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祖父谢祖兴,祖母谷氏,生有一男三女。我父亲谢海如。我的大姑母谢泽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勤俭朴素,对穷人体贴如微,尤其是对我家总是关心备至。如我哥哥和我有病时,她总是日夜守候在旁,头痛她就给我们推拿,天热时,蚊虫肆虐,她总是给我们赶蚊虫和扇风,她的恩情我们是永世不忘的。二姑妈谢福知只关心她的儿子武志靖一人,她家虽殷实富裕,但我们未找她要一个钱。三姑妈叫谢强,她英勇过人,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为,尤其对穷人非常友好,肯于帮助人。如有一次,土匪来抢劫她家时,她拿着一把茅刀和数十名土匪搏斗两个小时,结果土…  相似文献   

2.
我十七岁下放到湖南永州的罗溪。在这里有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其秀,因她婶婶跟我父亲是同事,隔壁邻居,我们在下放之前就认识。所以,我一到罗溪便受到她家的热情欢迎。她父母喜欢我嘴甜亲热,即便所有知青都在的时  相似文献   

3.
我十七岁下放到湖南永州的罗溪。在这里有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其秀,因她婶婶跟我父亲是同事,隔壁邻居,我们在下放之前就认识。所以,我一到罗溪便受到她家的热情欢迎。  相似文献   

4.
<正>"我以我的姓氏为荣,我不会骂我的土地,我不会骂我的父亲,将来我一定常年在这里,听我的子孙从我的头顶上走过的脚步声,我一定告诉我所有的孩子们:记住你姓什么,你从哪里来,你是谁。"初见王潮歌导演,她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正和身边的记者兴奋地谈着自己的作品,长卷发上有红色和蓝色的挑染,剩下的头发随意扎在脑后,妆容精致,眼神里透出活力。她像个既张扬又持重  相似文献   

5.
她曾自杀未遂,在绝笔中她写道:“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如此不公?我老老实实地做人,却要被人当动物一样围观,被人家骂,这样的生活我不想再承受了”  相似文献   

6.
杨杨 《环球人物》2020,(1):60-60
近来,我路过朋友家,发现她瘦了一小圏,原来,她家养了十几年的狗年纪太大,不知什么时候有了血栓,大半个月前忽然中风。一家人赶紧把狗送到医院,一番抢救,好容易才把狗从“鬼门关”拉回来。祸不单行,她家的老猫耳朵又发炎了,看医生又是一番劳心劳力加花钱。爱尔兰的宠物享受的照顾挺多。  相似文献   

7.
梁雪梅 《南京史志》2009,(12):25-25
心曲姐姐: 你好!我很喜欢看《好家长》杂志,也喜欢看你的文章,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听到许多不同的观点。我有个事情需要你帮助,我和同座位关系很好,像亲姐妹一样,无话不谈。可是,最近我老觉得她很脏。我不让她碰我的东西,如果她动了,我就用纸垫着拿走扔掉。她开始不满,也不理我了。但看到她的东西摆放不好我就很生气,毕竟我们是好朋友,我帮她整理,还为此骂了她。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是我真得管不住自己,或许我会因此失去这个好朋友。我很痛苦,想改又改不了,请求心曲姐姐帮帮我!  相似文献   

8.
1999年9月,我应邀去临江市大栗子,路经通化市,去探望我的堂侄女毓柔嘉,她是我堂兄毓峻长女,1924年生人,比我小一岁。她是在建国前夕参加革命的,一直在通化工作,现在退休在家安度晚年。我发现她家门楣上挂着一副溥杰的手迹,似真似假,和现在的作品有差异,摘下来细看款识,“乙亥八月上旬”,查得乙亥年是1935年,距今有60多年了。作品的内容是溥杰的一首自  相似文献   

9.
李睿 《南方人物周刊》2012,(23):109-109
我的朋友一个多月前养了只猫。接到家之前,为了给猫营造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她不得已拿起了从未亲手用过的吸尘器。她家相当干净,日常都是一位靠谱的钟点工阿姨来打扫。最近,她行动迅速地养了第二只猫,但钟点工阿姨却回老家和儿子过节去了,已走了一个多星期,什么时候回来还没消息。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事变发生时,宋庆龄对张、杨的主张极为赞同,当孔祥熙请她发表声明,谴责张、杨,并要求无条件释放蒋介石时,她明确地回答说:“张学良做得对,要是我处于他的地位,我也会这样做,甚至还会走得更远!” 但是,宋庆龄毕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她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立即作出了亲赴西安劝说张、杨释放蒋介石的决定。 据胡子婴回忆:“事变的第二天(即12月13日),孙夫人叫我到她家去,把西安事变告诉了我。作恶万端的独夫民赋落入法网,我以为她一定会高兴的。哪知她带着焦虑的样子,问我能否陪她到西安去。我好奇地问她:‘…  相似文献   

11.
宋亦英大姐逝世一年了。在她远行的头一天,我还去看望了她。虽然那时她耳已全聋,目近全盲,但精神还不错,她见了我很高兴,问了不少话,我亦用笔答她。但她看得很慢,要用两个放大镜叠起来放在台灯前才能看见。这时她的儿子吴端便和我们答话,介绍她的近况,说她吃的不少,起居亦很有规律,腰腿痛也好一些了,过去痛得连床都上不去,经过推拿也可以上床了。我听了觉得很高兴,坐了一上午方告别回家,谁知这一见就是永别呢!第二天也就是农历大年初六,吴端打电话告诉我,说她夜间突然过去了。我赶忙到她家,见她已安详地长眠。我抚摸着她的脸,理顺她的头发,…  相似文献   

12.
从小时候起,我对爸爸妈妈的看法就截然不同。妈妈是大家公认的“美人”,肤白体嫩,五官也甚为精致,再加上她对我温柔又耐心,我便十分地崇敬她,认为她是天上的仙女。而爸爸呢,皮肤又黑又燥,满脸胡碴,一张口就是一嘴黄牙,身上还有一股子烟臭味儿,他对我又是打又是骂,我便对他又恨又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14日,高耀洁在寒风中等待出租车。她带着一口袋花生去看两个艾滋孤儿。再有5天,就是这位老人82岁的生日。她随身带着降血压的药。"如果有人再逼我,不让我做事情,我就随时准备自杀。"她还在骂,那些发艾滋财的人为什么那么无耻;她还在问,那些成了少年犯的艾滋孤儿该怎么办?她还在想,  相似文献   

14.
大手笔,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我这里单说一个骂字。日前有位退休多年的老总编来闲聊,我劝他读书消遣之余,何不写点回忆录之类。他说时代不同了,思想落伍了,比如说骂。骂,不好听,该骂的还得骂。贪官污吏,好连抢劫,杀人放火,不仅该骂,而且当杀。假冒伪劣,哄抬物价,欺行霸市,嫖赌拐卖,骂而外,再依法处之,方觉痛快。不过,另有一种骂,当骂不当骂,则要看骂者的立场和角度。有家老祖宗立了个法,爹妈年纪大了要让位给身强体壮思想聪敏的儿女当家,儿女年纪大了要让孙儿女当家,或者说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一条规律,但颇有些爹妈伯叔…  相似文献   

15.
康老藏书不少,但在我认识的前辈中,算不上大藏书家。不过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家中能存下几架线装书,已经是个异数了,这也是吸引我经常去她家的原因。记得天朗气清之际,罗仪凤会请来一位品貌端庄的中年妇女(据说是位修补图书的专家),系着讲究的绣花围裙,同她一起在庭院中晒书。  相似文献   

16.
台湾寻亲记     
1948年夏天,我的叔伯姐姐李克俭高中毕业,在人生重大的转折关头,遭逢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纯洁友谊和骨肉亲情的割断。她家在北京,父亲是留学德国的高级建筑工程师。但她却跟着二叔(我的父亲)在武汉念中学。她打小就和二叔最亲。二叔留学日本,暑假回南京,住在爷爷书房里。她就经常去找二叔玩,二叔教她跳舞、唱歌、吹口琴。上中学的时候,二叔在武汉的银行任职,便把她接到武汉。送到全省最好的中学读书。二叔二婶把她视同自己的女儿,细心呵护。二婶(我的母亲)很大方,给她买了许多好看的衣服。二婶厨艺很高,每周都做许多好菜让她带到学校与同学共享。在学校里她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正当豆蔻年华、充满幻想的一群女孩子,该有多少欢乐的嬉戏、多少贴心的悄悄话、多少美好的憧憬啊。  相似文献   

17.
娜艳阿妈     
一个初夏的清晨,娜艳和她的孙女儿兰门索趁早晨的凉快天气,兴致勃勃地跨出了家门。这是娜艳第二次下山,她肩负着一个山区农家的希望,到县城威远镇去。 走在朝霞里的娜艳,看上去身板硬朗,腰腿灵便。今天她穿一件藏蓝色和袍,外套一件紫红坎肩,头戴金边绒帽,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土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她家承包了几十亩山地,一家人精耕细作,科学种田,连年丰收,很快便成了山区小有名气的种粮专业户。为了搞多种经营,她家还办起了养鸡场。 可是,娜艳觉得这鸡,又好养,又不好养,特别是鸡得了病后,后果就难以想象。娜艳心想,得像大儿子说的那样,要想个办法,  相似文献   

18.
秦川,你走早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华 《炎黄春秋》2004,(1):35-36
秦川走得太快,太突然,太出人意外了!我和朋友们都悲痛不已!2003年1月21日,在秦川住院之前,我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了,他一直没来看我。那天我叫大女儿打电话把他骂一顿,为什么不来看我,结果呢,他用非常微弱、没有气力的声音对她说:“我胃痛得很,老想吐,说不了话啦。”我一听,不对头  相似文献   

19.
下乡     
骑车下乡的建议是我提出来的,马上得到女儿的积极响应。我们去的目的地是四川达县大竹乡,那儿有我女儿的一个“手拉手”的小伙伴,名字叫春玲。她她们通过书信来往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但从没见过面。春玲曾多次来信约我们到她家去作客,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如今恰逢女儿和我们都有假,正好可前去乡下呼吸一下清新空气。纵车骑行3个多小时后,我们按照春玲信上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当春玲得知我们是谁时,马上很有礼貌地说:“叔叔、阿姨、小敏,  相似文献   

20.
我与高耀洁相识,是因为与中原有不解之缘。文革中插队去河南,在豫东盐碱地上生活过几年。犹记寒冬腊月,天一亮便背起粪箩拾粪,走9里跨过省界,到过山东曹县地界。后来与高耀洁教授见面,才知道那竟是她出生的地方。中原血祸震惊全国,我去郑州她家,但见四壁萧瑟,墙上挂着一副对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地上、床上、过道处凡能插脚的地方,都堆满了防艾图书和方便食品,等着打包邮寄。听她略带鲁西南口音的豫东方言,与我能说的河南土话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