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随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近代货币经济的论著也不断问世。每每读一新作,都颇感获益良多。近读由戴建兵教授所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一书,又甚感受益匪浅。该书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中国近代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使人眼前一亮,读后顿感豁然开朗,堪称一部从全新视角研究中国近代货币经济问题的力作、佳著。  相似文献   

2.
百年来历经数代学者的努力,从开放口岸理解近代中国经济,逐渐描绘出一幅相对准确的图景,究竟怎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解读近代中国经济的多样性与矛盾性,给予贴近实情的分析,而不是面上的估测?如今发现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能够描绘近代中国经济的全息图,从而相对完整地理解大国经济的多样性,明晰其中同时共存的斑驳陆离,进而获得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  相似文献   

3.
郭勇 《攀登》2012,(3):35-40
本文在中关经济循环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无论是在实体经济还是在虚拟经济中,美国对中国的指责,都是希望更多的中国财富向美国转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目前我国一些学者附和的“中关共治论”、“人民币升值有益论”等出卖中国的立场、观点进行了反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西     
《南方人物周刊》2014,(2):11-11
中国经济放缓是好事;“毒快递”折射中国快递业软肋;2014,暗流涌动 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据估测在75%左右,为十多年年来最慢。然而,中国经济放缓非但不值得担心,反而有理由让人感到乐观。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新经济政策的方向变得更为明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国际尺度和国家尺度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格局进行考察,认为1800年前中国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近代中国则成为欧美制成品的销售地和原材料的来源地,中国由此转变为世界经济的边缘。这种世界经济格局又影响中国内部的经济格局,原来南北经济差距转变为东西差距,东部沿海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区,西部则成为中国经济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王伟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2):111-118,128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自2003年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在2009~2010年,该项目组共发布了24篇与当代中国经济有关的工作手稿,分别涉及当代中国的经济、人力资本、对外贸易等问题。通过这些手稿,可以了解到国外机构对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些新特点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可以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得到比较全面的见解和看法,从多角度审视这些重要理论,在面对国内现实问题时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近代史研究》2000,(5):131-131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本次会议 2 0 0 0年8月 14- 17日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学者共 90余人。会议报告了中国经济史学会在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 ,提出了学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设想 ,并分三组进行了学术讨论 :第一组 ,中国商人、商人组织与商业网络 ;第二组 ,商品流通与市场发展 ;第三组 ,中国市场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8.
房中 《江淮文史》2012,(5):46-58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姚依林则是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们因经济工作而结缘,并在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奋斗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高热不退,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还在延续,并且日益恶化。房地产,而不是股市,才是中国经济的温度计。  相似文献   

10.
续修志书主要是记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段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迅速、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其中对外开放“功不可没”,对外开放冲破了闭关自守的经济格局,冲破了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促进了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步伐,使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续志写好对外开放,对于完整记录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点,充分发挥地方志的功能与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小建 《人文地理》2004,19(1):27-31
近一、二十年来,以英美地理学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柔性专业化、网络与根植性、集聚与集群,区域管制等概念,频聚出现于国际主导地理刊物和国际会议讨论之中。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引进这些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实例作了一些可喜的探索。这种引进理论--中国实际研究--理论总结的研究模式,推动着上世纪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但是,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角度考虑,还应该探索其他研究思路。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有一些在世界十分独特,如最大的且近20多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不相一致,体制变革、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区域差异巨大,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地位的特殊性等。根据这些背景,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冷静地审视国际学术动向和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际,加强国际交流,凝练解释中国特殊经济地理现象的理论观点,逐渐培育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中的中国流派。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张德明同志所著的《东亚经济中的美日关系研究 ( 1 94 5— 2 0 0 0 )》(下文简称《关系》)由人民出版社于 2 0 0 3年 2月出版 ,30余万字。《关系》研究的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处于学术前沿。这是由于战后的东亚地区 ,经济发展迅速、资源丰富、市场巨大、战略地位重要 ,因此东亚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东亚重要的国家之一 ,东亚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对象。美国和日本是影响东亚经济的两个主要国家 ,故美日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与该地区经济交往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为制定或完善 2 1世纪中国的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1 949— 1 999年半个世纪的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作了全景式的勾勒 ,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研究、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构造“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尝试 ,整理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的发展线索 ,给出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的理论框架 ,并作了纲要式的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经济等级、经济联系强度、地缘经济匹配等研究中俄跨国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表明:2010—2019年,(1)俄远东繁荣的经济区与停滞的落后区两极分化现象显著。一级经济区位于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萨哈林(库页)州,二级经济区分布在阿穆尔州、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三级经济区包含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犹太自治州、楚科奇自治区。(2)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区的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同其毗邻东向的滨海边疆区,北向的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的经济联系量最多。空间上,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不同地区(南部>西部>东北部)经济联系差异较大,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3)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多数联邦主体隶属于地缘经济互补型,表现出距离越近的联邦主体、竞争关系较强,距离越远的联邦主体、互补关系较强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经济民族主义的载体是经济问题,但它又并非仅局限于中外经济关系的调整,而是服务于总的民族主义目标。挽回利权是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起点;均势外交是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工具性特性的延展;将经济民族主义的旗帜指向国内政治,则是近代中国政治革新举步维艰的曲折表现。在近代中国,内政与外交、外交与外债联为一体,互联互动,使策略性、功利性运用民族主义成为可能,使经济民族主义发生了功能的异化,进而形成内涵上的多质性。它深刻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在发展经济与维持民族利益之间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6.
会飞的猪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命门。钢厂养猪煤企杀猪,中国经济低迷、基础行业产能全面过剩水落石出。不约而同,产能过剩行业将目光聚焦于猪。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经济价值观的变革,导致了经济领域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以及激烈的价值冲突局面。深刻地、辩证地认识经济领域的价值冲突及其正负效应,积极合理地调适经济领域的价值冲突,这将为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奠定和谐的观念基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葛春艳 《神州》2012,(24):210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对经济总量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国家的GDP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直接经济效应,间接经济效应和衍生经济效应,三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左右着奥运经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旅游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采用增长率法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进行了测度,并对2014年至2016年中国的旅游经济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整体上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平均持续时间3—4年,属于典型的短周期,并且周期持续的时间趋短,说明中国旅游经济已经走过了大起大伏的阶段,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日益增强,正在形成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的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央行以及决策者认为,货币放水无法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央行将以较紧的货币水位,配合中国整体经济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