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学者杜维运先生历时十七年撰著的三卷本《中国史学史》(作者自印)于2004年6月全部出齐。杜维运先生长年致力于史学史研究,著有《史学方法论》(1981年)、《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1981年)、《清代史家与史学》(1984年)、《赵翼传》(1983年)、《中国通史》(2001年)等书,编有  相似文献   

2.
《外国史学名著评介》志先刘明翰教授主编的《外国史学名著评介》精装三卷本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早在1962年初,在上海讨论《外国史学史》、《西方史学流派评介》等教材编写工作会议上,与会的老一辈史学家翦伯赞、刘思和、耿谈如等曾提出编写一部《外国...  相似文献   

3.
<正>乔治忠教授著《清代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相互关系研究》一书,于2016年9月由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约53万余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清代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相似文献   

4.
吴泽先生访问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历史学家吴泽先生,江苏武进人,出生于1913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吴泽先生在建国以前,即先后撰写有《中国原始社会史》、《中国历史简编》、《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儒教叛徒李卓吾》、《康有为与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著作。建国后,著有《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国通史基本理论问题论文集》。八十年代至今,吴泽先生仍然辛勤著述,笔耕不辍,他所主编的《中国史学史论文集》(三册)、《史学概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华侨史研究论文集》,以及《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三册)和《当代中国史学家丛书》均已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5.
安毅  张景峰 《敦煌学辑刊》2007,1(1):150-157
郑炳林教授与沙武田博士编著《敦煌石窟艺术概论》(以下均简称《概论》)一书于2005年8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作为敦煌学两大主体之一的敦煌艺术研究与敦煌文献研究几乎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6.
杜维运先生,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62年、1974年两度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杜先生长年从事中国史学史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著有《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清代史学与史家》、《史学方法论》、《赵翼传》、《听涛集》、《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忧患与史学》、《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等多种著作,主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一、二、三)。2005年9至10月间,杜维运先生应邀来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相似文献   

7.
忙“爬格” 傅振伦老先生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后长期从事考古学、方志学、博物学研究,作有《新河县志》、《刘知几年谱》、《中国方志学通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史学概论》等。几十年来,傅老一向笔耕不辍,孜孜钻研学问,被称为“周游列国东方子,博通古今大学人”。他于1998年去世,生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的研究与历史学的其它学科相比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一支研究队伍,出版了一大批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在高等学校培养并形成了一批史学理论(概论)教学骨干,出版了十几部《史学概论》教材,在高等学校历史专业普遍开设了“史学概论”课程。 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十年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在普遍恢复与开设“史学概论”这一课程之前,在高等学校历史专业几乎就没有“史学理论”学科的地位,近10多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研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1997,(1)
温济泽从延安到北京,直到被补为“右派”,早就在新闻界、科学界和青少年读者中大名鼎鼎了。他1938年到延安,就在陕北公学讲授社会科学概论、哲学、政治经济学、自然科学概论和社会发展史,编写了《自然发展史提纲》和《社会发展史讲义》;后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参加调查研究国民教育并编写《中国现时国民教育问题》一书。 1941年7月,延安马列学院改组为中央研究院,他被调到这个研究院的中国文化思想研究室担任学术秘书和研究员,参加了“五四”以来中国哲学思想课题的研究,并在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10.
瞿林东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史学评论,其研究成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继《唐代史学论稿》之后,新近出版的《中国史学散论》,集中反映了他在1981—1992年间的研究成果。题为“散论”,其实不散。收入书中的31篇论文,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以及中国古代史学的若干理论性认识;二是关于古代史学成就的专题研究,其中有的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有的则是对一个时期史学发展的认识;三是关于中国当代史学发展的思考。这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涉及如何估计我国史学的成就,如何继承这份优秀遗产,如何用现代的科学的观点重新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日本宪法性质及庄园制崩溃问题的商榷左学德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盛邦和教授著的《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近三百年中日史学与儒学传统》(以下简称《精神历程》)一书,拜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认为《精神历程》一书关于《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民定宪法”及...  相似文献   

12.
<正>俞兆鹏教授新著《史林杂俎——俞兆鹏史学文选之二》(以下简称《史林杂俎》)一书,近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兆鹏教授第二本史学文选,收入他近年撰写学术论文39篇。笔者与兆鹏教授相识多年,有幸先睹为快,故略陈数语,对该书稍加介绍,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学者的明清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明清史学整体传统内涵得到了系统的研究,而且明清史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时培磊教授《临海东观——明清史学中的日本研究与认识》(科学出版社,2017年。下文简称《临海东观》)在明清史学领域的拓展方面贡献颇多。《临海东观》一书30余万字,内容丰富,下面仅选取若干视角,以陈管见。《临海东观》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围绕明清时期的日本研究史籍进行史学分  相似文献   

14.
南京晓庄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邱敏教授的最新学术专著———《六朝史学》一书日内已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史学源远流长 ,魏晋南北朝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当时史学已摆脱了经学的附属地位 ,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历代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一直很重视 ,研究成果也很多 ,但遗憾的是 ,在《六朝史学》出版以前 ,学术界尚没有一部系统地论述这一时期史学成果的专著。邱敏教授积数十年科研与教学的心得 ,并充分吸收古今学者的成果 ,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六朝史学兴盛的原因、特征 ,以及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重点梳理了六朝史学…  相似文献   

15.
在1961年《史学史研究》①创刊以前,由于史学史尚未形成为一门普遍的学科②,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白寿彝先生创办《史学史研究》的最初目的,便是"主要用于辅助史学史的教学和史学史教材的编写"(《这三十年》,《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4期)。在《史学  相似文献   

16.
孙林教授撰写的西藏通史专题研究丛书之《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后简称《纲要》),是一部专门研究藏族史学史的著作。书中充分借鉴了国外史学史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汉文传统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翔实的资料、精辟的论述和系统合理的编排,分析了藏族史学的理论特色、史学体例,对历史名  相似文献   

17.
《史学集刊》创办于1956年,后因故停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科学的春风,1981年,《史学集刊》终于得以重获新生。20年来,《史学集刊》始终坚持党的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恪守传承学术薪火、弘扬历史文化的办刊宗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推出了一大批学术精品论文。值此复刊20周年之际,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本刊特意邀请了国内学术界的部分专家和吉林大学历史学科部分资深教授为《史学集刊》留下些珍贵的文宇,以示纪念。(以下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定)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前,曾撰《关于曹魏屯田制的几个问题》一文(《史学月刊》1981年第一期),后经修改补充,收入拙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一书(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近几年来,又感到关于曹魏屯田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探讨,因拟在前文所论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问题,故日“再论”。  相似文献   

19.
谢丽玲 《沧桑》2014,(5):191-192
吴善中教授等人撰写的《太平天国史学论述》一书全面反映太平天国史研究成果,按史学史的基本理路,对新中国成立后太平天国的研究做阶段性或专题性的述评。在这部功力扎实的著作中,资料搜集、框架设计和语言叙述均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而其整体分析和个案点评则体现了作者的公正立场、敏锐眼光与卓越见识。书中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并不影响《论述》一书应有的学术价值和史学地位。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东北师大古籍所八三年刚成立,就计划编写《中国古文献大辞典》。八四年正式列入所重点科研计划,由所长吴枫教授任主编,副所长高振铎副教授、颜中其副研究员任副主编,设“辞书编辑室”具体主持此事。 《大辞典》初步计划收书目三万五千余种,分册出版,约一千五百万字。总的规模要超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内容上既祖述前人的成果,也吸取今人的新成果,力求对我国现存古籍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预计九○年前陆续问世。 作为编写《大辞典》的第一步,首先编写一个“简明”本。 作者队伍由校内外学有专长的老中青组成,以中年同志为主。此本面向文科大学生、中等学校文科教师、古籍工作者和爱好者以及自学文科的青年。编写工作从八四年十月起步,到八五年七月编成,历时十个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八六年初和读者见面。 一部书(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工具书)质量如何,要由读者去鉴定,就我们编写的初衷而言,我们是力图体现出些特色的。 一、选目求精。旧时常以经史子集四部编组古书,今天自然要有所前进。我们粗分为文学、史学、哲学、文化教育、政治、地理、民族、宗教、科技、医学及综合参考等类,以现今通行的学科划分去划分古籍种类。各类占有一定比例,每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