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伊人 《旅游》2014,(1):94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到过德国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国,读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日内容,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因此,有人说:德国,是一个阅读的民族!德国人爱书、读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走进德国人的家庭,都可以看到漂亮的书架和架上满满的图书。在我的德国朋友卢德家中看到,他家的客厅、厨房、卧室甚至是洗手间,都摆满了图书,虽然有些杂乱无章,但那浓浓的书香却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感觉,真像是走进了文化的长廊。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追求精神生活的殷实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赵孝斌 《旅游》2009,(10):63-63
在2700年的古都,一条长630米的街道上汇集了大大小小21间书店,不用想,心里心外都是一道风景了。 在古城市区中部有一条别具特色、全国独一无二、南北走向的文化街——书店街,顾名思义.这条街上多为经营图书典籍、文具纸张、文化用品、体育器材、会计用品等物品的店铺。  相似文献   

3.
池喜生 《神州》2012,(35):19+21
读书,是头脑的签约、神经的运营、情致的腾达、智慧的孵化、文化的播耙。读书,就是修炼。生活在当下,竞争激烈,心态很重要,修炼更关键。青春飞扬,读书香!  相似文献   

4.
Kurt 《世界》2013,(6):132-139
在长得数不清多少个世纪的时光里,恒河边的一座城就进入了一种自我的永恒。无论世界如何天翻地覆,瓦拉纳西都不为所动,以自己的方式无休止地轮回。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是我国中文史上的鼎盛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些都为人文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在社会各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学而优则仕”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读书、藏书成了人们所尊崇的社会行为。一大批文人学士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彼岸     
那天,我终于如愿以偿,站在大海边。一望无垠的海面,波涛汹涌,奔腾向前。急匆匆的样子,似乎告诉我,海在追寻什么。是啊,海,砣石乞努力,不舍昼夜,它要去何方?是一望无际的浩瀚天空,还是连绵起伏的嵯峨群峰?不管海要去哪儿,都是投奔它的彼岸啊。海,渴望更宽容更雄壮;除了美好的彼岸,还有谁能够让它这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7.
彼岸     
此岸,素白的曼陀罗花正纯洁地绽放着,一切都是无瑕的,却也是冷清的。偌大的岛边,只有我一个人。最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躺在草地上,周围是白色的花,连绵不绝,纯洁,却也单调。眯着眼睛,望着蓝蓝的天与几片疏云,任由风拂过脸颊,闭上眼,闻着泥土微微有些腥气的芬芳,听着风有些微凉的絮语,一切,都美好得让人想定格在这一瞬间。  相似文献   

8.
彼岸     
听说你住在河边,河对岸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花儿对你微笑,鸟儿向你歌唱,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就好像在等着你采摘,你终于下定决心要到那片未被探索过的世外桃源去,别急,悄悄告诉你一个简单方法——造一只船,划过去。  相似文献   

9.
走向彼岸     
《神州》2012,(23):3-I0001
也曾经历过失落的痛楚,但我们从不把悔恨的旧萝重抬。既然秋天的落叶早已消融在我们生活的大地,化做滋养生命之树常青的甘乳,又何必再去寻寻觅觅那份感伤的情怀?面对岁月之轮永不停歇的步履,沉浸往事只能倾斜心灵的天平,寻觅过去只能拾回尘封的梦幻。  相似文献   

10.
朱倩 《神州》2013,(5):15-15
1与书结下的挥之不去的浓浓的情怀也许源于自己一直拥有的求知欲以及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天长日久,我就有了读书的习惯。2大学毕业后,自己做了数学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研读所任教学校图书馆藏的一些书。图书馆一楼有文学书籍,二楼有数学专业及教育理论、古代文化书籍,三楼有期刊杂志及专业词典之类书籍。俄国作家肖洛霍夫所著的《静静的顿河》  相似文献   

11.
张晓莉 《神州》2012,(30):141-141
有句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塑造一个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决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是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后进生。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后进生存在,他们贪玩、调皮、固执、任性,对他们的教育,仅仅是机械地批评,枯燥的说教,往往是收效甚微。那么怎样使他们重归理性,追求上进,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呢?我认为后进生绝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包袱”,他们极有可能是处于“大智若愚”阶段的华罗庚、牛顿、爱因斯坦。只要我们怀着爱心和信心去耐心地转化后进生,我坚信没有转化不了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2.
清光绪三十一年前的一百多年间,碾伯(今乐都)县府所在地的一所学校里,书声琅琅,书香四溢。这所学校就是清代远近闻名的河湟地区"四大书院"之一的碾伯书院,因其背靠凤凰山,故亦称凤山书院。凤山书院由原碾伯知县何泽著创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据清道光年间碾伯知县冯燨  相似文献   

13.
赵晔 《神州》2013,(11):49
"阅读改变人生,书香浸润灵魂。"孩子们在一日之计的黄金时间段,放声诵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词歌赋,时而如蜜蜂嗡嗡嘤嘤采集花粉,时而似细流叮叮咚咚汇入江海,朗朗书声怎能不让老师们心醉而澎湃?这就是"大量阅读"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中的喜人成果。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古今中外贤哲大师们的智慧灵光照耀孩子们的心田,以净化孩子们思想和灵魂,增强孩子们的学识与本领,升华孩子们的人格和修养,打造他们的梦想与辉煌。  相似文献   

14.
书香作伴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窗台上,没有风作伴,它显得沉闷而忧伤。我托着下巴,慵懒地看着阳光,让思绪漫无边际地飞扬。  相似文献   

15.
书香作伴     
正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窗台上,没有风作伴,它显得沉闷而忧伤。我托着下巴,慵懒地看着阳光,让思绪漫无边际地飞扬。不觉想起张怀存的散文《阳光因为您很温暖》。那个爱在朝阳中品白酒、夕阳中品红酒的奶奶,每每读来总让人倍感亲切。她很像我的太奶奶,太奶奶虽不喜酒,但也总爱在清晨喝一碗白糖水,在傍晚喝一碗红糖水。喝完了会倚在门框上,或静静地看天边的霞  相似文献   

16.
书香萦绕     
喜欢捧上一本书,坐在窗前柔软的单人椅上,在阳光的洗礼下阅读那些优美的文字。 书,是最纯洁的字眼,它是一个人永远的精神依靠。在烦躁时,在伤心时,在沮丧时,书是你宁静的家园,是你幼小心灵的避风港湾。在那些或荡气回肠或优雅清新的文字中,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天地。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奠定良好的文化传统。基于此理念和目的,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长久以来一直以创建"书香校园"为载  相似文献   

18.
19.
据传,京城著名的人文社科书店“风入松”要关门了。最先在微博上发布这个消息的@铁永功不加V说:“刚接到线报,‘风入松书店’倒闭关门。叹息。这曾经是一座京城文化坐标,多少人的精神家园。风雨漂摇16年,晚景凄凉,虽心知坚持不久,知其死去,仍不胜唏嘘。”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28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历史文化传承与书香成都”主题专家座谈会.围绕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书记黄新初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目标,邀请专家学者共商大计。依托成都“方志之源”文化禀赋优势.专家学者们对怎样通过建设“典籍成都”、“书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