东亲自出来唱最后会见的压轴戏。我作为翻译,深深地感受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伟大战略家的襟怀和气概、亦庄亦谐的伟人风度和“来如泰山、去如清风”、挥洒自如的谈话风格。  相似文献   

2.
阎明复 《百年潮》2010,(9):7-11
中罗两党第五次会谈结束以后,按双方协议,1964年3月813休息一天,9日毛泽东会见罗党代表团。但是,3月9日早上,罗马尼亚党代表团突然提出齐奥塞斯库要紧急会见我们。我们经请示毛泽东和刘少奇后,决定由彭真、伍修权等一起到钓鱼台会见齐奥塞斯库。一见面,齐奥塞斯库神情显得非常紧张又非常兴奋。他说,他收到国内来的消息,说许多兄弟党表示希望停止公开论战,所以代表团就同乔治乌-德治通了电话。  相似文献   

3.
阎明复 《百年潮》2010,(8):10-15
1963年、1964年中苏两党论战期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担心中苏关系破裂,进而影响整个共产主义运动,曾居中调停,劝说中苏停止论战。罗马尼亚共产党就是其中之一。1964年3月,罗党派团来华调停,希望中苏停止论战。中罗两党进行了多次会谈。会谈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对罗党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1997,(3)
1958年夏季的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北京设宴款待来访的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尽管在正式会谈中发生了争吵,但餐桌上气氛还是很活跃的。大家轮流祝酒,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地又扯到了中国共产党过去的艰苦卓绝的战争。“毛泽东同志,请你说说,在那困难的战斗条件  相似文献   

5.
史海撷英     
《百年潮》2018,(2)
正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游泳1958年8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与前来访问的赫鲁晓夫会谈。谈到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事时,赫鲁晓夫说:"你们为什么往我们后院抛石头?"毛泽东微笑着,心平气和又十分坚定地答道:"我们不是抛石头,而是抛金子。"赫鲁晓夫的态度很强硬,他说:"别人的金子我们是不要的。"毛泽东说:"不是你要不要别人金子的问题,是我要助你们一臂之力!"然后,他提议:"今  相似文献   

6.
蒋本良 《百年潮》2007,(4):14-16
中苏公开论战经历了一个波折起伏的复杂变化过程。在论战的高峰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答复苏共对中共攻击“要十年规划”、“要准备论战二十五年、一万年”的打算。由此可见毛泽东对中苏论战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一) 1950年1月.我跟张闻天从东北调到外交部“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为什么要成立这个代表团呢?原来是苏联为了支持咱们取代国民党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就向当时正在访问苏联的毛主席提出,建议中国赶快成立一个代表团,说苏联也要采取抵制行动,不开除国民党,苏联就不再出席安理会会议。毛主席当场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当即和周总理商定,马上对外宣布派张闻天为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首席代表。  相似文献   

8.
陆南泉 《百年潮》2008,(6):52-56
过去有人说,赫鲁晓夫下台是中共的“九评”批倒的,实际并非如此。以下史实从一个侧面也可说明这一点。在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共中央对此立即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派周恩来率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了解一下情况,试探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1964年11月9日,周恩来和苏共新领导会谈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米高扬说:过去苏共是集体领导的,  相似文献   

9.
赫鲁晓夫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1894年出生于一个矿工之家的,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历任苏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斯大林逝世后,曾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被迫“辞职”。赫鲁晓夫举止比较粗鲁,脾气暴躁,在外交场合常常莽撞失礼。但他头脑反应比较灵敏,善于思考,点子不少。他当政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曾先后访问苏联,赫鲁晓夫也曾三次访问中国。此间,他和邓小平有过多次接触。特别是中苏两党论战期间,两人有过面对面…  相似文献   

10.
阎明复 《百年潮》2007,(4):10-13
1960年2月,华沙条约缔约国在莫斯科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华约首脑会议”)。中共中央派康生、伍修权、刘晓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我当时是随团翻译。在这次会议期间,赫鲁晓夫当着中国观察员代表团的面,肆无忌惮地攻击中国共产党,攻击毛泽东,同时苏共中央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给中共中央“口头通知”,全面攻击中共的对内对外政策。这是从1958年夏天开始交恶的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正>1955年5月26日,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抵达贝尔格莱德,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举行会谈。6月2日,苏南两国政府发表宣言,强调互相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苏南关系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12.
首次交锋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五周年庆祝活动。赫鲁晓夫此时地位并不稳固,为寻求中国的支持,答应将旅顺口海军基地交还给中国等条件。赫鲁晓夫又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毛泽东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赫鲁晓夫一听,急忙以无礼的口气拒绝道:"搞那个东西太费钱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个核保护伞就行了,无须大家都来搞它。"  相似文献   

13.
1974年,第六届联合国特别大会在纽约召开。在派谁去的问题上,中共领导层内部发生了分歧。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后,首次派遣高级代表团出席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必须派外交和国际经验丰富的人率团。中央政治局讨论具体人选,毛泽东批示让邓小平去。但江青坚决反对,她企图让张春桥取而代之。毛泽东得知情况后,十分恼火,给江青写了一封信——江青: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你不要反对为好。小心谨慎,不要反对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马勇 《广西文史》2004,(4):93-95
1963年8月8日下午,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正在北京访问的一批非洲外宾,发表了《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种族歧视、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的声明》,并做了重要讲话。毛主席说:“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他们的走狗,为争取完全彻底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  相似文献   

15.
阎明复 《百年潮》2007,(6):21-26
1960年6月5日至9日世界工联理事会第11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中苏工会代表团围绕会议报告和决议发生了激烈争论。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同参加会议的一些国家工会代表中的兄弟党党员座谈中批评了苏共的观点。这一事件被赫鲁晓夫视为中共进行的“反对苏共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6.
素穷 《中国西藏》2004,(4):37-39
毛主席初谈修铁路进西藏1955年8月,应中央有关部门邀请,西藏地方政府任命噶伦拉鲁·次旺多吉为西藏地区国庆观礼团团长,带领50多名团员,前往内地参观学习。在北京,他们参加了国庆6周年庆祝活动,国庆节过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接见了参观团全体成员。接见时,毛主席问拉鲁:“如果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你害怕吗?”拉鲁回答说:“进行民主改革我害怕。”毛主席说:“不用害怕。我们要保证你们的生  相似文献   

17.
1931年2月,蒋介石以胡汉民反对制订约法为由,将胡汉民软禁于汤山。以此为导火线,5月,国民党中的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西山会议派和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联合在广州召开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并成立国民政府,公开与南京的蒋介石政权相对峙,形成宁粤分裂的局面。毛泽东曾经  相似文献   

18.
一1960年,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26国党的起草委员会。那时,邓小平56岁,‘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个子小,但是肩宽体阔,精力充沛。代表团出发之前,中央政治局常委9月13日晚在毛主席家中开会议论中苏两党会谈的方针。会议估计,这次会谈一定争论激烈。我们代表团这次去莫斯科是试探苏方态度,究竟他们是想搞好团结,还是像布加勒斯特会议那样采取高压手段想把我们压服。毛主席和少奇同志认为这两种  相似文献   

19.
1960年,中国共产党决定派出以邓小平为首的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26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起草委员会会议。代表团出发之前,9月13日晚,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毛主席家中开会议论中苏两党会谈  相似文献   

20.
乔蕊 《文史天地》2002,(9):62-62
1957年,毛泽东访苏,与赫鲁晓夫的分歧很大,尤其在对斯大林的评价等问题上。毛泽东准备离开莫斯科,赫鲁晓夫在和毛泽东共进午餐时,又谈论起了斯大林。毛泽东不接茬,有意避开话题:“我愿意和你们哲学界真正有学问的名流交谈。”“这好办,我们负责安排。”赫鲁晓夫仍然想着那话题:“斯大林对西南前线的指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时我做出正确决定,就是停止包围哈尔科夫地区的作战行动,但是斯大林蛮横地拒绝我的正确意见……”当年只是一员中将的赫鲁晓夫,在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名不见经传,现在竟自吹他比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还高明。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