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 《安徽史学》2006,5(4):88-95
<生活>周刊系1925年10月10日由黄炎培创办于上海,初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以刊载职业教育信息等内容为主.1926年邹韬奋接办后,刊物逐渐演变为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杂志.九一八事变前,<生活>周刊始终关注日本对中国侵略的问题,对日本侵华的原因、方式等作了深刻的剖析与揭露,并呼吁国人团结一致,抵御日本的侵略.<生活>周刊对日本侵华的分析、认识及其抵御主张,吸引了大批读者,为其赢得了声誉,奠定了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抗日救亡活动的舆论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1938年初,我跟随农工党的一些领导同志到了武汉.这时,武汉已成为中国抗日运动中心.国民党政府的首脑们大都在武汉.八路军在武汉设有办事处.《新华日报》、《解放》周刊公开发行.各民主党派的中央也在武汉,全国性的各种群众抗日团体也都在武汉.群众抗日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中共领导的民族解放先锋队很活跃.我们农工党也组织了自己的青年组织——武汉青年抗敌工作团,出了自己的报纸——《前进报》,自己的刊物——《抗战行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南京先后沦陷,国民党不得不迁都陪都——重庆,机关团体先迁武汉待命.这样,大批的全国知名人士、文学艺术家都云集武汉,武汉的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团结抗战、一致抗日的呐喊声响彻江城.尤其是一些出版发行部门,著名的有生活、读书、新知、上杂、扬子江、中国、海燕、三户等都迁到武汉,与武汉发行部门互相配合,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宣传力量.后来中国共产党办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也相继在武汉创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生机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引言 所谓"沪字号"①<俗文学>周刊,是指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至民国三十八年一月(1946年7月至1949年1月),赵景深先生在上海复旦大学执教的同时,先后主编的三种报刊<俗文学>周刊:<神州日报·俗文学>周刊、<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和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历时两年半,被其后的学术界统称之为"沪字号"<俗文学>周刊.此时正值国家经过抗战胜利后的喜悦,接着转入内忧迭起、国难民难交困的大动荡时代;而在我国学术史上,也正是中国学术记录做的比较差的时期,处处空白.笔者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在整理家藏俗文学资料时,检得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段较完备的俗文学周刊资料,为了对俗文学研究学术史补苴罅漏,遂将"沪字号"<俗文学>周刊资料检出略作简述.  相似文献   

5.
龚澎。原名龚维航,安徽合肥人,1914年出生于日本,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太行山.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秘书、中共香港工委外事组副组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新闻组组长。龚澎在重庆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成为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6.
张瑞芳  金以枫 《百年潮》2006,(11):19-25
周副主席说:你对大家一定也不错 1941年夏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到<新华日报>位于重庆化龙桥的编辑部去.心想,谁会是我新的联系人呢(作者当时刚入党不久--编者注)?因为姐姐在<新华日报>工作,所以我跟他们社里的不少人都挺熟,虽然彼此心照不宣,知道都是"同志",但互相间谁也不去点破这层关系.  相似文献   

7.
魏龙泉 《百年潮》2004,(10):47-50
<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20日发表一则消息称:"江西发现<西行漫记>雏形本",书名为<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以下简称<印象记>),是安徽来安县干部张武十多年前出差江西时无意中发现的,当时他不知道这本书版本的重要性和价值,因而未加披露.解放以后,在民间发现<印象记>好像还是第一次,即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据说收藏抗战前地下出版发行的这本书也很少.的确,<印象记>在解放后也没有重新出版,所以一般人大都只知道有胡愈之等人翻译出版的<西行漫记>(英文版原名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而不知道还有比它更早出版的<印象记>,也就是<西行漫记>的雏形版.  相似文献   

8.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香港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理论刊物,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诠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的回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示,担负起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重任。《群众》周刊为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采取了灵活多样、贴近实际的传播方法,如借助纪念活动刊发纪念文章、理论推介与理论交锋并举、通过刊载广告推介进步书刊、通过开辟读者信箱解疑释惑。《群众》周刊不仅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范围、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有效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塑造了中共领袖群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经盛鸿 《铁军》2022,(4):30-32
<正>1937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飞抵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谈判,获得很大的成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中,包括将南方8省14个游击区中共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国统区筹办出版《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30年前的那桩"三·五"、"三·二五"事件的真相,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新闻志>中作了记载,那是<文汇报>和上级领导部门派人参与详细的调查、核实后认定的.我作为当时<文汇报>的报纸编辑主管,亲身经历了这次事件,虽然事隔多年,但往事犹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1934年春,左翼经济学家在汪精卫系报刊<中华日报>扩版之际,果断出手,获得该报副刊<中国经济情报>周刊的主编权.他们将此副刊定位为研究中国经济结构性质、寻找根本改造中国经济道路的左倾色彩明显的经济专刊,在上海左翼文化运动中占得一席之地.1935年7月,<中华日报>馆突然将该副刊收回自办.但出人意料的是,刊物风格并未出现明显的"右转"迹象,并且仍继续大量刊发左翼经济学家的来稿.重新梳理与考察<中国经济情报>的这一办刊历程,为我们探寻左翼经济学家此时的生存状态、思想主张与社会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甲寅派"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流派,它因章士钊所办<甲寅>而得名.但章士钊一生创办过三次<甲寅>,即<甲寅>月刊、<甲寅>日刊和<甲寅>周刊.<甲寅>月刊1914年5月10日创刊于日本东京,第4期后因故停刊半年,从第5期起移往上海,出齐10期后因被禁而停刊.<甲寅>日刊于1917年1月28日创刊,每日1号,每号6版,实为日报而非期刊,至6月19日停刊,共出版142号(报纸排号为150号,有误).  相似文献   

13.
六月一日 一、今日新华日报载周恩来郑重声明,力辩中央社所称十八集团军尚未有所动作之消息。清晨六时,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即派员乘汽车来本处记者招待所发送该报,各记者即根据发电,负责检查同志见已见报载,料无问题,当即放行。即忽得讯,街头新华日报有禁售模样,因急以电话询新闻检查局,始悉确有此事,。悉新华登载此项消息,系故意漏检。当即一面以电话通知电局与中央社暂压各外电勿发,一面请示董副部长决定或扣或放。再四考虑,如放行此电,共党歪曲事实之宣传得以外扬,因于我党国不利,然遽如扣留,西记者知此经过已详,反…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后方的文化人纷纷回到上海,并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内战、争民主、争团结的斗争。此时,抗战以前的进步刊物早被查封,急需要创办一些进步刊物。根据这种情况,徐伯昕在抗战刚一结束就积极筹备“生活书店”复业,并约请郑振铎等筹办一个刊物,以继承邹韬奋先生办的《生活周刊》,并于刊头采用邹韬奋的手迹;同时为了防止国民党当局的迫害和便于登记,不用《生活周刊》的名称,而改用《民主周刊》,由郑振铎出面任主编,周建人、许广平、马叙伦、董狄斯、罗稷南为编委。主要编辑人员先后由蒋天佐、郑森禹、艾寒松等担任。负责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抗日烽火之中,是抗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标志之一.它是宣传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也是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窗口;是人民的喉舌,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联系各党各派各界人士的桥梁,是抗战团结进步的旗帜.毛泽东曾称之为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方面军.《新华日报》筹备在南京,创刊于武汉,1938年10月25日在重庆继续出版.  相似文献   

16.
戴健 《江淮文史》2023,(1):20-23
<正>1993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份刊物诞生在省城的淝河边,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很快形成特色,出彩出圈。这就是我一直心之所系的《江淮文史》。记得头一年金秋时节,省政协文史委的领导来电,谓他们正筹划把出版的《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改为定期出版的公开发行刊物《江淮文史》,听说我手头上有新征集到的周恩来电报和写给龚澎(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夫人)的信,不妨结合考证写出来,他们将把文章放到《江淮文史》创刊号上。  相似文献   

17.
张帆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4):120-136+154
1929年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故宫周刊》创刊发行,这是民国时期故宫出版刊物中社会影响最大、刊期最长的文物刊物,也是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份艺术类刊物,在故宫出版史乃至中国出版史上影响深远。该刊刊登了大量宫廷史料文献,包含青铜器、古玩、书画等,涉及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演剧文献亦占不小比例,如戏台、戏衣、切末,全本《鼎峙春秋》、已散轶流失的《画兰》剧本等。本文对《故宫周刊》中的演剧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初步考证,旨在提高学界对《故宫周刊》文献价值的认识,为宫廷演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姚鸿  陈原 《百年潮》2002,(10):4-15
编者按: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经过6年的修改,已经于9月25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这部最具权威性的党史专著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日,本刊记者就这部著作的修改、出版等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同志.  相似文献   

19.
陈福康 《文献》2005,(3):39-53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两种他亲自整理、润色的日记.一是<欧行日记>,1934年10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二是<求书日录>,1945年11月21日至12月30日在上海<大公报·文艺>上发表.非常非常遗憾的是,这两种日记本来所记的日子很多,但都因故只发表了开头很少的一部分,而后面大部分日记原稿却都已基本散佚了.然而,又大不幸之小幸:后来都发现还保存下来未刊原稿中的极少的一部分,也许可以给我们些许安慰.关于<求书日录>的残存部分,我已整理出来,发表于<文献>2005年第1期;今再将<欧行日记>未刊原稿的残存部分也整理发表出来.  相似文献   

20.
张时才 《百年潮》2005,(12):50-53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有一批引人注目的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该书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翻译,1920年9月在上海出版;还有<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工钱、劳动与资本>、<列宁传>等书籍.这些珍贵史料都是由上海早期共产党员张静泉阅读后,托家人秘藏于空棺内保存下来的.解放后,张静泉的弟弟张静茂将这批文物捐给了纪念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