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信称义是信义宗信仰的核心和共同基础。马丁·路德在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中最早确立因信称义,但是由于路德的继任者梅兰希顿个人温和的性格与天主教会和解的需要,他在信义宗的《信纲》中对路德的思想有所保留。梅兰希顿的诠释在20世纪70年代再次受到芬兰学派的挑战,他们批评梅兰希顿对"称义"的理解偏重法庭性称义而忽略了效果性称义,这违背了路德的原意。通过对"基督就在信本身之中"的诠释,芬兰学派试图弥合梅兰希顿思想中"称义"和"成圣"之间的差异。事实上,路德关于因信称义的思想也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梅兰希顿和芬兰学派只是对路德不同时期思想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于16世纪初引发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它标志着欧洲已经持续了近千年的中世纪史结束和近代史开端。毋庸置疑,以迄今为止的世界史观,路德宗教改革在德国史、欧洲史以及世界史上,在政治、经济尤其是精神文化等领域内展示了新旧交替的重要内容。转换视角,从世界史转向全球史,从世界史观中的国别区域独立发展史转向全球史视野下的人类文明趋合史,仍然可见路德宗教改革包含着人类历史整体发展进  相似文献   

3.
马丁·路德与犹太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衡林 《世界历史》2003,50(3):72-81
马丁·路德并非是一个始终如一的反犹主义者 ,他由反犹到亲犹 ,又由亲犹到仇犹 ,这种态度急转弯式的变化是受他所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具体局势左右的。虽然路德的反犹思想与建议在早期新教教会圈子里极有市场 ,但由于在当时的德意志无法变成国家行动 ,因而其实际影响力仍然是有限的。但路德描绘的“金融犹太人”形象 ,在以后的数百年间笼罩并毒化了犹太人的生存环境 ,并参与造就了1 9世纪晚期以来的德意志反犹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4.
作为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与约翰·胡斯具有密切关联。在奥古斯丁修道院里,路德首次"不期而遇"胡斯布道集;在菜比锡论战中,他被称为"胡斯派";读到了胡斯的《论教会》后,他自称"胡斯派"。他还推动《胡斯书信集》的出版并撰写序言,对胡斯的神学思想经历了震惊但害怕、深入了解而引为同道、赞颂且尊崇的接受过程。虽然胡斯的思想并非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来源,但是,胡斯著述中体现出的以圣经为最高权威、质疑罗马教会的权威等思想以及胡斯殉道表现出的忠诚和勇气,激励了路德继续推进宗教改革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法国国内兴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最初得到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支持,但其后又遭到了他的镇压。通过对弗朗索瓦一世宗教政策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法国的宗教改革本身就是一场内在属性发生了重大转变的运动,它由带有精英化色彩的人文主义者发起,后期又由大众化的路德教派宗教改革者所接掌;其前期内核仍是人文主义的延续,后期才逐渐发展成为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而大众化且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社会暴力与动荡是始终秉持政治实用主义的弗朗索瓦一世所不能容忍的,在宗教改革运动已经脱离其掌控范围之后,他便对这场运动展开了镇压。因此,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宗教政策的转变,本质上是法国王权在社会思想与文化大众化进程中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衰以及弗朗索瓦一世的宗教政策为理解之后几个世纪法国历史的走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路德复兴”的热潮,然而对马丁·路德的评价却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作者就马丁·路德评价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了探讨,认为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中提出了划时代的、以“唯信得救”为中心的神学思想和以维护民族独立为核心的爱国政治纲领,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和目标,并在实践中坚持到底,对运动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作出了应有的一份贡献。尽管马丁·路德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存在着弱点与污点,但他的功绩是长存的。马丁·路德不仅是一位划时代的宗教改革家和实践家,也是早期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想家和爱国者。  相似文献   

7.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中的关键性人物,在反抗暴君理论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抗暴君问题上,他的立场经历了显著变化:最初,路德的"两个国度"划分导致了反抗世俗统治者问题的出现,但与此同时,他又反对民众反抗世俗统治者的行为,坚持消极反抗的立场。16世纪20年代末期,路德开始由保守转向激进,他先是赞同了立宪主义的反抗学说,而后又部分接纳了自然法的反抗理论。路德在反抗问题立场上的种种变化反映了其思想上保守与激进的冲突,体现了16世纪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封建体系与自然权利体系的交锋以及封建力量与绝对君权的对抗。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民族曾对人类作出过伟大的贡献。16世纪初发生在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是德国历史上、乃至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恩格斯称之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国内外学者曾对这一历史事件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近日读到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孔祥民著的《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一书,受益非浅。该书是著者在研究了上述成果,并掌握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国内第一部这方面的学术专著。概括起来,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著者不仅广泛汲取了国内外、特别是像戚美尔曼、林赛、斯米林等人的研究成果,而且结合自己的研究,系统详尽地论述了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事件全过程和历史结局,论述了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生平和思想,论述了农民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经说过:“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笫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①以轰轰烈烈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  相似文献   

10.
查理五世与德国宗教改革张春林查理五世当政时期恰值欧洲社会大变革,在他统治区域内发生了欧洲近代国家形成、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发现和殖民地的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目前人们对欧洲16世纪的历史研究更加重视,但忽...  相似文献   

11.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有一个隐藏在作品背后的重要背景——德国威登堡大学。许多评论者认为,这里是培养哈姆莱特成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基地。但联系莎士比亚时代德国威登堡大学所侧重的教育内容,当时这里所进行的宗教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再重新考察《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与路德宗神学的诸多相通之处,就会发现,威登堡大学对哈姆莱特产生的重要作用,正体现在宗教思想方面。  相似文献   

12.
欧洲近代史学滥觞于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教和喀尔文教同样都攻击罗马教会的历史根据和历史要求。罗稜索·发拉(Lorenzo valla)对伪造文件“君士坦丁圣赐”②所作的批判,也同样适用于对(罗马)教会特权所依据的许多其他传统说法和文献资料的批判。历史批判成了路德教等的一种武器,而文献资料则被用作《马得堡世纪丛书》③编撰者们手中的弹药。罗马教会对路德教等用历史作斗争工具的作法感到恐慌是很迟缓的。它努力想把争论限制在神学问题范围之内,但这是徒劳的。用历史来攻击最后变得十分有力,使罗马  相似文献   

13.
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德国宗教改革原因的论述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当时德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但阶级矛盾却远比各国尖锐。由于教会处在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所以一场反封建的阶级斗争要先由宗教改革来拉开序幕。 这种把阶级矛盾和反封建斗争作为宗教改革基本原因的观点,显然是以偏概全。德国的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宗教改革运动,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热潮和全民规范的反教廷风暴。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会,但却没有触动封建制度。路德没有为任何一个阶级提出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史学界通常认为,由于路德的背叛,这次革命蜕变为封建诸侯加强自己权力的工具,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德国宗教改革与以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不同。它的任务不是推翻封建制度,夺取政权,把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而是驱逐罗马教皇外部势力,消除封建分裂割据  相似文献   

15.
刘明翰 《世界历史》2002,4(3):74-83
在我国,人们对但丁、莎士比亚、马丁·路德比较熟悉。但是对伊拉斯莫却很陌生。即使在文化教育界对他也知之较少。其实,伊拉斯莫在欧美的知名度与上述人是类同的。他曾被人们誉为“西方的明灯”、“人文主义的泰斗”、“文艺复兴的纪念碑”、“科学之王”……。伊拉斯莫在世时,德皇查理五世曾表示要在帝国议会上钦赐他一个固定的席位;英王亨利八世希望他在英国永久居留;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盛邀他访问巴黎,并且要他出任新设立的法国皇家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6.
2012年9月13-16日,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德国历史: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以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人民出版社等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七十余位学者会集一堂,围绕"德国历史:宗教与社会"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议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和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协办,共收到论文37篇,德国历史新地图2幅.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围绕"德国的宗教与政治"、"中德史学与文化研究"、"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运动"、"德国经济建设及社会问题"、"现代德国对外关系和社会政策"五大主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前沿性观点.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新教婚姻与性爱观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世纪新教婚姻与性爱观评析林中泽对于16世纪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西方学术界给予高度的肯定。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宗教改革直接造就了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和原则,因此它是一场地地道道的革命。①就宗教改革的总体发展趋势而言,这种估价也许是无可非厚的。但就婚姻观与...  相似文献   

18.
1054年,基督教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分裂后,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中形成了以路德教为代表的新教派别,使天主教又经历了一次大分裂;第一次大分裂后出现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后来又以俄国为中心)的东正教,则一般都与所在国家的世俗政权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局面。东正教在俄国也曾出现过几次改革运动,但是在改革的内容、形式以及历史作用上,都与西欧的宗教改革大不相同。东正教在俄国,基本上是一直处于沙皇政权的控制之下的。它虽然也经历过一些改革,但始终是在沙皇授意下或直接操纵下进行的。俄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教会改革有过四次,即:伊凡四世时期的“百章会议”、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时尼康的教会改革、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和彼得三世、  相似文献   

19.
向荣 《世界历史》2000,4(3):95-102
20世纪初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发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伦理》)一书。他在书中提出西方经过宗教改革形成的新教 ,尤其是英国的清教孕育了一种“资本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随后的一系列比较宗教研究中 ,他进一步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因缺少一种类似的资本主义精神 ,使得近代资本主义在这些地区迟迟不能产生 1。近一个世纪以来 ,韦伯的这一学说不断地受到怀疑和批评。唯物主义者认为韦伯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英国著名的费边主义史学家托尼…  相似文献   

20.
从15世纪上半叶开始,以波焦、曼内蒂和皮科为代表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希伯来语,研究《希伯来圣经》,并利用犹太教神秘主义喀巴拉的方法阐释基督教教义和人的尊严,开启了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序幕。随着人文主义思潮越过阿尔卑斯山北传,基督教希伯来学的重心也由意大利转移到欧洲北部。在宗教改革爆发之后,一方面,新教学者利用希伯来学抨击天主教的传统教义和构建新教神学理论;另一方面,天主教也利用希伯来学作为内在革新和外在排除异己的工具,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基督教希伯来学最终在16世纪发展成为西欧备受瞩目的学术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