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历史上是一个移民社会,据1926年日据时期的调查,全台湾375万汉人中有311万人祖籍为福建,约占83%。福建人中,漳泉府籍共约300万人,占闽省籍人的91%台湾为什么会形成以闽南人为主的社会,这还得从17-18世纪闽南人大量移民台湾说起。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以来,特别是康熙二十二年清朝统一台湾之后,闽粤两省的百姓纷纷移居台湾。随着两省百姓的入台,闽粤民间的神权也传入台湾。移民入台后,一般以乡籍而类聚,同籍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一种以地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群体。这种地缘群体一般都奉把祖籍地的乡土神为守护神。当时信仰的大致情况是:泉州府移民车广泽尊王,漳州府移民奉开漳圣王,汀州府移民奉定光佛,广东移民奉三山国王。因泉州府移民最多,其守护神信仰也最复杂,各县移民又有各自的守护神,安溪县移民奉清水祖师,永春、德化的移民奉法兰公,同安县移民奉保生大帝,惠安县…  相似文献   

3.
论闽台文化传统的共同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曾经属于福建行政区域管辖。宋赵汝适《诸番记》载:宋时,澎湖台湾就“隶福建路泉州府晋江县”。元代,中央政府在澎湖置巡检司,届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县,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明代因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立台湾府,置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属福建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与福建分治,但仍称“福建台湾省”。台湾士子仍要来福州参加乡试。台湾宝岛,主要是靠闽人开发的,宋元时代就有闽人去台,明末郑成功以后,大批闽人开发台湾。自清  相似文献   

4.
17-18世纪是闽南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时期,也是台湾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台湾移民以闽南人为主,可说是闽南社会在海峡对岸的延伸.推动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内因是明中叶以来的人口压力,而16世纪中叶欧人东来以后带动的商贸和东亚、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开发使对中国商贩和劳力的需求大增,则是吸引闽南移民的拉力.在整个17-18世纪,始终存在着华人海上商贸和海外移民的互动.闽南人冒险、重商的人文精神,则是使这种推力与拉力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观原因.17世纪20年代以来,由泉籍郑氏集团主导的海外华商网络和台湾开发则是台湾泉籍人多于漳籍人和泉籍人主导台湾商贸的主要原因,这与17-18世纪海外华商网络和华人社会以闽南人为主、闽南籍者又以泉府人居多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1965年美国修改移民法,放宽外国移民入境条件。从此,大批华人从冬地涌入美国,我们把他们称为新华人移民。资料显示,1970全美华侨华人为44万人,1980年增至81万人,至1992年再增至164.5万人,①占美国总人口的0.7%。美国新华人移民中,以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及印度支那(以越南为主)的居多。本文拟对他们的人口村成、移民背景及生活条件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新移民的人口与分布美国1965年移民法允许各国移民每年不得超过2万人。台湾及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起初只允许每年移民数百人至数千人。台湾从1982年起增至2万人,香港…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大陆与台湾就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明清时期,大陆人稠地少,为生活所迫的大陆东南沿海人民,冲破千难万险入垦台湾,使台湾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从清政府的禁渡政策、台湾的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清朝时期不利大陆移民开发台湾的诸多因素,以从侧面来反映大陆移民开发台湾的艰辛与困苦和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闽台两地人民都有敬祖尊亲的情结和浓厚的乡土意识.这使得两地人民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都很注重同宗同乡的关系.这种特点在明清时期台湾移民社会中尤为明显。大陆向台湾移民以同宗同族同乡迁徙的居多.这种血缘、地缘关系对乡土情谊的维持、巩固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异乡求生存和发展,需要团结互助、敦睦宗亲的亲情,  相似文献   

8.
李娜 《福建史志》2005,(4):51-53
翻阅闽南族谱,追溯闽南人祖先的源流时,我们会发现史料清楚地记载着闽南人的根在中原或北方,闽南人基本上都是从中原或北方迁徙而来的,主要聚居在幅建的厦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漳州等市(县)。自明清开始,福建大量向台湾移民,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台湾约75%的人讲闽南话。因此,台湾也是闽南人的主要聚住地。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台湾移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在美国历史上美国政府对中国人申请移居,长期实行较严厉的限制政策。直至1965年,才逐步放宽入境条件。根据新移民政策,允许中国及其它亚太国家每年入境两万人。从此,美国华人人口迅速增加。到1990年,美国的华人总人口已达164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0.7%。①在美国华人中,台湾移民占不小比例。其中80%以上是七八十年代后赴美的,60年代去的不足2%。②如果我们将1965年后入境者称为新移民,那么,来自台湾的华人几乎都是新移民。本文拟对他们的总人数、赴美动机、特点及在美情况进行一些分析。人D总救及分布台湾及香港是中…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古与大陆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证明 ,其土著居民高山族人同大陆古越族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和相同的习俗。大陆居民从三国东吴黄龙二年开始入居台湾及澎湖岛以来 ,从此代不乏人且日益频繁。元至元年间始设专门政权机构澎湖巡检司 ,隶属福建省晋江县 ,至清代统一台湾 ,其间郑芝龙、郑成功经营台湾人民和设立台湾府 ,促成了大陆移民台湾的三次高潮。历史事实证明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同属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台湾省有较大规模的开发.大部分人口为大陆移民.移植了许多大陆地名.并且用闽、粤方言中特有的地形名命名;台湾省文化接触包括土著文化、大陆移民文化、殖民文化及现代文化.情况非常复杂。这些都决定了台湾地名起源和变化的复杂性、地名沿革的多变性以及地名语言的多样性。本文从台湾地理、历史、物产、语言、文化、土地开拓等方面探讨台湾地名命名规律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隍信仰在中国的形成和流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以来,泉州的城隍神位越发显赫。特别是明朝倭患的加剧,当地民众更尊城隍为城市的保护神。明末清初,台湾海峡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城隍信仰随着移民的足迹分灵台岛,城隍庙成为台湾官祀的四大庙之一。本文就清廷治台、日本据台、台岛光复的几个历史时期,对台湾城隍庙作些简述,从中分析城隍信仰在泉州与台湾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明时期汉族移民迁入广西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大致奠定了桂东、桂中汉人与桂西土著民族聚居的分布格局。宋代开启了岭北汉族移民规模性迁入广西的序幕,而明代则形成了以湖南、江西籍为主的岭北移民迁入桂东北,以及以广东、福建籍为主的岭南移民迁入桂东南的分布特征,并呈现出向桂中扩展的态势。宋明时期外来移民对广西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广西社会的变迁,奠定了清代广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夜晚。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舞台上,来自台湾的演员们身穿便装,在做《宝岛一村》的技术彩排。这部话剧取材于台湾制作人王伟忠在嘉义眷村的成长经历,讲述的是1949年上百万大陆人随着蒋介石渡过台湾海峡,从此移民到台湾这片土地上,以“眷村”为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30—40年代,英国兴起了向新英格兰的移民潮。宗教上,清教徒移民新英格兰是为了逃避国内宗教迫害,他们希望能在新大陆实现宗教理想;经济上,是为了逃避国内不佳的经济状况,他们希望能在新大陆实现经济富足;亲属关系纽带也是移民原因之一。本次移民潮以家庭为主要迁移单位,移民的年龄、性别结构较为平衡,这有利于殖民地的人口自然增长。  相似文献   

16.
台湾话的本源是闽南话。由于闽南人移入台湾的聚居区不同 ,一般说 ,泉州人的聚居区多为泉州话 ,漳州人的聚居区多为漳州话。日本霸占台湾期间 ,有两次调查数据足可说明闽南话的广泛范围。 190 7年《日台大辞典》揭示 ,台湾讲闽南话有 2 30万人 ,占全台湾人口 76 6 6 %。 192 6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香港移民与加拿大白人社会的矛盾浅析李巍80年代以来,大批香港移民涌入加拿大,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群体。他们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移民一样,都属于华人,但是在移民背景、移民成份和对加拿大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其中,他们与加拿大白人...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1990年加拿大的华人达70万,①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早期加拿大华侨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以广东省的四邑地区居多。1947年加拿大废除排华法,1967年放宽移民入境条件,来自香港的移民日益增加,8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更快。如今,香港移民已成为华人中的最大移民群体。这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兴趣。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移民移居加拿大的背景、移民特点、贡献、回流情况等诸问题。一香港人移居加拿大有悠久历史,但人数起初不多。如1956年至1965年到加拿大的各国华侨华人共有22193人,其中66%(14648入)是香港移民②,每年…  相似文献   

19.
清代移民开发边疆与少数民族关系--以台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移民向台湾的迁徙属于汉人向边疆地区的拓展,移民在台湾的开拓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接触、冲突、融合的过程。由于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族接触的历史较短,双方的摩擦比较尖锐,但移民经过相当长时间与少数民族的接触交往,彼此间逐渐认同乃至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官方的政策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福建人迁台历史始于闽越时期。宋元时,有不少中国大陆的汉人入台,明末至清中叶,更是数量大增。移民台湾的以漳泉人为主,他们先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带登陆,再由南至北,遍及全岛,落地生根。台湾有千余姓氏,由福建移民入台带去的有500多个。台湾很多地方都以闽南语发音的"厝""仑""坑""寮"来命名。闽台两地同宗同祖者,共编族谱、齐修祠堂,或台湾人来闽寻根,往来十分密切,闽台同胞的宗亲观念成为促进闽台交流和联系的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