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1,(37):14-15
热词撑腰体9月21日,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秘书长杨勇发布微博称:"今天下午参加北大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吴志攀副校长讲了一个想法:向所有北大校友提出倡议,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如果中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每年获得的校友捐赠多达5亿,当然,全部来自校友中的成功人士。他们光鲜、慷慨,令母校骄傲。而聚光灯之外,大部分校友只是平平常常,少数堪称潦倒。北大的光环也可能成为人生的枷锁,街头卖肉的陆步轩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北大百周年校庆庆典活动的帷幕已经落下,喧嚣过去,一切归于平静。这正是反思的时机。这些日子,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北大;也写了许多──关于北大。但凭着我的直感,我们仿佛又无意地遗漏了,甚至是有意地遗忘了不少──同样是关于北大。我想起了刚收到的一位老同学的来信,说到校庆那天,“怀了不少旧,但似乎都局限在‘反右’以前,这也难怪,后面的事不好说了……”我懂得他的意思:在我们这些老校友的北大记忆里,原是深藏着那一段或难堪,或痛心,因而“不好说”的历史,谁愿意轻易搅动──“避重就轻”本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这仅…  相似文献   

4.
《神州》2011,(8S):F0002-F0002
北大园丁总顾问、全国人大代表黄藤,北大园丁总裁、北京市青联委员苗英伟对全国优秀学子寄予厚望,给与北大园丁示范校和北大园丁特训营优先支持!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北京大学东门改建方案在校内公示,接受师生与校友的评议。在整治东门交通的同时,四套方案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对于校门口风水环境的改造。北大校园交通流量最大的东门为何至今不曾建有正式的校门,  相似文献   

6.
[本报南京十七日电]胡适校长17日下午3时出席北大同学会所筹办之北大50校庆大会,并发表沉痛演词。庆祝会于中央研究院礼堂举行,到会校友200余人,礼堂正面悬蔡元培遗像,布置简单,首由胡氏致词。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社会有深厚的"校友文化",很多小学招生时,不仅有就近入学原则,孩子还得有亲属是学校的校友,才能被录取。"校友文化"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是为了沿袭校友与学校的联系,方便校友回校做贡献。后来,为了方便家长接送,一个家庭如果已经有孩子在某所学校入学,其弟弟妹妹也可以被优先录取。但长此以往,一些攀不上校友关系的学生只能被挡在名校校门外,导致教育资源垄断,出现社会断层。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人而言,北京大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它是中国精神的象征。北大的命运连接着中国的命运;北大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它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民主的旗帜。而讲北大的崛起,则必须谈到一个人——“北大之父”蔡元培。  相似文献   

9.
1946年11月9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致电北大校长胡适,说“国大”如期开会,盼胡适能一参加。第二天,蒋介石来电催:“国民大会将于近日开会,先生为当选代表,德望允孚,举国景仰,务希即日命驾,莅京出席,藉慰众望,并盼电复。”11月15日,胡适出席“国民大会”开幕典礼。12月17日,在南京的北大校友举行聚餐,纪念北大校庆,同时给胡适做56岁的生日。不久,发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大事。12月24日,发生了美军强奸北大先修班女生沈崇事件,并激起了北平人民的强烈愤怒。学生罢课,游行示威,抗议美兵暴行,要…  相似文献   

10.
正1963年,我考入北大技术物理系。自1966年6月至1970年3月,在北大全程参与了这个时期的北大"文革"运动。1967年8月17日北大井冈山兵团成立后,不承认校"文化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校"文革")是领导全校的权力机构。因此在1968年的北大武斗时期,校"文革"和新北大北京公社是支持北大聂元梓一派势力的两个机构。校"文革"是北大权力机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月4日,著名哲学家、翻译家王玖兴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 王玖兴先生和我祖父是赣榆县简易师范的前后届校友。我在童年时代就常听祖父讲,兴庄出了个大学者王玖兴,19岁全省师范会考获第一名。1987年春,我调到县志办公室工作,因修志业务  相似文献   

12.
北大随便讲他们没有问题,那他们可以将名单发表嘛。名单发表我们一个个对就是了。北大讲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公布名单呢?几个月前和记者的一次对话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丘成桐先生没有想到的。因为他原来认为大众媒体是不懂科学家的,他曾经这样反问记者: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媒体为什么要来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刘特  林慧华 《神州》2014,(18):244-245
"经费来源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1]。本文通过文献法总结出高校特征、高校的筹资努力是影响国际一流大学校友捐赠的主要组织内部因素,并通过调查法总结国内某高校在吸引校友捐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国内高校吸引校友捐赠提出六点可操作性建议:1转变校友工作理念;2提高高校综合实力;3健全校友会组织机构;4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投入;5研发适合校友的捐赠项目;6重视校友资源的培育和挖掘。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厅,高朋满座,鲜花簇拥。与会者静静地听着一位老人充满深情的讲话:“70年前我受蔡元培校长的邀请,从海外归国到北大任教,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现在,我年纪大了,双目失明,专业课不好讲了,但可以来教英文。你们什么时候需要我,我随时就来。”这是1994年北大图书  相似文献   

15.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4,(5):11-11,13
一个世纪前流落异国的圆明园7件大理石柱,将在今年秋季回归中国。促成这批石柱回归的是北大校友、商人黄怒波。董怒波与收藏这些石柱的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于去年12月达成一项协议:葵怒波向这家挪威博物馆捐资160万美元,对方将这些石柱归还中国。经过一系列谈判和协议,这批石柱将送到北京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中航油巨亏,只把责任推到陈久霖头上有失公允,但是总得有人出来承担后果,他就成了最佳的承担者一个头发稀少的中年男人,在财经媒体这几年的新闻版里,占据着重要位置,早先是风度翩翩的“亚洲经济新领袖”、“北大杰出校友”,这一年半里又成为“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北大旁听生,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关爱,名人册上,也许就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正如毛泽东,如果没有杨昌济的举荐,蔡元培的"恩准",李大钊的关怀,邵飘萍的指引,也许他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代伟人;沈从文,如果没有郁达夫的"雪中送炭"、徐志摩的"慧眼识珠",熊希龄的提携关爱,历史上也许就少了一位大文豪!正如我自己,在北大游学期间,  相似文献   

18.
文馨和石可是校友,两人在1994和1995年分别入读北大英语系和光华管理学院。十几年后文馨从华尔街归来转身为戏剧制作人,石可则在英国拿到戏剧博士学位,回国当了大学教师。文馨将石可介绍给她的搭档张子一,后者由此读到石可写于2003年的剧本《新青猿》,她认为这是个好故事。一番合计后3人决定将此剧搬上舞台。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中有《卯字号的名人》(一)、(二)、(三)等三篇,写的是与他同时在北大任教的几位属兔的名人。第一篇是讲朱希祖的,其次才讲了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和刘文典(叔雅)。在该书的《北大感旧录》(六)一节中,他又讲了朱希祖的另一些轶事。这大概是由于他觉得“这五位卯年生的名人之中,在北大资格最老的要算朱希祖”了吧!同卵字号名人中的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等人相比,朱希祖的声名也许算不得十分显赫,今天就更鲜为人知了。然而,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北京大学乃至整个学界文坛,可算得上是位不可小视的重…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代中期,应星攻读北大社会学硕士学位,师从社会学家孙立平。如今校友聚会,大家都还记得:尽管那会生活俭朴,应星却几乎每天必吃一只鸡腿。人问他为什么,他正经答道,我将来是要干大事的,得有个好身体。"小王少有大志,他看不惯眼前的一切:父母俗,老师昏,同学愚,社会乱。幸而高中三年,有两个同学跟他很谈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