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串场河是苏北沿海人工开凿的一项集水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工程。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串场河既是里下河的泄洪通道,同时也是一条古代的盐运河道。古串场河自唐代开河以后就肩负起海盐的运输任务,历代官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淮盐从这里运出。它是苏北东部地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苏北千年水利水运和厚重海盐文化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2.
平木用刨考     
刨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平木工具,一件十分粗糙的木料,几经刨削,各种刀斧之痕便会骤然消失而变得十分光洁平整。但刨发明于何时却是学术界一直不曾解决的问题。目前居主导地位的观点说它是明代中期才出现的。主要论据有二:1.明代以前,关于刨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皆无一见。2.明代以  相似文献   

3.
热心公益的硖石首富 徐申如(1872-1944),名光溥,浙江海宁硖石镇人,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徐氏原籍浙江海盐,先辈于明代正德年间迁居硖石,并开始经商,主要经营丝行和酱园.据徐氏宗谱记载,徐申如祖父徐廉墅是个太学生,先后娶朱、吴、张、王四氏,生有六男四女.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工艺品有其优秀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早已驰誉中外,到了明代更有所发展和创新,无论是冶铜、镌银、雕玉、勒石、制陶、漆器、象牙、犀角、竹木雕、制笔、制墨等,无一不精,名家倍出。著名的景泰蓝、宜德炉、宜兴壶、宜德青花瓷器、露香园顾绣等,更为明代所特有,它们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5.
闫璘 《丝绸之路》2009,(6):113-116
本文通过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以大通县明代敌台为主,论证了大通县明代敌台的地理位置、敌台与长城墙体的相对关系、敌台的形制等,总结了大通县明代敌台的特征,为研究我国的筑城发展史以及古代的战防思想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堂”是悬挂于厅堂正中的巨幅立轴字画,为明代晚期以来中国书画一般陈设中的一种主要样式。本文拟对“中堂”及其与之相配置的“堂联”产生原因和时代背景等问题,试作探讨。一屏风是汉至明书画展示的主要载体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特点,北方建筑多为泥墙或板墙,南方建筑则以板墙为主。古代的厅堂正背面均没有墙,只在两侧有墙。在明代以前,一些大宅的厅堂建筑一般不分间,有的厅堂两侧安着可拆装的长窗,冬天安上,夏日卸下。因此厅堂两侧通常不悬挂书画和大型装饰物。明代中期以前,屏风是展示书画的主要载体。在屏风上绘制图案有很久远的历…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统建办在扩建青龙街至花牌坊街时揭露出古代桥梁路面,表明此处是明代砖石结构的券拱桥梁遗址。明代桥梁实物资料不多见,对古代桥梁之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芙蓉 《文物世界》2007,(2):38-39,72
我国古代建筑发展至明代,砖结构建筑大为兴盛,许多城池在明代都进行过扩建和大修;民居当中的砖结构建筑,山西平遥、祁县、太谷、襄汾、万荣、沁水等地达数十处之多;现存寺庙中的纯砖结构建筑,俗称无梁殿,虽为数不多,但体量较大,结构复杂,雕刻精细,堪称我国砖结构建筑典范,以下介绍几座明代砖结构佛寺建筑。  相似文献   

9.
泥土是古代修筑长城的主要建筑材料。保留至今的古代土长城数量很多。如何把松散的泥土变成坚固的墙体,就需要科学的建筑技术方法。夯土版筑是古代传统的筑墙方式,本文详细论述了夯土版筑的起源、战国和明代的夯筑以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明代建国后,太祖朱元璋提倡文治,昌明儒学,致力教化,兴建学校,选拔学官,积极推进文化教育进步与发展。明前期虽缕有动荡,但经过数十年努力,终于形成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为明朝文化的繁盛奠定了基础,古代图书事业也由此逐渐走向鼎盛。明代前、中期图书的刊刻传播,主要通过中央和地方官府,这一时期的藏书群体也主要是贵族和官僚。中后期随着  相似文献   

11.
永嘉溪口李氏大屋现有建筑始建于明代晚期,并历经了一个分期建造的过程,时间跨度从明晚期一直延续到清中期,代表了楠溪江民居的建筑技术水平,它与李氏主人及设计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关,也与溪口村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院内的明代净水池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水处理净化工程,为研究古代水处理工艺和建筑工程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科技史和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巍峨的应县木塔,举世闻名,是我国古代木结构高层建筑的辉煌成就.然而,以前因不见于辽代文献记载,其建筑年代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木塔的建筑年代,过去主要依据明代田蕙于万历年间编撰的<应州志>,其<营建志>云:  相似文献   

13.
四川屏山县神木山祠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勇 《四川文物》2001,(2):41-45
中国古代王朝采办皇木由来已久,明代采办皇木的地区主要是在四川等地,数量很大,所费人力众多,并有诏封神木山、建立神木山祠等举措。本对四川屏山县的神木山祠碑进行了考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陕西、山西、浙江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吴山,在古代享有盛名。陕西的吴山在陇县和宝鸡交界处,古称西镇,又叫吴岳,为我国“五镇”之一,与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齐名。山之东有吴岳庙建筑群,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五九六年),历代屡毁屡建,现存殿宇多为明代重建。庙内有宋、明、清代巨型碑碣.明代吴山全景图碑刻和一些古代名人的题词碑石,被称作“小碑林”。山有十七峰,以镇西峰、会仙峰、灵应峰等最为著名,还有餐霞洞、真人洞、元鹤巢及凤凰石等胜景。 山西省南部的安邑县,有一座跨越夏县、平陆县界的吴山,是中条山的…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6,(1)
正本书是近年来南京市博物馆部分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及学术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主要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报道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明代的重要考古资料;下编主要收录论文,多是对新见宋代、明代墓志等碑刻文字的释读,以及对明代南京城墙资料的汇注等。全书资料翔实,考证严谨,对古都南京乃至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代张居正改革,是封建社会后期最大的一次改革运动。作为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经典改革,无论对当时还是对后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张居正政治、经济、军事等改革措施入手,分别论述了其对明代北部边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代服饰辉煌灿烂,突出特点为“汉官威仪”,集汉民族服饰之大成。明朝服饰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形成了明代服饰自己的特色,如明代官员补子,忠靖冠,六合统一帽等。明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占有重要一席。明代服饰在发展演变中日臻完善,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可大致分为初期、中期、晚期,明代服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代永平府占据着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其境内明代长城的修筑,与明朝边防重镇"蓟镇"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均将制订舆服作为其重要的制度之一。明代官服关系最为密切的,应该算是唐代的官服制度。由于唐代的官服是以不同的服色来标志其官阶和地位的高低。明代定制时,作了一些调整,即一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对官员的监察自封建社会之始即形成制度,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隋唐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监察御史”,宋元因之;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监察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体系更加完备;清朝沿袭明代,在整合监察资源、高度集权等方面达到巅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探究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和监察文化发展脉络,对当今巡察工作有积极借鉴作用。笔者仅就明朝广东道监察御史向翀的事迹进行整理,为巡察干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