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伟新 《史学月刊》2003,(12):95-103
自明中叶以迄清代,由于险恶的地理生态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动荡,赣南乡村居民自发地构筑大量用于军事防卫的乡村围寨,于是形成广泛而持续的筑寨建围运动。伴随着乡村围寨的构筑和乡族武装力量的崛起,乡族势力尤其是宗族的力量得到不断的发展,并日益地军事化和割据化,逐渐成为乡村社会中非常成熟的支配力量。乡村宗族构筑围寨,“聚族自保”,直接地导致“聚族而居”聚居聚落的形成,聚居宗族也得以强化,这展示了赣南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宗族发达并与村落重叠这一普遍而显著的社会人文现象的历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唐末五代至两宋时期,在客家地区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风水流派——江西形势派。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风水信仰亦由此深入人心,成为客家人的一种传统意识。客家人的风水信仰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客家人出于"山环水抱"的风水观念,往往将宅居建于山坡下或河湾处,形成一个个聚族而居的村落,世世代代守护着身边的青山绿水;出于风水信仰,引活水环村,在房前开挖"风水塘",对古村落的水口、后龙山、风水林、村边河流、排水系统进行营造和保护等,为科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赣南客家人大多聚族而居,宗族观念非常强烈,宗族中的家庭喜事如添丁、进学、仕官等和哀事如伤残、孤寡、疾病乃至去世等,都视为宗族之事,其公用事业的好坏与成效看成是族内大业,因此大多宗族有较严密的组织,如族长、理事长、厨礼生、厨丁、鼓乐队、武功队等,可以应对红白喜事甚至族内的械斗。而支撑这些事务的经济基础就是族田收入。  相似文献   

4.
围屋民居与围屋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闽粤边山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分别代表了各自的民居特色。其基本特征都是聚族而居,注重防卫,中轴线对称布局,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映成辉。共同构成了客家民居的奇异文化景观。然而,过去言客家民居,必称土楼、围拢屋,论其建筑文化则必谓闽粤,而不及赣南客家围屋,有鉴于此,本文试将围屋的基本状况,成因和文化背景,作一初步的分析,似神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客家围楼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一、围屋的概况和建筑艺术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了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  相似文献   

5.
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志繁 《史学月刊》2005,(11):70-75
自明中期起,赣南社会掀起一股造风水、兴科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地方官的倡导、地方绅士的响应起了很大的作用。明代赣南社会出现这股热潮,表明了明代中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追求“士绅化”的心态。把风水和科举联系起来,虽然是中国人祈福求祥心态的自然反映,但并非单纯是风水术上的一个发展问题,更不是赣派风水发源地赣南独特的社会现象,而是宋以来南中国整体社会变迁的一个过程和结果。风水这类看似游离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民俗观念,其实蕴藏着非常复杂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应放置于整体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6.
赣中地区赣扛两岸的丘陵岗地上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不少残存高低大小不等的土城垣,考古工作者甚为注意它们的建造年代及其与遗址的关系。本文拟对江西清江筑卫城和营盘里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上的土城垣的筑造年代略述管见,以期与同道分析研究。 筑卫城遗址,座落在清江大姑山北面红壤丘陵岗地上,距县城樟树镇六公里,得名于筑有一座形势巍峨的土城。遗址上所筑土城约呈长方形,东西长410米,南北长360米,总面积为147600平方米。城墙现存高、宽:西段高17米,基宽14.6米,东段高8.8米,基宽18.5米,南面一段筑在遗址的南角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刘沛林 《人文地理》1998,13(1):34-37
本文认为,中国聚落中的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一是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二是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三是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以古村落为实例的"人居文化学"研究是对当前日益兴起的"人居环境学"研究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潘家庄秦墓地墓葬的分析,依据随葬品的差异把墓葬分为四类,并对这四类墓葬在墓葬形制、墓葬方向、葬式、陶文、随葬器物的类别和组合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不同类别墓葬的墓主人之间有社会阶层或身份地位的差异,同时也暗示着潘家庄秦墓地的死者生前可能是属于不同人群或不同文化系统。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社会形态,属于同一个地缘组织,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地缘政治的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10.
赣南的大山长谷、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种非人非鬼又非神的“赣巨人”。有人说他们是狒狒,有人说他们是“木客”,有人说他们是“野人”,也有人说他们是尼革利陀族人。但据笔者考证,他们应该是一种没有经过文明进化的古猿。  相似文献   

11.
《沈阳锡伯族志》是锡伯族的第一本志书,保留了沈阳锡伯族的诸多珍贵资料。但书中关于锡伯族迁入盛京地区时间、原因以及聚族而居局面的形成等几个问题,由于资料有限,尚未深入探讨。笔者认为,锡伯族迁入盛京时间应以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为上限,清政府将锡伯族迁入盛京的原因,主要是军事战略力量调整,而能够聚族而居,与盛京八旗兵农合一的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从宋初开始,民间就纷纷建祠、置田和修谱,希望通过祠堂、族谱从精神上,族田从物质上团聚族人,形成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借以敬宗收族,重建家族制度。①在富东,罗李两姓三族几乎都在明末清初时期完成了一整套家族制度和规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大陆学看来,家族是自宋明以来在中国民间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制度体系,认为宋以后的近代家族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提倡敬宗收族,人们实际用来敬宗收族的办法,一是建祠堂,二是置族田。祠堂用以敬宗,族田用以收族。祠堂从精神上,族田从物质上团聚宗族,形成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达到收族的目的。而且认为所有  相似文献   

14.
外来移民在高句丽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嬗变是理解外来移民与高句丽社会关系的关键要素。夫余人迁入并与桂娄部结成联盟,塑造了共同的祖先记忆,奠定了高句丽族兴起的基础。沃沮、东夫余、北夫余、韩秽等族裔政治体成为高句丽藩属,经过城邑建设、政治体离散,在语言相通和文化相近的助力下,完成了族群融入,为高句丽疆域扩大和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大量进入高句丽的中原流寓民,以边疆族团、聚族而居、妻以游女、与高句丽人错居等不同方式融入高句丽社会,其融合速度和程度均呈现不同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朝鲜族历史的多元与复杂特性造就了中国朝鲜族革命斗争史的一个根本特性,亦即"双重使命".中国朝鲜族革命斗争历史上的"双重使命"特征,早已成为在国内外历史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学术观点.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有诸多先行研究者进行长期建构努力,国内外学界对这一重要观点也有广泛认同与采纳,目前付梓出版的诸多有关论著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也有的论著没有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聚族围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客家围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而且还凝结了现今仍然存在或已经失落的中原文化。它是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承,聚族而居的躯壳,中原古代礼制的化石,儒家思想的体现,佛、道文化的反映,小农经济的基地,滚动发展的宿营,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  相似文献   

17.
曾辉 《文史天地》2011,(9):60-63
会昌的显应公在此役中未"显灵",大概是他知道正义在哪一边吧。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在苍茫的赣水和青葱的闽山间,红军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各级  相似文献   

18.
赣南的畲族     
一、赣南畲族的人口及分布情况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闽、浙、赣、粤、皖等省的80多个县市的部份山区。据 1982年统计,我国畲族人口为 368832人①。赣南的畲族分布全市 18个县(市、区),据1990年统计,赣南总人口为7105217人,畲族人口有47017人,约占赣南总人口的0.67%。除1953年、1954年经批准兴国县部分雷姓恢复畲族成份外,1984年至1986年赣南各县(市)经批准陆续恢复了蓝、雷两姓畲族民族成份。分布详情如下: 章贡区 蓝450人 赣 县 蓝 943人 宁 …  相似文献   

19.
乡村是农民聚族而居的地方,是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生存的空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和源头。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传统乡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着合乎地域资源环境条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总体适应性逻辑,因此千万年来农民方能世代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融共生并达至"生态自洽"。在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过程中,在自上而下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注重对传统村落生态自洽现象的发现、保护和发扬,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敦煌文献中的"大户"与"小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传世文献与敦煌文献中关于"大户"、"小户"记载的考察,认为唐五代的"大户"是指地方的豪强或大族人户,一般聚族合户,人多势众;"小户"指平民百姓,一般人口较少,比较贫穷。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的"大户"有可能已逐渐向宋初的"官户"演变,即唐宋之际"大户"向"官户"的演变,地处西北边陲的敦煌比内地要早。它也说明,归义军历史对探讨唐宋之际的历史变革亦有一定借鉴或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