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卫东 《收藏家》2009,(4):57-62
鸟穿云登天、倏忽来去的能力,很容易使先民将它跟变幻莫测的天联系在一起。蒙古萨满传说中,鹰是“腾格里”(天)的使者。商代甲骨卜辞中,也有视鸟为天使的字句,如《殷墟小屯·文字丙编》117条:“翌癸卯,帝不令凤?贞、翌癸卯,帝其令凤”,卜问的是帝令不令凤,凤来不来?很清楚,凤是作为天帝的使者。《左传》中“我高祖少挚之立也,  相似文献   

2.
杨青云 《史学月刊》2002,(6):119-120
老天爷,又名“天”、“上帝”、“太一”、“昊天大帝”、“皇天大帝”、“玉皇大帝”等,是中国土权威最高的神。自古及今,中国神祗众多,但是,能有老天爷那样影响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影响人口之多鲜为人见,因此,对老天爷这尊民间大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宗教学及民俗学等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从“■”从龙的“■”字不应当混同于一般的龙字,应以前辈专家所释定为“■”字,但它的意思并非如前人所言的假借为“宠”,而是指受帝令驱使的龙神,其作用在于受帝指使而向某邑某地降旱。它应当是汉朝时人所说的那种因为有“尺木”而可以“升天”的龙。所谓“尺木”就是龙头部的如博山形的装饰物,正和此字造形相似。孔子所谓“龙刑(形)■(迁),睱 (假)宾于帝”的说法与今所见甲骨卜辞关于“■”的全部七条记载是符合的。卜辞的作“土龙”与“荐龙”的记载与《易·乾卦》“群龙无首,吉”的说法,都是商代“龙”观念的表现。夏商两代文化有不少差异,龙观念的不同是为其一。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从“ ”从龙的“ ”字不应当混同于一般的龙字,应以前辈专家所释定为“ ”字,但它的意思并非如前人所言的假借为“宠”,而是指受帝令驱使的龙神,其作用在于受帝指使而向某邑某地降旱。它应当是汉朝时人所说的那种因为有“尺木”而可以“升天”的龙。所谓“尺木”就是龙头部的如博山形的装饰物,正和此字造形相似。孔子所谓“龙刑(形) (迁),睱 (假)宾于帝”的说法与今所见甲骨卜辞关于“ ”的全部七条记载是符合的。卜辞的作“土龙”与“荐龙”的记载与《易·乾卦》“群龙无首,吉”的说法,都是商代“龙”观念的表现。夏商两代文化有不少差异,龙观念的不同是为其一。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生民神话生民神话即原始部落关于自我血脉来源的神话。不同部落有不同的生民神话情节。却有大致相同的模式。中国古老的生民神话大多可以归纳为这样一种模式:一个人间女子感“天”而孕。如殷商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殷契是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而玄鸟之降临人间乃是受“天”之命,故《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人则认为自己的祖先后稷是姜履大人迹而生,故《大雅·生民》说“履带武敏”,这个“帝”也是“天”(说见下)。《生民》郑支笔以“帝”之“武敏”丸“大神之迹”,《史记·周本纪》谓之“巨人迹”,并谓…  相似文献   

6.
髡残(161一约1673)宇介丘.一字石溪.号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电位道人、壤残道者.湖南武陵(今常德)入.晚居南京.为法初四大高增之一。髡残禅师书画声名远播,其作品的作伪者亦随之而行.流传至今者.其膺混行.今就所见三件宪残作品作一考辨。《癸卯各十月山中枕石图》轴(图一).纸本。设包.纵102厘米.横3O厘米.图上部款识:山中石块好枕头.一觉能忘千日愁;世上河如山水乐.几人歇下几人占。癸卯冬十月作于天门山房.幽栖电住石溪残运人。铃“五溪’它支印.上首铃“介丘”朱文印.右下角铃”电住道人”它文印。美国玛利…  相似文献   

7.
一、三苗非潮汕地区原始土著畲族之先民拙文《论古揭阳与闽西南及赣南的关系——兼论(揭氏族谱)的史料价值》①曾就上古的潮汕前史以及原始土著等相关问题作相关的讨论。近期,由于地方上有的文章对潮汕族源有不少误解,认为“畲族是东夷三古帝南迁苗裔之一,非原始土著”;“三苗即今瑶、畲、苗等族先民”;“畲族籍出东夷,是南迁而来,故应作迁久成籍的土著较宜”等,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8.
郑玄《周礼注》大量运用“若今”例,解说自周至汉发生了变迁的典制、名物、风俗、事类等。在“以今释古”方法论下,“若今”例有效地廓清了概念古今名实的变迁、被释语与释语间前后不一致、古今不对等的逻辑对应关系等问题,蔓成了一种具体的训诂方法——比况例释法。  相似文献   

9.
陈丽萍 《文博》2003,(4):58-58,63
何汉南先生在《唐代乾陵石刻取象初探》一文中,独辟思路,以大量翔实的史料,着重从天文学的角度对乾陵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证,指出唐高宗的帝号称“天皇大帝”、“天皇大圣皇帝”、“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简称“天皇”。其皇后称“则天皇后”、又称“则天帝”,意似其夫“天皇大帝”。所以,唐高宗和武则天陵为“天陵”。八卦中以“乾为天、坤为地”,“乾”即“天”。受何先生研究的启发,现对乾陵周边有关地名略作考识,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古本《纪年》所载西周穆王以下的都邑“西郑”与“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郑”实为一地,郭璞、臣瓒等以其地在今陕西华县一带,通过对存世金文资料的梳理,结合文献记载,笔者认为周王朝中后期的都邑——西郑的地望在今陕西凤翔一带,而非陕西华县。  相似文献   

11.
明嘉靖帝朱厚熜以藩王世子身份入继大统的。其特殊的身份、处境及其鲜明个性,造就了他强烈独立的帝系意识。而这强烈的帝系独立意识不仅在其继位之初关于继位仪式和年号的争论以及其后的大礼议、颁布《明伦大典》和改正典祀等方面表现鲜明,而且在营建寿宫——永陵和对天寿山陵区进行修葺上更有所表现。本文试通过分析永陵的建造特点和嘉靖年间天寿山陵区增建的礼制建筑,揭示朱厚炮强烈的帝系独立意识在陵寝建造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殷的“上帝”与周的“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不少与“帝”或“上帝”有关。帝字有多种字形。这个帝或上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被称为“至上神”。对此,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已在《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长篇宏文中作了详细的论述。由于殷代卜辞的帝,有的又作为祭名即为禘,意为祭祀;而且还有个别殷王亡后又被后代尊为“帝”以配至上神,或有时王称号“帝乙”、“帝辛”者,所以在研究中为避免混乱,便以“上帝”代表“至上神”的“帝”,而将陟降上帝左右的先王所称的“帝”则在前冠以“王”字称为“王帝”。本文亦将采取这个比较适宜的称呼。在殷代卜辞中还同时存在“天”字。天的字形,也有几种。这个天字,在殷卜辞  相似文献   

13.
李峥 《文物世界》2005,(5):91-92
佛教造像最初传入我国是在汉武帝时。《魏书&;#183;释老志》载:“汉武元狩中……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教流通之渐也。”这里的“金人”就是佛教造像,这是我国历史中对佛教造像的最初记载。“帝以为大神……但烧香礼拜而已”,说明这时的造像只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神偶,给予人们的只是一种神秘的敬畏,是不存在任何艺术成分的。直到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与传播,特别是依附皇权,一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后,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疾”字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骨文“疾”字质疑●张标一卜辞疾病类之“”字,是一关键性词语。诸家释“疥”、“疠”、“瘳”、“()”、“”等,其说不一。今多从丁山、胡厚宣说释“疾”。但这样解释仍有未安之处。卜辞关乎疾病之固定格式“”、“亡”、“降”中释“疾”是很妥贴的。至于卜文习见...  相似文献   

15.
在宜州原有的《庆远府志》和《宜山县志》中,均有“明义马冢”条目。在城东北郭小北门江岸上,明惠帝云游至庆远寓西竺寺,时卫指挥彭英先曾侍帝,遇之,呜咽不自胜,馈蒸羊,帝起作偈而诵之,乃食。既登舟,英复多所献,帝解所乘马酬之,复作偈日:“蹴蹋人间几许年,艰难险阻共周旋,我今别尔东西去,何日相逢兜率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商代祭天帝的火祭“帝”、“”、“”谈起 ,在考察商、周祭祀承继关系等基础上 ,论证了《周礼·大宗伯》所载“”、“柴”、“燎”都是周人的祀礼 ,认为《周礼·大宗伯》的有关文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认为周礼柴祀日月星辰是西周“天”的观念产生以后的产物。并对柴祀可能为古东夷的“特产”提出了怀疑 ,否认了《周礼》“柴”与《楚辞》“些”同义 ,否认了《楚辞·招魂》中“些”可能是“柴祀”之“柴”的说法 ,重申了《招魂》“些”只是一个语辞 ,认为在楚俗招魂中 ,“些”声音的运用比它本身的词义重要  相似文献   

17.
孙祚民同志在《明末大别山区“革左五营”农民起义的抗明斗争》一文中说:“‘五营’根本不存在过伪降的这件事”。我认为此说值得商榷,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关于“五营”是否降明问题的考察我认为《全相纪略》中有关“五营”降明的事实记载是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的,因为其基本内容还见之于《平寇志》卷3,《明季北略》卷16,《明史纪事本末》卷75,  相似文献   

18.
电视与腰围     
小蓟 《南方人物周刊》2012,(27):110-110
几天打开电视,看见微博热门名医、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做医生而不做护士时说:“我没有腰——护士的制服是束腰的,医生的制服是不束腰的,我就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19.
起步登程1927年8月1日,我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由于情况变化,我离开了江西,途经武汉回到老籍——沔阳县(今仙桃市)杨树峰镇。在家里住了十多天,打听到沔阳县农民自卫团被国民党十五军刘佐龙缴械后,团长赵文允仍在峰口一带,坚持秘密活动。  相似文献   

20.
论商周秦汉时期上帝的原型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视太阳神为上帝 ,但商代的太阳神并不仅是自然神 ,而是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的 ,他们的祖先帝喾被尊为日神。周人崇拜“天”,“天”是一个抽象的融众多祖先神为一体的概念 ,他们接受殷文化的“帝”,与“天”一起称“皇天上帝”,也尊帝喾为上帝。战国秦汉时代的至上神是北极星 ,称太一。太一来源于商代庙号太乙 ,它起始于保留浓郁殷文化传统的楚国 ,后经西汉武帝认可由部族神尊为至上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