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冬,陕西省淳化县关庄镇整修农田时,在地表以下约70厘米处,发现一件汉代铜釜。这件铜釜口径略呈半椭圆形,腹部三方鼓起,一方平直,两附耳紧贴口沿外,三短足略向外撇。通高20、腹纵14.4、腹横9.6、腹深14.4、足高3.2厘米。铜釜通体素  相似文献   

2.
<正>为配合城镇建设,1993年,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西关居民区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0余座,出土文物近百余件(套),其中的一件铜鸠首杖为我省首次发现。鸠首杖分杖首、木杖、杖镦三部分。木杖已毁,杖首、杖墩为青铜质,有错金银装饰。杖首长2.3厘米,顶端为鸠首,尖喙,眼部为贯通孔,头部饰错金银羽纹,有对应的一对穿孔以固定木杖(图一)。杖镦长10.5厘米,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最近在本市炼铜厂废铜堆里拣选出一件西汉铸造钱币的铜背范。这件铜背范长8.1厘米,宽5.7厘米,重66.6克。呈椭圆形,(图1)是汉代钱范中少见的小型母范,它是研究汉代铸币工艺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这件铜背范制作较为粗糙,周边高0.2厘米,范背有十字形凸线,(图2)范面中心铸成柱础状,且有六出流槽,一次可铸成十二枚钱币。汉初的货币据史书记载有荚钱,八铢半两、五分钱、四  相似文献   

4.
绵阳市公安干校发现的汉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3月,绵阳市公安干校施工时发现了菱纹花边砖和陶、铜、铁器等文物。我馆闻知后赶赴现场,发现是两座汉代砖室墓,随即进行了清理。并从民工手中收回出土文物8件,据介绍,其中的铜灶出土时上置一陶釜(釜已毁坏)。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GM_1出土文物共8件。 1.铜器,5件。灶,1件。GM_1:I,平面呈“D”形,灶面开三个圆孔,呈三角形排列,另开一小排烟孔,侧开一长方形灶口。直壁,直腹,平底,底置四个小蹄足,长38、宽27、高10.2厘米(图一,1)。钫,1件。GM_1:2,俯视为方形,盖为盝顶,上置四钮。直口,束颈,弧腹,方形高圈足,腹上部饰一对铺首,圆鼻横穿成钮。口边长8.4、足边长10.1,通高36.8厘  相似文献   

5.
1983年12月,合川县城关基建工地出土铜印一方,柄纽,印面6.7×6.4厘米,通高4.7厘米,印面阳篆“普泽庙印”四字(图一)。出土时铜印置于盝斗形印盘中,盒口径7.6×8厘米,高2厘米。伴随出土的还有铜器三类五件:其一为爵杯三件,形制全同,每件高15.8厘米,有两件完好,另一件1足残;其二为铜勺一件,柄残,现长7.5厘米,其三为铜箸一双,长25.4厘米,径0.6—0.3厘米(图二)。承合川县文管所杨旭德同志见告后,笔者至现场考察。在距地面深约1.4米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已揭  相似文献   

6.
河南商水县西南29公里程刘村的新安故城,发现新莽时期盘式铜“货泉”范母一件。铜范母为八边形,有边栏。边栏高0.3、宽0.3厘米,八边形边栏长、短不一,长边5厘米,短边3厘米,相对两边长度相同。短边中部向里0.3厘米处,有阴阳间错铆钉各  相似文献   

7.
198 7年 1 2月 ,在仁寿县东方红乡红兵村动土兴建仁寿县丝绸厂时 ,发现一铜钫和其它铜器 (已腐蚀难辨 )。除盖顶在挖掘时误作硬石而导致三小孔外 ,其余均完好。钫表已生绿色铜锈。该钫通高 3 5 .5 ,口边长9.3 ,底边长 1 1 ,最大腹径 1 9厘米 ,重 6 0 0 0克。直口 ,口上有盖 ,盖上四方有钮。肩部有铺首衔环一对 ,环径 5 .5厘米。弧腹 ,圈足高 3 5 .5厘米。两肩部饰饕餮纹 ,钫身均匀嵌饰“ ”纹。根据铜钫的形制和纹饰看 ,铜钫属战国时期文物。在仁寿发现战国时期重要铜器还属首次 ,经省文物专家鉴定为二级文物。仁寿出土战国双耳铜钫@钟建明…  相似文献   

8.
1970年,郑州西郊自来水厂平整球场时,发现一批窖藏铜造像和一件鎏金铜造像。其中有确切纪年和铭文的七件,无纪年的四件。造像中最大的高43、最小的7.5厘米。按纪年顺序分别予以介绍:1、永安二年造释迦像(图一)造像通高7.5、宽3厘米。高肉髻、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征集文物时,发现1件刻铭铜鍪,据传出土于洛阳北邙山西汉墓。铜鍪为侈口,束颈,圆肩,鼓腹,圈底,肩腹间有一对绹纹环耳,肩部饰凸弦纹一周。腹中间有垂直范痕。器身多处有垫片痕迹,外器底及下腹部有烟炱痕迹。口径13.2、腹径19.5、高16.5厘米,重890克,容水2560毫升(图一、二)。在铜鍪右侧肩部弦纹下横向刻有铭文两行,共10字:“今元年长信私官”、“左厨四”(图三、四)。前一行铭文字体较小,笔划较细,后一  相似文献   

10.
1993年3月,内黄县一农民翻地时,发现一件金代铜权,后为县文管所征收。该铜权高10.5、腹围17、底径4厘米,重850克(图一)。铜权方形纽,束腰座,腹部铸有楷书阴刻铭文(图二),正面“大定”,背面“十二年”和“官”字。据  相似文献   

11.
三件光洁如镜的西汉银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1年6月,在河北省鹿泉市高庄村一座汉代王陵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汉文物,[1]其中有3件折腹银盆颇为引人注目。3件银盆造型相同,而大小、轻重不一。其中最大的一件口径31、底径15.7、高8厘米,重 1.15千克;最小的一件口径26、底径13.7、高6.5厘米,重0.85千克;另外一件口径26.5、底径14.5、高7.5厘米,重0.8千克。3件银盆均为扁圆形,直壁,折沿,折腹,小平底。通体光素无华,色白如玉,其较小的2件腹部錾刻“五官”二字,字体为篆体。 银盆铭文“五官”是汉代后宫的女官名称,是帝王侍妾。汉文帝始置时规定,女官从昭仪起分十四等,五官位于十二等,禄秩相当  相似文献   

12.
1980年冬,洛阳市宜阳县韩城乡秦王寨村农民在村南修水渠时,发现1件战国时期铜鍪,现藏宜阳县文化馆。这件铜鍪铭刻有容量和器重,颇为罕见。铜鍪为侈口,束颈,圆腹,圜底,颈肩之间附有一綯纹竖环耳,耳下肩部饰凸弦纹一周。口径9.4、腹径13.5、高12.2厘米,重0.66公斤。腹下有烟炱痕迹(图一)。在颈下至肩部竖刻铭文3行8字,为:“府,二斤十一两,(?)(半)斗”。铭文笔画纤细,部分磨泐不清(图二、三)。“府”字形体较大,具有秦国文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在省流散文物管理部门征集的文物中,发现元代铜权二件;另一件金代铁权是内黄县群众起土时发现。权上均铸铭文,颇有历史价值。现介绍如下:1号铁权平面呈圆形,权底不甚平整,束腰,上体鼓圆,方环鼻,表面巳锈。权上铸阴刻和阳刻铭文:正面“十二年”,右侧铸阳刻“官”;背面“大定”。权两侧中间各有一道呈线状铸缝。底径4、通高10.3厘米,重850克(图一,图二)。此铁权是1982年内黄县井店村一农民在  相似文献   

14.
御俑陶范     
王锋钧 《文博》2000,(5):22-23,25
我国汉代墓葬出土的陶俑绝大多数都是用范制做成型的,迄今出土的汉俑虽已多达万件,然而用于制做陶俑的范却极少发现。日前,笔者在整理文物藏品时发现了一件汉代俑范。此范灰陶,略呈长方形,中间稍宽,长29.5厘米,上宽8、中宽11、下宽8.5厘米,厚6.5厘米。除内面和未封口的下部外,背面和侧面均收杀。范的背面较侧面平整光洁,微泛青光,中部阴刻篆文“长轻御身第一”双行六字。  相似文献   

15.
1990年3月22日,绍兴县浬渚镇中庄村农民在坝头山北坡挖池塘时发现青铜鸠杖1件,(图一)出土时杖首、杖镦分在二处,杖已朽.附近周围有方格纹、“米”字纹印纹硬陶碎片,但朱连片,此处水土流失严重,似为冲存遗物.杖首长26.7、銎径3.7、厚0.2厘米.可分三部分.杖首顶端站立一鸠,短喙,通身羽纹,昂首翘尾,展翅欲飞.鸠下有由双线水波纹、蝉翅纹、云纹一圈组成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现了不少清康熙拾锄年的铜破码,尽管时代相同,但在重量、破码件数上仍存在着一些差异,有的上面委有铸造工匠的姓名,有的则没有,而铸造工匠也不是一人,而是出自多人之手。破码有大有小,重量各异。1962年,安徽省博物馆从安庆市古籍书店收购到一套清代铜破码。长方形大铜盒,高5.5、长3.5、宽24厘米,内装铜破码“叁两”一枚,“贰两”一枚。“窒两”长4.9、宽又7、厚0.9厘米,自重IOS.85克。“贰两”长5、宽27、厚0.6厘米,自重73.2克。铜盒自重145.65克。铜盒盖本身即为伍钱破码,内缺“壹两”、一…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2月,林西县文物管理所在整理文物库房时,发现铜鍑2件。据调查了解,这两件铜鍑分别出土于我县十二吐乡和大营子乡,南距西拉木伦河40公里,现将2件铜鍑介绍如下。 根据造型可分为Ⅰ式: Ⅰ式,1件,上有圆形双耳、大口、圆鍑、圜底、板形足,底部有烟熏痕迹。口径10、腹径12、通高14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18.
1975年7月,四川省江油市河西乡普照村农民在汉王台挖沼气池时,于距地表1.2米深处发现3件有铭铜弩机和1枚铜棺钉。弩机后移交市文管所收藏。经清洗除锈,铭文多可辨认。为叙述方便,现将3件弩机分别编为1、2、3号予以介绍。 1号弩机郭、望山均完好,望山无刻度,悬刀下端残。长15、宽4、望山高6、悬刀残长8.5厘米。铭文錾刻于郭面、左侧及前端:郭面望山右侧有一“右”字,字迹较工整,錾刻较浅(图一);左侧有“上卫十六”,字形潦草不工,刻划较浅(图二、三:4);  相似文献   

19.
山西石楼褚家峪、曹家垣发现商代铜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5年7月5日,山西省石楼县义牒公社褚家峪村社员李正金在村西上刘家茔地耕地时,在地表以下50厘米深处发现一批铜器。先出土的有人头骨和铜戈,其余随后发现。出土铜器计有: (一) 铜觚一件。高24.5、口径13.8厘米。喇叭口,高圈足。器表下半部饰弦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新安出土汉代铜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新安县文管所在配合基本建设时抢救发掘了一座古墓。由于此墓已遭严重破坏,墓葬形制已不完整,除了发现4件铜镇外没有发现其他随葬器物。现将铜镇介绍如下。铜镇4件,分3型。A型1件。高7.5厘米。身前倾,低首,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