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警察(Police)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Polis”,原意是指国家宪法,后引申为国家的目的和统治作用。14世纪末,法语中首先吸收了“La Police”一词,用以指代当时在法国出现的骑警和宪兵,意为使国家趋于稳定和秩序的一股无情的秘密保安力量。18世纪初,英文中也对“Police”一词赋予法语中的概念,意指军事化的、强制性的镇压力量。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概念在欧洲的历史研究中占有突出位置。“翻译”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的对应词一样(意大利语的tradurre,法语的traduire,德语的bersetzen和俄语的perivest尙,后两者并不明显源自拉丁词根),都带有一种动态传递的意思:就我们的情况而言,并不必然但经常需要的是将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3.
一、博物馆与经营 “博物馆”一词译自英文的“Museum”。几乎大部分西方语言,包括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俄语都源于希腊语的“Mouseion”。古典博物馆(Mouseion)概念所指的是广泛而集中地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文化殿堂。  相似文献   

4.
清代“公司”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绪言众所周知,在当代甲国,“公司”一词用指企业组织。如《大汉和辞典》卷2第32页“公司”条下注释为“用商业方式经营的团体,与我国之会社相同”。《新华字典》“公司”条亦作:“合股组成的一种企业组织,现在指国营的较大的企业”。又如H·A·吉莱斯(Giles)编《中英字典》(1912年版),也把“公司”译作“company”,这说明在本世纪初叶,“公司”一词已用来指称会社一类组织了。但是,“公司”一词的使用究竟始于何时?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似乎尚鲜有注意。为此,本文拟就“公司”一词的历史由来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凤朝   《纵横》2020,(4):12-16
大凡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可能对“以工代干”一词都不会十分陌生。所谓“以工代干”,是指常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人事工作现象,即部分工人编制的人员在未获得干部身份的情况下,就承担起干部工作、走上管理工作岗位。“以工代干”既可以指代一种运行机制,也可以指称在这一机制下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6.
“启蒙”这个词,广义的说是启发人类无知蒙昧的意思,这是可以通用的广义的概念。但在历史上所使用的“启蒙”一词,则是作为英语的enlightenment,法语的illumination,德语的AufKlarung的译语来使用的。它的内涵较为严密和狭窄。首先它指的是在十八世纪欧洲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启蒙思潮”所包含的意义(通称为十八世纪启蒙)。这个思潮在欧洲首先在十七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登上历史舞台,接着在十八世纪初期以后,便波及到法国,其次是德国,即从先进  相似文献   

7.
李华瑞 《历史研究》2022,(2):178-188
<正>秦汉以降,“兼并”一词屡屡见诸历史文献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此词在文献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作动词时用来描述社会经济层面的兼并活动,作名词时则用来指代一种社会阶层。“不抑兼并”和“摧抑兼并”均是宋代的重要经济政策,但这两个政策中“兼并”一词的含义并不相同。前者作动词使用,指土地所有权转移;后者作名词使用,指在土地兼并过程中形成的新兴社会势力,亦即宋代文献中频繁出现的“兼并之家”。  相似文献   

8.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12国语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可以说著作等身。他淡泊名利,为人谦逊朴实,尤其在荣誉面前,头脑清醒,三辞“桂冠”,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枕草子》和《徒然草》中的“つれづれ(徒然)”一词为例,通过其语境、语义的分析,指出“つれづれ”作为日本古典随笔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所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探讨了其特殊属性与作家、作品的不同主题、不同题材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揭示《枕草子》和《徒然草》两部作品之间的传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袁畅 《神州》2020,(5):67-68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即“实词虚化”。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对俄语“位置动词+себе”语法化结构的构成要素、用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描述、统计及定量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的“社会”一词,主要指民间迎神赛会,往往与官方或儒家精英居高临下的轻蔑贬抑态度相连。来华传教士最早将society概念引入中国,使这个外来术语与“会”“社”等本土语汇之间建立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语中的“社会”(Shakai)这一近代新概念传入中国以后,又跟汉语中原有的旧式“社会”一词及其关联的经验和体验相混杂。由此生成的中国近代“社会”概念呈现了暧昧的特征,从理论上说指向时代变革的不二方向;但在经验和实践层面,又仍然带有官方或者精英视角之下的令人不屑、不满,甚至是不安的负面意涵。  相似文献   

12.
李莹莹 《神州》2012,(11):154-154
“community”一词有多种翻译,本文主要讨论的是“community”一词和“社区”在语义上与原词的对应性,本文从两个词的来源入手考据,并且通过语料库看各种译文在译入语中的使用频率以及搭配。  相似文献   

13.
谈谈“文艺复兴”一词的含义和译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们的书籍和报刊文章中,欧洲历史上的Renaissance(原文为法语,相当于英语的rebirth、Revival和俄语的,意思是“再生”、“复兴”),被称作“文艺复兴”。这个名称是否恰当?是否应该继续沿用下去?我觉得颇需商榷。 一般的人们,照汉语的词义,很容易把“文艺复兴”理解为“文学艺术的复兴”。然而,在欧洲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4.
说“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的“貊”地近燕,是一重要的古族。先秦即以“蛮貊”泛指非华夏民族。汉以后单称的“貊”指高句丽及其别种,它与先秦“貊”的关系尚有待考古学帮助解决。战国已出现“胡貊”并举,它固化为一合成词后可指匈奴或一切北方民族。“秽”本是“貊”之外的另一族,汉代因和“貊”同处东北,遂连称“秽貊”。固化为一词后可指不同的东北各族。  相似文献   

15.
“孝子”在今天的语义中是指孝顺的孩子,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意思。但是这个词最古老的语义却不是这个意思,是孔子把“孝”的内涵扩大了。  相似文献   

16.
白俄在新疆     
“白俄”指的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俄罗斯内战爆发后离开俄罗斯的俄裔居民,通常他们对俄罗斯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持反对态度,主要由于政权的更迭而移民国外;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东正教的支持者,移民的原因则是不满苏俄的宗教政策。俄语“白色移民”一词主要为苏联政府所使用,具有很强的贬义色彩。白俄通常称呼自己为“俄罗斯移民”。  相似文献   

17.
常强 《文史天地》2009,(10):67-68
有一个词叫“半老徐娘”,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形容尚存风韵的中年妇女。词中的“徐娘”,乃是指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萧梁政权中桃色新闻不断的皇室贵妇徐昭佩。该词虽流传甚广,但在徐昭佩这位“半老徐娘”的真实身份及容貌上,人们却普遍存在着对她的错误解读。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语文中的“犹太人”来自希腊文“Ioudaios”。它最初是民族—地理术语,指居住在犹地亚的人。散居海外的犹地亚人日众后,此词的地理含义渐趋弱化,逐渐获得了民族—宗教内涵,这种转变加剧了身份表达的暧昧性。对相关文献、铭文和纸草的考察表明,“Ioudaios”在犹太人、异教徒和基督徒那里呈现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它们既生动折射出犹太人与希腊罗马世界的互动,又有助于澄清谁是犹太人这个认同问题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9.
研究西方妇女史必然涉及女权主义问题,何谓“女权主义”?顾名思义,是关于争取妇女权利的学说或理论。长期以来,女子把男子拥有的权利作为标准,争取的是与男子同样的权利,因此一般来说,在人们头脑中的“女权主义”就是争取男女平等权的学说或理论,妇女们争取男女平等权的斗争和行动就叫做“女权运动”。史学家一般认为西方女权运动开始于2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但是“女权主义”(féminisme)这个词当时在法语中却并不存在,所以在法国妇女史学界中,有些人认为在这个词尚未出现、特别是尚未具有“女权主  相似文献   

20.
秋辞 《中华遗产》2023,(10):66-69
纺是丝织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指的是将丝纤维合并加抢成丝线。转动的纺轮,也化为了“弄瓦之喜”的典故,寄托了父母对女儿的殷切期望。“纺织”,在今天是个很常见的词。它指的是将丝、麻、毛等纤维材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而在古代,“纺”与“织”分别有不同的内涵,对应着两道紧密相连的生产工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