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0年前,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学生在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指导下,建立了拥护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秘密组织:“民协”、“民青”、“新青”。此前,则是没有组织形式的组织“据点”。这些进步青年的秘密组织及其衍生的进步青年团体,成为国统区抗日救亡和争取民主的群众运动的重要力量,是推翻国民党专制政权的第二条战线的主力,并发展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中共地下党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枚“金钱义记”币,其径44mm,穿7mm,缘宽6mm,重28.4g,钱文刚正,铜质熟旧,制作精美。它是浙南地区一个反清秘密组织金钱会的会员用作身份证明的钱币。  相似文献   

3.
陈红民 《安徽史学》2003,28(6):34-40
“新国民党”是1930年代初期胡汉民等人在国民党内建立的以“抗日”、“反蒋”、“剿共”为主张的政治团体。本作已以藏于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为基本史料,对“新国民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为系列论之一。它重点探讨“新国民党”在北方的活动,内容包括:“新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成员及其以天津为中心的基本活动;地方实力派(冯玉祥、方振武等)与“新国民党”的关系;并对北方“新国民党”活动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因应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历史已证明:“剿共”不是抗日的前提.“反蒋”也不是抗日的前提。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才是抗日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因为珍惜和平,我们回首战争。”辽沈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此役历时52天,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它的胜利,为整个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丁三青 《史学月刊》2003,1(9):68-74
对于自由主义者张君劢来说,他同意民社党出席1946年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大”,是一个极其痛苦的抉择。他之所以这样做,客观原因.一是民社党生态的困窘.二是国民党投其所好.百般拉拢;主观原因.一是他的充满矛盾的自由主义理念。二是他的“宪法之父”的“宪政情结”.三是他的人格的分裂与异化。  相似文献   

7.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伪在南京的残暴统治造成了高压的氛围,这种客观环境,使得国民党势力在南京的秘密恢复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当局势稍为稳定之后,国民党中央当局便开始了在南京重建地下秘密组织的努力。这项工作是以  相似文献   

8.
国民参政会,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容纳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共议国事的政治组织,曾被称为“民意机关”。它结束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剖析它,有助于认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政治。目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一党专政为其统治特征的国民党,不仅把持着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的命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一手遮天,极尽文化专制主义之能事。国民党及其政府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是极具特色的。其管理手法不仅融合了古代文化专制的阴柔,渗进了近代法西斯主义文化禁锢的强暴,而且还打着“训政”、“民主建国”“勘乱”等幌子招摇撞骗。浓重的“党化”色彩,是这一时期意识形态管理上最突出的特色,它构成了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意识形态,可以表述为政治、法律、道德、艺术、思想、宗教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它包括除经济之外的所有社会形态。因此,对意识形态诸方面的控制,不仅对于加强国民党一党专政、  相似文献   

10.
卢获 《文史博览》2006,(2):49-50
1950年6月10日.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被蒋介石当局抓捕并枪决.成为震动台海的一宗政治大血案。谁能想到这个台湾国民党军界的高官竟然是中共地下组织的“密使一号”。  相似文献   

11.
正邓文仪(1906-1998,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为"十三太保"、蒋介石的核心亲信之一,22岁就被擢升为少将,可以说是蒋介石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建立起戴笠之前的国民党情报系统,推动秘密组织"力行社"并任书记长。本文为邓文仪的女儿邓元玉的回忆和讲述。  相似文献   

12.
本以明清南城地方史志诗、清宫秘档朝章以及天地会簿等为中心,对“洪门”起源及其相关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得出明清鼎革之际反清复明宗社党秘密组织“洪门”始作俑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县明益藩“洪门”墓城祖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吴彬 《文史天地》2005,(12):21-24
黄埔军校.既为国民党军队培养了不少高级将领.也为我们军队造就了不少高级指挥人才。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它是一座不可忽视的丰碑。廖仲恺,这位国民党元老,为了创办这所军校,鞠躬尽瘁,因而被誉为“黄埔慈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国殇”为国牺牲也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陈列室里,陈列着一块刻有“国殇”二字的石碑,它用普通的江南麻石雕琢而成。碑通高1.12米,碑身高约0.72米,宽约0.4米,厚约0.19米。碑额上端正中刻着红“十”字标志。碑心隶书“国殇”二个大字,为国民党元老程潜所书。两侧分别刻有“中华民国”、“元年增筑”题款。这块“国殇”碑曾作铺路石铺在汉阳凤凰山的山道上。1991年10月,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的退休干部黎柳西先生发现了它。经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联系,该馆作为珍贵文物予以收藏并陈列。这块石碑记录了辛亥革命阳夏战争的…  相似文献   

15.
1933年,国民党中央党部为了欺骗群众,愚弄普通党员,装点“民主”,决定在汉口特别市党部举行所谓的“民主选举”.产生正式的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不料汉口市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民主选举”变成了贿选,选举场变成了武斗场,暴露了国民党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反人民反民主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16.
“和平民主新阶段”,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形势发展的估计。它曾动员全国人民,争取国内和平,为揭露蒋介石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发动内战,起过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我们党同国民党斗争的强大战略武器。可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它却成为林彪、“四人帮”蓄意诬陷刘少奇同志的重要把柄。硬说这是刘  相似文献   

17.
再造派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拥胡反蒋反共的政治派别。它曾提出“再造”、“复兴”国民党的口号;公开申明“倒蒋”、“反共”、“抗日”的政治立场;发动过颇有影响的倒蒋运动。但是,因为没有制定政治纲领和成立组织机构,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遗忘。本文对再造派的形成、政治主张、主要实践活动及其解体,作以肤浅的探讨,以引起史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马晓东 《陇右文博》2005,(2):75-76,74
蝴蝶楼位于临夏市西郊横磨庄、前河沿西路。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44年).民国二十六年修建完成。它是原国民党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青继东公馆之后,又建的一座花园别墅(人称“西公馆”)。初建时取名为“勤安村”,继改“永乐园”,建成后因主体建筑的形状酷似一只硕大的蝴蝶,因此得名“蝴蝶楼”。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企图用他解套,李登辉拟借他壮大‘第三势力’,国民党希望他忠于本党”台湾“立法院长”、国民党副主席王金平,最近成了台湾政坛“最火爆”的人物:就在国民党开始党内初选的节骨眼上,一向谨言慎行的他突然向“自家兄弟”——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国民党发难,使岛内民众大跌眼镜。不少人惊呼:王金平越来越像“雾里花”、“水中月”,虚实难辨。  相似文献   

20.
张锋 《福建史志》2010,(1):37-39
1943年春.正当全国抗日战争处于关键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却继续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4月.国民党第三战区调集重兵.向闽北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发动全面军事“围剿”.妄图消灭中共福建省委以及闽北革命武装力量.省委驻地建阳太阳山方圆200里内顽军密布.闽北局势十分严峻。省委为粉碎敌人反共阴谋,跳出敌人包围圈.继续领导全省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决定南迁到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