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都桂湖的起源、沿革及园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升庵词和桂湖”于1996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有关桂湖的起源、沿革及其园林特征一直还存有争议,笔者对此也有一些想法,在此提出,以向方家请教。一、桂湖的起源关于桂湖的起源,有明代说,唐代说(王文才)和三国说(新都嘉庆县志)。三种说法中最流行的是明代说,几乎成为定论,但我还是赞成第二种说法,同时认为唐以前的渊源也应该考证清楚。新都为古蜀国三都之一,西汉建县,位置约在距今址东北10公里处,于隋开是十八年迁至今址。那么今桂潮所在地当时又是什么样呢?据地下考古发现,新都城里的地下遗迹起自…  相似文献   

2.
北海公园与北京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城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而北海公园最初的开辟,还要比现在北京城的建址更早一些。因为北京早期的城址并不在这里,只是由于北海开辟为一处重要的风景区之后,北京才从原来的旧址迁移到这里来(见附图)。所以严格地说,没有北海,也就没有现在的北京城。今年是北海公园建园八百年。这个时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用例、纪年形式、文字的使用习惯和表意、秦始皇行程路线分析等各方面对比分析,可确定《编年记》中的两处“今”都表示时间节点,是现在、此时的意思,与“今上”没有关系。“今元年”意思是说现在或此时为元年,并非尊称加年数,不当视为固定的纪年形式。“今过安陆”也只是说书写者过安陆,与秦始皇没有任何关系。秦始皇二次东巡南下过衡山郡后选择的是长江水路,从邾县下长江到洞庭湖,由洞庭湖北岸上湘山,再从洞庭湖沿长江上江陵,然后自武关回咸阳。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遺址,到那里去找它? 遺址这个名詞在考古学上使用得是非常广泛的,新石器时代遺址的含义,主要是指原始社会后期氏族居住过的地方。从空間上看,遺址地面遺物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象仰韶期遺址小的几百平方米,大的上万平方米,除此范围以外,一般的說是没有遺物的。就是細石器文化遺址,虽然遺物分布得比較疏稀,但是仍然有一定范围,也不是漫无边际的。从时间上看:遺址有的比較簡单,只代表一个文化期,象半坡遺址屬于仰韶期,城子崖遺址属于龙山期就是。有的遺址此較复杂,包含几个文  相似文献   

5.
再论萧关的地理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1年,我在《文献》第8期上写了《萧关位置辨》一文,针对一些学术著作中关于萧关位置的说法作了辨析,指出了萧关在甘肃环县西北说是不能成立的,并认为古文献中关于萧关在宁夏东南30里是正确的。近年来,不少从事地方史志研究的学者,对萧关的地理位置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很多新的说法。如萧关在宁夏固原县南的三关口说、瓦亭说、牛营说、开城说等。①还有一个最有影响的说法是萧关在今甘肃环县城北。《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刊出的《“北萧关”考——兼证萧关原址在今甘肃庆阳地区环县城北二里》(以下简称“环县说”)一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常听到一些老年人讲他们家是小云南人土,即祖籍是小云南,但是问起他们小云南在什么地方,他们的祖先又是怎么到东北来的,他们且有的回答小云南在山东,他们的祖先是清朝初年响应招垦条例到东北来的;有的说小云南在云南,他们的祖先是清朝初年拨民拨到东北来的,其说不一,莫衷一事,再加上史书上又缺乏记载,因此迄今仍无定论。那么历史上的小云南究竟在何处,小云南人又是怎么到东北来的呢?通过查阅的史料来看此问题大致有三种说法,现在试论如下:第一种说法认为小云南在山东,小云南人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响应朝廷《把民开垦…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史志》1994年第3期刊登了刘金凤、刘希汉同志的文章《“突出地方特色”的提法不妥》(下称“刘文”).文章谈到:“近几年来,在不少领导讲话和学术研讨中经常听到‘突出地方特色’之类的说法.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最低限度是不够科学、严密和准确.正确的提法应该统一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上来:‘新方志要详今略古,古为今用,着重记述现代历史和当前现状,力求体现当地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地方和专业特点.’‘有些篇目的增删,应体现地方特点.’”刘金凤二同志勤于思考,能够提出问题探讨研究,发表新见解,自然精神可嘉.但理论方面的研究或某一修志要求的表述,主要是用来指导修志实践的,根据多年直接参与修志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突出地方特色”的修志要求及提法并没有什么不妥.通常所说的突出地方特色,正是要求比较显明地、突出地反映、体现当地有特点的事物,这是修志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志书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从来也没有那样理解:一提“突出”二字就是要搞什么人为的拔高,让其“鼓出来”.文件上没写到的话就不能说,也未必合适.不否认.某些志书或许有人为拔高的痕迹或彰异溢美的作法,但那是由修志者本身的素质、水平决定的,并不是由“突出地方待  相似文献   

8.
关于明代两广总督府址及其变迁问题,学术界颇有争论.本文通过细致的考证分析,认为明代两广总督定驻梧州的时间为成化六年(1470年)而非成化元年(1465年)或成化五年(1469年);终明一代,两广总督府址经历了两次正式迁移,分别为万历八年(1580年)迁移肇庆和崇祯五年(1632年)迁移广州,并非有些学者所说的一次迁移或五次迁移,只不过在两广总督府址发生迁移之前,曾于两地分别设立过总督(提督)行台,以备总督不时巡行之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万历元年(1573年)和万历二年(1574年),为了应对海防形势变化的需要,两广总督也曾先后临时性移镇惠州和潮州,虽然这两次临时性移镇不能看作是总督府址的正式迁移,但却透视出了明代两广总督府址迁移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佛教正式传到高句丽,是在公元372年。在这之前,不能说佛教不曾传来,只不过以它作个大致的划期。佛教传来虽在国内城时代,但在当日的王都集安,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出寺址的存在。但在平壤,确认为高句丽寺址的却有几处,而且在地方也知道有几处是高句丽的寺址。那么,作为其特征的,则是被视为塔的八角建筑物址或视为金堂的建筑址的存在,而后者的塔又是从三面围以伽蓝的布局。只是与百济或新罗比较,被确认的寺址则相当少。但是,与其说它原来就少,勿宁认为调查得不充分。下面拟对现已掌握的情况进行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唐琼州的地望 ,文献记载不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今琼山市府城镇”。事实上 ,这种观点是不可靠的。本文从八个方面对唐琼州城址进行了考证 ,认为该城位于今琼山市南部的新民乡白石村。到北宋开宝年间 ,琼州治所才迁到今琼山市府城镇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战国秦汉时期联系秦楚地方的交通要道,武关道在交通格局中有重要的地位。楚怀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以及商鞅、张仪、周亚夫等都曾经以武关道为舞台,进行了重要的历史表演。武关位置的确定,对于认识武关道走向至关重要。陕西丹凤武关镇曾经出土有"武"字戳印的板瓦和"武候"文字瓦当,有助于推进战国秦汉武关与武关道的研究。地湾出土简文"武关候",可以证实"武候"即负责武关管理守卫的职能设置,从而成为推进交通史研究的重要文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今南京朝天宫,相传是古代冶城遗址。关于冶城的设置时间颇有争议,盛行的说法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设置,时间是公元前495年,即吴王夫差元年。主张此说的有蒋赞初先生《南京史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殷维翰先生《南京山水地质》(地质出版社,1979年版)。蒋先生认为:“由于南京地区富有铜铁等矿,所以到了吴王夫差时期,就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冶城,作为冶炼青铜器的地方。这也是南京最早的一座土城,位置在今城西的朝天宫附近。”殷先生认为:春秋时代,“南京是介于吴、楚两国之间的军事上的争夺要地。  相似文献   

13.
陶复 《文物》1976,(11)
秦咸阳宫第一号遗址的发掘已告一段落。为了及时总结、探索问题,以便进一步搞好发掘和研究工作,有必要就遗址的复原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根据遗址勘测,秦咸阳城的范围约在今咸阳市东郊毛王沟以东、柏家嘴以西、高干渠以南、汉长安城址以北。《三辅黄图》记载  相似文献   

14.
‘文參’本年第四期刊载了陳明達先生解答程欣人同志提出的‘我国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石灰?’的問題中寫道‘……在河南等处彩陶遺址洞穴中,牆面就有白灰粉飾,但还不能斷定是用的什么灰。……’对这個問題,我想我把試驗的結果写出來,供大家研究參考。最近在河南鄭州的龍山期袋形灰坑中和一些商代建築遺址中確实是發現了‘白灰面’,有的是塗在牆壁上的,有的是塗在地面上的,同時还發現一些破裂了的陶器—大口尊等是用白灰粘補起來的。白灰面的厚度一般約為0.01公分—一公分,呈乳白色,極為堅硬。起初在清理二里崗遺址中發現了‘白灰面’時,‘白灰面’究竟是用什麼做成的?其作用如何?这問題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並開始考慮着它。後來曾与幾位同志談到,大家一致認為‘白灰面’不同於現在的石灰,它僅含有石灰質;在遺址附近一帶的地方也没有發現过可以供燒石灰的石头。若說这白灰在龍山期或商代早期的人是从很遠的地方去取來的,則根據遺址中其它現象的發現,我們感到这樣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再从当時用白灰修補日常用的  相似文献   

15.
正1946年,我出生在昌都地区洛宗(今洛隆县城关),属狗,今年71岁了。现在想起来我家可能是城针上的平民家庭,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反正我上学的时候可以说是大家不识一个,也没有什么上学的概念。那时候(1960年)西藏自治区还没有成立,我们那个地方之前叫洛宗解放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委会",是他们安排我到内地去学习的。找我妈妈动员我去上学的人是"筹委会"的一个女翻译,叫杨桂珍,她是四川阿坝那边的藏族,会说我们这边的藏话,她丈夫是个汉族人,叫贺显龙。他们的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后来在西藏师范学院上学时我就经常邀请他到  相似文献   

16.
西域范围 西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地域,它的范围又有广、狭之分。学术界对它的范围的研究,论点多有分歧,至今没有一致的看法。主要问题不在于西域范围延伸到什么地方,而在于对广、狭二说如何理解。有人主张以葱岭划界:葱岭以东为狭,以西为广;有人主张以国家疆域划界:中国境内为狭,境外为广;也有以中国历朝正史所载西域国家来研究其广、狭范围的。  相似文献   

17.
《羊城今古》上期发表拙作《三朝古都给广州留下了什么》,其中提及南汉高祖刘岩康陵在北亭(今番禺新造镇北亭青岗山),中宗刘晟陵在萝岗黄陂石马村发现.唯刘岩兄刘隐追尊列宗.其陵日德陵,陵址却无确载.一说在北亭,一说归葬于封开刘王岗。北亭宋地立有石人、马、羊各一对,文武各一,有指此为德陵的。所谓北亭青岗山康陵之说,既有已出  相似文献   

18.
楚都鄢郢考     
目前,史学界关于楚国都城有两种观点:一为“郢在今纪南”说;一为“郢在宜城”说。唐代地理典籍《括地志》曾记载:“杜预云(楚)国都于郢,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一千多年来,学者们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郢在纪南”说似乎已成定论。但近几十年来,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家对“郢在纪南”  相似文献   

19.
一提西域,人们就会联想到位于我国西陲的新疆地区。其实,西域不仅指新疆,还指跟这一地区山水相连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一直到现在苏联的巴尔喀什湖一带,甚至更西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钦州于隋开皇十八年得名,唐代或为钦州,或为宁越郡,宋元以降,地名未易并沿用至今。纵观钦州历史地理沿革,其治所凡四,为钦江、灵山、南宾和安远,唐宋时期共历三次迁移。史籍对钦州治所的三次变迁有近十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不同说法逐一辨析,推断钦州治所在唐天宝元年到北宋开宝五年之间,自钦江县初徙灵山县,在今灵山县旧州镇;北宋天圣元年,自灵山徙治南宾砦,在今灵山县灵城镇;北宋嘉祐六年,又自南宾砦徙治安远县,即今钦州市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