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云鹏  黄滨 《收藏家》2007,(1):52-54
在坯体外表面上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叫施釉。景德镇自古以来有多种多样的施釉方法。元代青花瓷的施釉方法也较多,现按不同品类分述如下:1.大件琢器大口的罐、瓶等,器外用浇釉法。把坯体置于盆中的木条架上,瓶口盖住,双手各端一大碗釉,同时往颈、肩部稍用力浇去,釉便哗哗地往下流满全器,并有一部分流入器底部(器底部多留下没有刮干净的釉块)(图13)。釉层的厚薄主要靠施釉工对釉的含水率来控制,釉厚会使青花蒙花”,釉薄了会使青花呈灰黑色。器内用大笔涂釉,操作率意,釉较薄,不均匀,有的有没涂满釉的漏笔现象。2.小件琢器小蒜头瓶、玉壶春瓶、小…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小王力沟贵妃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瓶身母口,整体呈葫芦状。器身整体于胎模上剔刻花纹后施釉烧制而成。圈足内正中刮釉后刻有正书"官"字款。瓷瓶口径4.7、底径11、通高36厘米。  相似文献   

3.
山东泰安市博物馆收藏一件北朝时期的青瓷四系罐。此罐高21.4、口径11、底径9.5厘米。直口、圆腹、平底、饼形足。肩部有四桥形系,系下有凸起的粗弦纹,腹下部有附加莲瓣纹一周。肩部及腹部饰模印贴花。胎质坚硬,里面满釉,外施釉不到底,有流釉现象。釉青而透明,玻璃质感较强,火候颇高,叩之声音清越。器形典雅庄重,纹饰规整秀丽,造型与纹饰皆有北朝风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瓷器珍品。  相似文献   

4.
1995年3月,西北大学操场南侧围墙外进行房屋改造,在地基施工中出土不少隋唐遗物,我们尽可能作了采集(图一),现介绍如下:一、瓷器类1.青瓷碗 标本①.圆唇、敞口、斜壁,玉环形底,底上有10个长条形支烧痕迹,支烧外光滑无涩感.胎色灰白,胎质纯净细腻致密,无气孔.器身施满釉,底心亦施釉.釉色呈青中泛灰色,有极细黑点不均匀分布.釉面滋润,无使用痕迹.口径17.2、底径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4,(2)
<正>宋五大名窑之中,唯以定窑独领白瓷之风骚,其精品一出每每让人深觉其实至名归,甚至叹为以其艺术成就之高当列五大名窑之首。此件"北宋定窑力士扛兽狮首八方洗"即是一件重器佳品。该器造型规整,制作精妙,高8、直径21厘米,作八等边柱体台状,底径稍大于口部,正面平宽沿,内凹呈半圆。器壁上下框以竹节纹为凸沿,贴塑八组力士顶兽纹为边棱,力士和兽首间辅以轮花,八面框内贴饰狮首,并辅饰四个团花,狮首怒目横眉,张口咆哮,凌厉威猛,口内含有一粒能活动的转珠。胎质坚实细腻,正面施釉肥厚,呈象牙白色,积釉处微透青色,釉面滋润莹泽。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江苏泰州西郊西仓饭店工地出土了一件绞胎陶罐.罐直口微外翻,圆肩,鼓腹,腹下部略敛,圜底,口径9、腹径14.4、底径10、高13.2厘米,内壁施薄釉,口及下腹各有一圈胎接痕,外部釉不及底.其外部施釉面呈黄褐相间的木纹纹样,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绞股釉陶罐.观察表明,泰州出土的绞胎釉陶罐,系用酱红色的陶土做胎,然后可能是用质地较细腻的同类酱红色胎土与白色化妆土  相似文献   

7.
滦南县元墓出土文物1991年春,县文管所从徐庄证集到几件元平民墓出土的瓷碗,铜镜及铜钱,现将其介绍如下:瓷碗5件。一件,敞口,圆唇,壁微斜,圈足外撤,胎质较粗,呈红褐色,釉为黑色,内施满釉,有褐条纹,外壁施釉不到底,有褐色斑点,口径9.45、足径3....  相似文献   

8.
孙荣华 《收藏家》2005,(5):19-23
原始瓷是对瓷器初创阶段在技术和产品都未成熟情况下的一种称谓,施釉技术尚未成熟,初始阶段常表现为非有意加施的包含釉(暴汗釉),胎土也往往非真正的高岭土。成熟后的原始瓷施釉有厚薄两种,有的薄釉产品,基色呈青而透明的玻璃状,有时的厚釉产品则呈浮浊状。  相似文献   

9.
原始瓷是对瓷器初创阶段在技术和产品都未成熟情况下的一种称谓。施釉技术尚未成熟,初始阶段常表现为非有意加施的包含釉(暴汗釉),胎土也往往非真正的高岭土。成熟后的原始瓷施釉有厚薄两种,有的薄釉产品,基色呈青和透明的玻璃状,有的厚釉产品则呈浮浊状。釉色以青、黄、褐黄、青灰、青等为大宗。原始瓷由于胎土、施釉、烧制温度等方面的原因,其器物的胎尚有一定的吸水性。建国以后,在德清地区东苕溪沿途发现了  相似文献   

10.
一件宋代建筑图形青釉盖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釉盖罐出土于厦门吕厝,是宋淳祐八年(1248年)火葬墓的葬具,“出土时罐中套有一小罐,两者形制相似”。外罐形体较大,为长舌子母口,鼓腹,近底呈弧形内收,底平微内凹。半球形器盖几乎占该器通高的一半,宝珠状盖纽肥硕。胎骨为粗质灰泥胎,胎体轻,厚薄较均匀。器外通体施青黄釉,釉不及底,器内未施釉,釉面呈现因胎体表面不平及釉层厚薄不匀造成的花斑点。整器自上而下饰有十层纹饰,器盖饰两道弦纹,水波状曲线  相似文献   

11.
我馆藏有一件青瓷蹄足圆形砚(编号1832)。直领,砚面隆起,周围有水槽。下残存22个蹄足。蹄足束腰部分饰凸弦纹二道,面饰扇形竖线纹。砚面隆起处无釉,余皆施黄中带绿(黄褐色)釉。釉层均勾,釉面晶莹滋润,有细开片。砚槽施釉部分有蓝灰色积釉,呈凝脂状。砚领内外、盘底外壁、蹄足束腰处、足底亦均施有蓝灰色釉。砚盘周边有子口以承盖(见图)。该砚略残,蹄足有些部分釉层剥落,胎质外露。瓷胎呈灰白色,较粗,似经淘洗,胎质坚密,内含极多黑色小砂粒。面径18.6、足高3.7、壁厚0.3、高6.8厘米。  相似文献   

12.
登封发现一批宋代窖藏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12月,河南省登封县冯湾村农民在村边挖土时,发现一批窖藏瓷器。这批瓷器装在一件褐色大瓷缸内,出土时瓷缸被打破,除个别瓷器被击碎外,还有26件保存完好。其中有钧瓷24件,磁州窑系瓷器2件,主要器形有盘、碗、瓶、钵等。一、钧瓷盘,12件,分二式。Ⅰ式盘10件侈口圆唇,浅腹,内底较平,圈足露胎,胎色灰白。通体施天青色釉,施釉肥厚,釉质细腻浑厚,下部垂釉如蜡泪,圈足内积釉厚似乳钉,器表有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M6043出土的12件珠饰样品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显示:12枚珠饰均为釉砂制品,其成型工艺皆为在木质芯撑上直接塑形且使用了风干施釉法,其中表面有釉层的7件又使用了包埋施釉工艺。其K2O含量高于Na2O的助溶剂特征及以Cu作为着色剂的特征显示了这些釉砂皆为中国本土自制。本文为研究西周时期釉砂制作技术体系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正> 1990年11月,河北省文物商店征集到一件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罐。通高37、口径21.5、腹径36.5厘米。(照1、2见封三)直口微敛,丰肩鼓腹,下部收拢,圈足浅宽,底部无釉呈火石红色。胎骨厚重,造型稳重古朴。青花色调于灰蓝中微泛红褐色,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器表釉面肥润平整,罐内施釉不匀,刷釉痕迹十分清晰。器身由弦纹隔为四层装饰带。口沿环饰格锦纹。肩部绘一周莲荷图案。腹部主题纹饰为孔雀山石牡丹,两只孔雀姿态各异,富有神韵,一只昂然回首,作鸣叫状;一只舞动双翅,跃跃欲飞。孔雀山石之间绘有牡丹、鸡冠花、蓟菜等植物,还有蝴蝶、蜜蜂点缀其间。画面布局自然活泼,笔法酣畅流利。腹下所绘的一周肥宽双层变体莲瓣纹,尤为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朱知平 《神州》2012,(21):207-208
龙泉青瓷烧制工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它大致可分为胎釉原料配制工艺、成型工艺、装饰工艺,施釉工艺和烧制工艺等。特别是施釉工艺对于单色厚釉瓷器来说尤为关键,单色釉的审美效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依靠施釉技巧与烧成工艺完美结合而获得的。龙泉青瓷历来是以釉色见长,也就是说,评价龙泉青瓷造型作品的美,釉色的呈现至关重要。如何将施釉工艺与烧成工艺很好地融为一体,本文主要就龙泉膏瓷施釉工艺的重要性作基本论述。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0月,在西北大学图书馆东侧、西大宾馆北侧进行基建清理时,于两眼废井中出土了一批遗物。水井直径约80—100厘米,由于施工时已下挖4-5米,开口地层不详,但井底用砖为平印砖,经鉴定属唐代。井内遗物分布于填土中,亦有唐代风格。现报道如下:一 瓷器白瓷小盒 完整,失盖,子母口。鼓腹,斜壁,微凹底。内施全釉,子母口上未施釉,外壁施半釉。釉色滋润,积釉处闪青,有细小开片,无釉处可见白色化妆土。通高2.4、口径3.2、底径3厘米(图一,1)。黑釉瓷碗 侈口,弧腹,圆唇微尖,圈足,外底微塌。碗内施白釉,口沿一周无釉,近口沿处白釉积釉泛青,釉面有…  相似文献   

17.
常州发现西汉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5月,常州市国棉一厂在基建工程中发一批釉陶器。市博物馆同志闻迅赶到时,墓葬已遭破坏,葬具无法复原,仪征集到6件完整的釉陶器和一堆残碎陶片,经拼对复原,又得11件陶器。总计17件,其中16件为釉陶器,1件为夹炭泥陶。有些器物的器形,纹饰很有特色,为常州地区首次发现,釉陶皆局部施釉,釉色黄绿。介绍如下: 鼎2件。子母口,覆盘形盖,顶部三  相似文献   

18.
绍兴市文物商店最近征集到一件四系莲花瓣青瓷壶(见图),系1985年3月在绍兴县城南乡新春村出土。此壶高11、口径4厘米。上肩部装饰桥形四系。底足微外撇。底足高0.8、足径5厘米。鼓腹部用莲花瓣纹装饰,莲花瓣纹饰向外突出约1厘米,鼓腹围长32厘米。青釉,釉面出现细开片纹,有垂釉一滴。底足以上2厘米处一圈不施釉。根据造型和纹饰特征,此壶  相似文献   

19.
雪里红 《收藏家》2007,(6):62-66
康熙釉里红圆棒槌瓶(图1),高44、口径13.8、底径12.6厘米。盘口,短颈,颈部凸起一圈弦纹,圆折肩,筒形长腹,平切式二层台圈足①(图2)。足部露胎,底部施釉,无款。造型规整,器形敦厚。胎体厚重,施釉均匀,釉面光亮,  相似文献   

20.
安阳活水村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安阳市老城西南约6公里的活水村,1975年发现一座隋墓。我馆闻讯后即派人前往进行了清理,现简报于下:该墓系砖石墓,随葬器物共13件。其中瓷器12件,石墓志一合。瓷器的品类有碗、四系罐,高足盘,砚四种,皆为青釉。瓷胎呈灰白色,胎质坚密。胎质中均含有极多黑色小砂粒。碗、罐、盘、砚和罐盖都为轮制,器耳和盖纽都系模制后用手安上的。碗、罐的底部都为矮座形实足,足心微内凹,足部及器外留有旋削痕迹,罐内壁不甚平,留有明显的轮制痕迹,Ⅰ、Ⅱ式碗、四系罐都是器内满釉,器外施釉过半,罐盖纽及面满釉,盖内无釉;盘是内外满釉,足内底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