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曼 《民俗研究》2004,(1):202-204
衡瑞霞,女,江苏邳州市人,1937年出生于邳县(今邳州市)车夫山乡刘楼村。  相似文献   

2.
孙丽华 《民俗研究》2004,(2):204-208
林桂茂,女,1914年出生于山东栖霞县(今栖霞市)庙后镇五林庄,23岁(1937年)出嫁至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浒口村。娘家与婆家虽然分属两个县,但二村相距很近,风俗并无很大差别,两地所流行的民间剪纸,风格也大致相同。她少年时读过两年书,初通文字。17岁时跟母亲学习剪纸,很快成为当地的巧手。  相似文献   

3.
山曼 《民俗研究》2000,(2):195-196
陈越新,男,河北省蔚县西合营乡祁家皂村人,生于1947年8月17日。自幼眼见许多乡土剪纸,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20岁离开村庄参加工作,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  相似文献   

4.
郭万祥 《民俗研究》2003,(4):201-208
卢胜芝,女,山东荣成市东山镇吉屯村人,今年86岁。  相似文献   

5.
山曼 《民俗研究》2003,(2):206-208
王庆权,男,1952年生,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南石镇北于村人,当地从前民间剪纸流行甚广,剪纸的用途多种多样,因此有半职业性艺人,剪刻花样,在附近张范等集上批发给货郎小贩。这种情形促使当地不少男性参加到民间剪纸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6.
山曼 《民俗研究》2000,(3):180-181
卢海,男,1958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蔚县下宫村乡浮图村。  相似文献   

7.
山曼 《民俗研究》2000,(1):185-187
林化强,男,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平邑县,现供职于济南铁路分局平邑车务段。他是一位社会转型期的剪纸家,他的剪纸活动很可能成为有此爱好的同龄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鲁汉 《民俗研究》2006,(2):270-272
陕北有民谣道:“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冒铰”,即是指剪纸样子随心自制、脱剪而出。在中华民间文化积淀厚重的陕北,有一批“冒铰”的民间剪纸老艺人,其中,张玉姐的剪纸独树一帜。张玉姐是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南寨乡小寨村人,今年67岁,她的剪纸样子从不重复,剪纸时握一把大剪子,不用事先勾勒图案,全部随心而出。民间剪纸是一种极力在二维空间里表现立体的艺术形式,她却反其道而行之,可能是由于一只眼已经失明的原因,她的剪纸非常平面化,黑白对比强烈,用剪极为顿涩老辣,大刀阔斧。异常简练,毫不媚俗,其中的人物、动物仿佛通灵一般活灵活现、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9.
史耀增 《民俗研究》2003,(1):203-205
安菊云,女,1935年农历九月八日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宋家庄。她的曾祖父是清朝的翰林,祖父安奠方,是县内有名的私塾先生。她的母亲史娉霄心灵手巧,精于女工。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小对当地民间艺术就有浓厚的兴趣。她又有很好的悟性,各样技艺,一学就  相似文献   

10.
马润花 《民俗研究》2002,(4):205-208
王江叶,女,1955年出生于山西省灵丘县只庄乡王村,三岁时随父亲"走西口",到了内蒙,十多岁后才又回到故乡.走西口的人,在口外过年(春节),像在山西老家一样,家家都要贴窗花,但是当地却没有卖窗花的集市,所有的窗花都要自己剪出.一个女孩会剪纸,剪得好,不仅会得到好多人的夸奖,而且能成为将来嫁个好人家的"资本".因此,走西口的人在艰苦生活中,也不忘将剪纸的技艺作女红的重要项目来训练自己的女儿.剪纸的活动在走西口的女人中十分流行,女孩们因此有机会凑在一起互相学习,切磋交流,也成为她们生活的一种乐趣.王江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了剪纸,而且很快成了出类拔萃的一员.  相似文献   

11.
山曼 《民俗研究》2001,(3):205-208
周兆明,男,1935年生,河北省蔚县南张庄人。蔚县剪纸因为风格独特,现在影响及于国内外,而蔚县剪纸的根就在南张庄。20世纪50年代初,当周兆明年少时,蔚县剪纸只有城里南关四家,南张庄四家。南张庄的四家是王老赏、周赐、周摇、李全,这四家,或者无后,或者后人不再剪纸,如今继承父业成为著名剪纸艺人的,只有周赐的儿子一位,  相似文献   

12.
鲁汉 《民俗研究》2001,(4):205-208
樊晓梅,1977年出生在陕西省安塞县楼坪乡张新窑村的一孔窑洞里,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女孩,按当地风俗称为“猴女子”。她的母亲张芝兰,是安塞著名的剪纸艺人,文化部命名的剪纸艺术家。晓梅8岁那一年,随母亲回内蒙舅舅家过春节,母亲为亲戚邻居剪窗花,她偎在母亲身旁,用母亲剪下的纸尖尖学剪纸,居然剪得像模像样。亲邻们夸晓梅,她的母亲十分高兴,老人想起了陕北的谣谚:“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冒铰”是陕北的方言,说的是剪花不用样子,随心所出。母亲只知道,巧女子是好嫁人的。晓梅后来回忆说:“那一回,母亲成了众人眼里的神人,连我也跟着沾了光,从此以后,我这一生就跟剪纸结下了缘。”  相似文献   

13.
姜锋  山曼 《民俗研究》2001,(1):202-204
薛秀云,女,1928年出生于今山东省胶南市隐珠乡盂家洼村。20岁出嫁至薛家岭村,娘家距婆家只有8华里,民俗风情无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牟国庆 《民俗研究》2002,(2):203-208
李凤兰老人,作为一名民间艺人,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她在许多方面都达到了一般民间艺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她是全国最着名的农民画家,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之一,荣任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她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她担任陕西省文联常委,陕西省文史馆馆员,现在还在省文史馆领工资。  相似文献   

15.
余振东 《民俗研究》2002,(3):205-208
马秀珍,1941年出生于甘肃西峰市什社乡,现居住在什社乡聂家盘村,属甘肃省庆阳地区。庆阳有许多塬,以董志塬为代表的塬区,有一种特别的窑洞,叫做地坑院。建这种窑时,选平坦的塬面,挖一个四方形的土坑,深两丈有余,宽八丈或十丈不等。看似简单的土窑洞,内里的装饰却很讲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