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3,(35):18-19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养老形式仍较为传统,99.6%的受访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0.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另外,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资质可靠、值得信任,口碑”  相似文献   

2.
郝晓兰 《神州》2014,(3):272-272
失独者是指养育一个子女,然而这个唯一子女却先于其死亡的一类群体。失独老人就是达到老年人年龄规定的失独者。2014年4月25日,法制晚报的一则消息"240名失独者进京申请国家补偿,称无力承担计生风险"引人深思。在我国,失独这个特殊群体已经大量存在,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俨然已成为社会保障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和精神安抚相关制度比较缺乏,加大对失独老人的关注,改善对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完善对失独老人的养老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李海峰 《史学集刊》2016,(1):96-104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不仅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古巴比伦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来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核心家庭的老人依靠子女或继子女来养老,无亲生子女的老人则主要采取收养的方式,依靠养子女得以养老。妻子则常常依靠丈夫赠予的财产或继承丈夫的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古巴比伦人形成了较完善的、多种模式的家庭养老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不仅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古巴比伦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来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核心家庭的老人依靠子女或继子女来养老,无亲生子女的老人则主要采取收养的方式,依靠养子女得以养老。妻子则常常依靠丈夫赠予的财产或继承丈夫的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古巴比伦人形成了较完善的、多种模式的家庭养老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针对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立法,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对于违反规定者,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施以惩诫。  相似文献   

6.
雷蕾 《黑龙江史志》2013,(15):243-243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快是当前人口发展的态势,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建立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体系是老年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而老年社区工作的一个层面是全面发展老人的社区支持网络,以照顾老年人的社区生活。本文正是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阐述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内涵、优越性、现状及问题,以及提出了社区养老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适当的方式赡养老人。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人用"退休"协议的方式,规定了老人获得赡养的条件。老人的赡养呈现出与大多数传统社会不同的情形。退休协议是老年人与其财产继承人兼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它既意味着财产的让渡,也是对老人的一种生活安排。与老人签署协议的人不一定限于老人的子女,老人也可以与非亲族关系的人订立协议。老人获得什么样的养老条件,基本上取决于他自己所掌握财产的多少。这种养老方式与历史上欧洲人独特的婚姻和家庭制度有关,也影响到人们对生育、财产积累的愿望和态度,有利于社会化养老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云 《史学月刊》2007,(8):120-123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先秦时期得到发展,其措施包括致仕、学校养老、减免赋役、减轻刑罚、赐杖等内容。(甄尽忠:《先秦养老制度论析》,载《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汉代每年仲秋依旧于辟雍行躬养“三老”、“五更”大典,奖赏孝事老人者。汉代养老的具体措施是给老人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赐王杖。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尊老、养老传统悠久,在先秦典籍中屡屡提到,古代开明的君主,都能够“善养老者”。传说在西周文王姬昌的时代,统治区域内没有发现忍饥受冻的老人。《诗经》颂赞“寿考且宁”,《周礼》倡导“孝行以亲父母”;孔子祈盼“老者安之”,孟子向往“老者衣帛食肉”。古代的圣贤,更是推己及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甚至有人将诸侯对待老人的态度与纳贤兴邦的“国之大事”联系在一起,认为如果敬养老人、尊重贤者,国家就有喜庆;遗弃老人,任用不贤者,国家就有灾祸。类似的记载,不绝于书。推测我国先秦时代已经有了养老制度与相应…  相似文献   

10.
《竹书纪年》"六年,命卿士傅说视学养老",历史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但是深入分析商代社会历史,可知"傅说视学养老"确实为傅说代替商王武丁视学养老。因为尊老养老是中国古代一贯的礼俗;商朝重视老人,武丁时期举行视学养老的礼仪是一定存在的;从傅说的地位看,由他视学养老完全可能;从文法和时间上看,"傅说视学养老"也确实只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1.
沉浮鲍崇宪     
8月底,上市公司ST澄海连续两次对外公告称董事长鲍崇宪擅自以公司房产作抵押,用于个人贷款。上市公司“自曝家丑”,外界一时哗然。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中国沉重的"未富先老"养老压力,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我国的养老机构与老年人的赡养需求矛盾凸显,现有的赡养机构不足以容纳并充分满足城市老年人的赡养,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形势下,文章以英国社区照顾模式为鉴,探讨发展"社区照顾与服务"养老模式是中国城市养老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08,(4):62
今年2月27日某报头版刊登记者黄斌华写的《夜幕下老人争购“艳照门”光碟》(下称《夜》文),教人感慨万千!文中说及:“近日,记者在广州市惠福路、海珠南路等路段发现,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鬼’们便在一些巷口拿着一些港星‘艳照门’光碟,以低价钱向附近居民兜售,其中有不少老年人购买……  相似文献   

14.
民国前期长江三角洲农村高利贷问题与土地的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前期,长江三角洲绝大多数农家的年净余率为零或负数,旧式金融机构已经衰败、新式金融机构尚处襁褓,农村金融枯竭,农民信用缺失,高利贷肆虐其阃,占农村借贷额的70%左右.不愿变卖田地的农家,只能以土地为抵押,举借高利贷,没有失去土地,却向着变卖土地迈出了可怕一步.借贷用于生产投资的些微,利率的高昂,使举债农家还上抵押贷款的可能性极小,为了生存,以抵押为基础,将田地进一步活卖给高利贷者,在一定期限内失去了产权.田赋之外的捐税、借款的消费倾向、高额利率,使农家无力赎回活卖的土地,不得不进一步绝卖,最终失去了土地产权.大致0.51%的土地流转率,单向度的土地流动,说明民国前期长江三角洲土地商品化程度不高,仍处在前市场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个81岁高龄老人没有自己写一句话,全是当年旧闻,他的书何以热销至此?退休6年后,朱镕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再次走入公众视野——9月2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下称"《答记者问》")一书,在全国各大书店公开发售。  相似文献   

16.
李梁 《黑龙江史志》2013,(9):145-145
尊老养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先秦始,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养老逐渐成为国家的一项制度。到了汉朝尤重养老,因此尊老养老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本文主要以《张家山汉简<傅律>》所载内容为主,结合《汉书》等相关文献资料,对汉朝"七十赐杖"的养老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析城镇地区失独老人的精神困境和精神自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凌波 《神州》2013,(6):257-258
随着名为《活着》的中国失独老人调查视频的播出,失独家庭的境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失独老人不仅面临着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困境,更面临着难以走出的精神困境。因此,文章将从精神自养入手,先介绍失独老人现状,再分析失独老人面临的主要精神困境,最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3,(23):20-21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最近正式实施,养老再引热议。而北大最近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显示,全国有22.9%的60岁以上老年人(4240万人)的消费水平位于贫困线以下。该调查使用的消费贫困标准,在农村约为6.4元,日,城市约为8.8元/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留守老人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依靠土地的家庭养老模式、分而不离模式和居家养老模式。但现有的三种模式不能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全方位的照顾,理想的模式应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同时兼顾留守老人的家庭养老,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养老立法,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家庭成员为老人提供养老的全方位支持以及重视社区在农民养老中的作用,以保障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使留守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20.
贷款基金由牛津大学于1240年首创,是中世纪英格兰大学所特有的一种具有慈善性质的免息助学贷款基金。至16世纪中期,教俗各界人士在牛津大学共捐资建立了22个贷款基金,资金总额约1880镑。大学为每个基金制定了管理条例,并选举专门的管理和审计人员对之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管。管理者既依照条例为符合条件的师生、大学及其书院等提供额度不等的免息抵押贷款,也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多人联合抵押借贷"、"连续抵押借贷"等灵活变通的方式让大学及其各机构与成员获得急需的贷款。贷款基金制的出现源于中世纪大学师生的"普遍贫困"与大学自身资金的匮乏,而西欧社会的捐资助学风尚则使之得以落地开花。贷款基金的设立促进了中世纪英格兰大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