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60年前,在浩浩荡荡的红军长征队伍里,活跃着一批红军女战士。她们怀着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迈着坚实的步伐,冲破无数雄关险境,越过雪山草地,战胜饥饿与死亡的威胁,胜利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2.
筱秋 《纵横》2006,(11)
我的母亲李开芬,年幼时就参加了革命,被称为“红小鬼”。红军长征时,是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的一名战士。当年,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使得西路军损兵折将,几近覆没。母亲受伤被俘,后又机智地逃离虎口,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革命队伍的怀抱,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母亲在上世纪80年代,曾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后来遵照中央军委指示,从第一线退下来,基本结束了紧张战斗和劳碌工作的生活。她曾多次向我讲起西路军征战的往事,我也听别人说起过这位英雄的妈妈;根据回忆和一些资料,我将母亲陷落虎口的那段悲壮经历整理如下。李开芬出身于…  相似文献   

3.
西路军的失败与陈昌浩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初,红军西路军两万多人,在河西走廊遭到几乎全军覆没的厄运。关于西路军的惨败,中共党史上有许多说法;比如《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的注释说,西路军是奉张国焘命令擅自过河,致使两万红军失败。许多党史专著也说,西路军的失败是张国焘退却主义与取消主义所造成的恶果。张国焘在其回忆录中;也承认:“我应负担西路军失败的全部责任”,但又说:“西路军的失败是陈昌浩同志的指挥的错误,如果张国焘同志也过了黄河,亲自策划指挥,则不会失败,反会胜利。”他把西路军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西路军最高军政首脑陈昌浩身上。随着对西路军…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长征,是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在二万五千里漫漫行程中,最艰险的莫过于过草地。然而,年轻的红军女战士李伯钊,却传奇般地三次走过草地。杨尚昆和李伯钊这对长征中的“牛郎织女”,把纯真的爱情与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融为一体,恩恩爱爱、心心相印,携手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是红军开始长征70周年。我们特地采访了现居杭州市的91岁老红军张力雄将军。张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人,他16岁投身革命,1932年加入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第4、5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其间三次过草地,在“西路军”的残酷血战中死里逃生;1938年在“抗  相似文献   

6.
一段特殊时期的惨烈历史,一个女红军的真实经历。尽管往昔烟尘散尽,但却给人以奋进和力量。在西部大开发热风起云涌的今天,西部人的精神更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而她的经历也正是西部人精神最完美的折射——那就是恶劣环境下坚定的信念和不求索取的豁达…… 在每月初的第一天,一位八旬老太太总会步履蹒跚地走进宁夏青铜峡市叶盛镇叶盛村小学,将50元钱捐给几个家境贫困的孩子。从去年开始,她每月所得补助才从210元增加到330元。 据说,当年长征西路军幸存女战士今天仍健在的仅有两人,而这位老太太正是这两人中的一位! 她叫刘玉…  相似文献   

7.
四十多年前,北京。王定国把丈夫谢觉哉生前的文稿整理结集出版后,把七个儿女喊到家中,说:“这些年来,我一直是照顾你们和你们的父亲,现在,我要去做我应该做的事了!”她要去做什么事情呢?在风吹草低的河西走廊,在苍茫的祁连山下,有一座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还有一座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这里掩埋着西路军血战中,仅高台一战中战死的三千名红军将士。  相似文献   

8.
她是共和国两代内务部部长曾山的爱人,她是参加长征的27名红军女战士之一,她是100多名革命后代永远爱不够的“妈妈”,她叫邓六金,一位英雄般的女性。 2003年7月16日,革命老人邓六金离别人世,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9.
桑金兰 《铁军》2016,(12):10-11
晚年的红军女战士谢飞,很多往事已经忘记,有些亲人也不认识了,但是,长征路上雪山、草地、泸定桥……吃牛皮、牛粪里寻食……她记忆犹新。三十名女兵踏上征途1934年10月13日,跟随中央红军一起参加长征的邓颖超、贺子珍、谢飞、蔡畅、邓六金等30名女红军在于都参加了集训,完成射击等一系列的军事训练。谢飞参加农军时已练过枪法,这次军训她学得很快,三天就全掌握了。女红军们还学习了战地抢救、护理、包扎等急救方法。女红军们准备行装,按规定:每人只能携带15斤东西,其中包括5斤干粮。  相似文献   

10.
李聚奎生于1904年,是湖南涟源人。 红军时期,李聚奎迎着大苦大险勇往直前,在平江起义、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屡建战功;打“AB团”时,即使是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去做一个伪证;西路军被打散后,他是红军将领中千里乞讨找党中央的一位。抗战时期,敌人四面围困,艰苦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11.
“1934年中国革命的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这是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他关于中国革命的新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长征》)中的几句话。一位外国作家,早就把中国工农红军的几万里长征,当成“人类伟大史诗”而立志予以讴歌,70年代初就请求来华访问和写作此书,终于在他年逾  相似文献   

12.
女红军陈映民,是陈绍禹(王明)的胞妹,后在延安改名叫王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红军,当年跟随红四方面军由大别山转战到了大巴山,经历过三过草地的艰苦长征,之后又参加了西路军的苦征恶战,被俘后历尽艰辛,死里逃生.就因为其兄王明和张国焘问题的双重连累,而被历史的烟云尘封,至今仍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中都活跃着女红军这一特殊的英雄群体。她们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特殊贡献,彰显了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女性的伟大力量,也使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史诗增添了更加耀眼的光辉。各路红军中究竟有多少女红军参加了长征关于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人数有30人、32人、34人等多种说法,具体是哪些人,各种说法也有一定出入。产生分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如"长征"一词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是不是"战略转移"?红一方面军是什么时候开始长征的?遵义会议是不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陈云的《(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是不是传达提纲?"四渡赤水"是不是"真如神"?关于张国焘的"密电"问题,其他几支红军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三大主力会师后究竟有多少人?应该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唐双宁 《百年潮》2005,(2):72-76
今年,利用难得的休假,我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走了一次草地.我是分次实现重走长征路的愿望的,这既是从小立下的志愿,也与我创作毛泽东<长征>诗的书法作品有关.红军走过的路,我差不多都走了,只剩下这块草地.  相似文献   

16.
1937年3月,红军西路军兵败祁连山,陈昌浩、徐向前率3000余人退守在冰天雪地的石窝山。为了西路军下一步的行动,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于1937年3月14日傍晚,在石窝山山洼里召开了紧急会议。陈昌浩没等徐向前到会,就主持讨论了西路军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议。根据陈  相似文献   

17.
马家军疯狂围猎西路军惨遭失败 这是红军西路军的西征行动即告失败之日──1937年3月14日。 这一日,西路军残部包括大批伤兵彩号妇女小孩在内的两千余人,已退入祁连山中分散游击。其中有一支溃散的红军队伍,撤退到黑河上游的黄番寺附近,静悄悄潜伏在一座山林之中。冰天雪地,饥寒交迫,弹尽力竭,陷入绝境。急骤的马蹄声中,有一队头戴黑羊皮帽、身穿老羊皮袄、脚蹬毛毡窝窝的骑兵队伍,犹如一阵狂风尾追而至,将这一座山林紧紧围拢起来……杀气正盛的马家军,把每一座可供红军躲藏的高山密林,都当作他们必须包围搜索的猎场,跃马挥刀…  相似文献   

18.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想起了两位美国记者的故事。一位是《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一位是《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他们都同红军长征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935年,中央红军被迫转移一年之  相似文献   

19.
正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彪炳史册的伟大壮举,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留给后人永恒的财富和沉思。长征中,红军转战全国14个省份,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宣传标语口号和文告,有很多至今依然清晰可寻,是红军长征历史的鲜活见证。一、标语口号宣传灵活便捷,适应了长征特殊环境工作需要长征开始时,红军各部队虽然普遍携带了大量的各式宣传品,但经过艰难转战,消耗  相似文献   

20.
正因为80多年前红军部队的一次短暂停留,作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甘肃哈达铺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当我们慕名而来,走进哈达铺时,看到这座在历史上曾有"陇南商贸重镇"之称的小镇已没有往日的繁华景象,我们眼前更多的是土坯房,感受更深的是宁静和安详。置身于哈达铺,跟着身穿红军服装的纪念馆讲解员,聆听红军故事,仿佛时光倒流,80年前红军长征驻留在哈达铺的场景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决定在"长征第一街"进行一次红色导梦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