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党历史上的井冈山时期,是指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时期。在这段很短而又很关键的历史时期即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岁月里,领导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井冈山红色政权,点燃了光照未来的星星之火,从而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伟大意义的转折时期。与此同时,井冈山的斗争筑造起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一座巍巍丰碑,锻炼出了以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我党干部队伍,孕育成了对中国革…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辉的圣地,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从磨难走向胜利的起点。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领导根据地斗争的过程中,对战争指导原则灵活巧妙、扬长避短地创造性运用,形成运动战、歼灭战等一系列战争指导原则,最后总结提出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深入研究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游击战争思想,可以从最原始的角度了解中国特色战争指导理论的创立过程,对了解和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演进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虽然井冈山斗争距今已经80年,但人们对她关注的目光却从来都没停止过。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有158个国家和地区的  相似文献   

4.
正湘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斗争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一块红色区域,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东南、赣西南边陲地区,是继井冈山根据地后的第二个根据地。1931年10月,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省委、省苏及省直机关均驻永新县城,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统一货币制度,冲破国民党的封锁,1932年1月,在永新县城成立了湘赣省工农银行,并且创办了  相似文献   

5.
红军 《文史月刊》2007,(10):9-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南昌起义的枪声中诞生,在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中壮大,在万里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激烈斗争中百炼成钢,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立下了丰功伟绩。如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斗争的军事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春亮  钱肖颖 《人文地理》2016,31(3):116-121
国内的军事地理研究大大落后于其他人文地理分支学科。本文结合实地学习考察,对于井冈山军事斗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现代地理学视角进行比较系统的全新分析。在井冈山斗争期间,根据地经历了从队伍上山、据险驻守,到外线出击、最终撤离的军事地理过程,并在根据地内部形成了"两片、两心、一环、五哨"的军事地理格局。从根据地尺度看,这一格局对于斗争初期的立足有一定合理性,但范围狭小、资源支撑和回旋空间不足;从宏观的区域尺度分析显示,井冈山地区远离敌方核心,但立足后则面临两省"会剿",腹背受敌,军事地理上的劣势凸显。分析还显示了新军事力量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对于旧格局的反转。作为井冈山道路的发展,中央苏区、陕甘宁根据地以及东北解放区的建立,是对井冈山斗争开辟的革命道路的发展,同时也是在区域尺度、位置、区际关系等方面军事地理优势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曾面临很多的困难,其中最为严峻的是部分官兵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缺乏革命信心,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消除"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引导中国革命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毛泽东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深入调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在茅坪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以及《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为根据地军民坚定革命信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求民主政治的斗争始终如一,从未间断。出于对国情正确把握,中共的斗争一分为二:在大后方推动旧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全实现,为发展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根据地大力实践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这两个层面的斗争并行发展,又互相配合,体现了中共对民主政治理解的不断深入、具体和细化。虽然中共通过民主政治改造旧中国的斗争没有成功,但有力打击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充分树立起在人民心目中的民主形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21,(1)
正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斗争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还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学术综述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队伍从之前的一千余人激增到一万余人。人口的迅速增加也使根据地的生活压力陡增。为此,毛泽东任命王佐为厂长,于5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革命斗争史上第一个造币厂—井冈山上井造币厂,以墨西哥鹰洋银元图案为蓝本,利用缴获的银两、银饰等为原料,制造了中共革命斗争史上的第一种白银货币在根据地流通。当月,毛泽东在视察造币厂时,  相似文献   

11.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为了促进井冈山及边界经济的发展,毛泽东和边界党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工业、商业、外贸和金融发展的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罗荣桓在井冈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易 《纵横》2007,(12)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正在江西修水领导农民运动的罗荣桓率通城农民自卫军来到了秋收起义部队。起义受挫后,罗荣桓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斗争中,罗荣桓崭露头角,并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中共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日作战,其中,地道斗争为人们耳熟能详。冀中地区是地道斗争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区,这里地道斗争的形态颇值关注。地道本身是一种相对被动的防御设施,地道斗争必须和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村落战、反包围战结合才有可能顺利进行,这样的系统工程来源于中共高度追求效率的组织和动员体系,凸显了中共军政运作的特质。同时,无论是地道的挖掘还是地道斗争的展开,都离不开民众的意愿,民众中普遍存在的对日敌意,是日本在华控制的致命伤,也是中共得以进行地道斗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杜修经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五上井冈山;因"八月失败",在《毛泽东选集》中被五次点名批评;一生两次脱党、三次入党。下面将通过一些档案资料和亲历者回忆,反映杜修经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12,(6)
2012年5月5日至6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召开全国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座谈会。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史研究部门负责同志、中直系统老干部局(办、处)以及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中共延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占海致辞。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燕楠、  相似文献   

16.
论荀或     
孟祥才 《史学月刊》2001,20(1):47-52
苟或在辅佐曹操统一、治理北中国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立下了首功,使曹操成为北方最大的实力派。然而,当曹操显露出篡政的意图时,苟或则义无反顾地采取了坚决抵制的态度.最终导致了自杀的悲剧。苟或的人生悲剧,是他自己的人生定位与曹操政治行为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说到井冈山的斗争,人们自然会想到王佐袁文才,这两位为井冈山的斗争作出过贡献的“绿林首领”当年为何被杀?历来各种传说颇多。在井冈山党史办的毛建华那儿,我们知晓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袁文才、王佐均为客籍人,袁的祖籍在广东梅州;王的祖籍则为福建汀州,他俩同生于一年,故结拜了“老庚”。这两位带领的井冈山两支绿林武装,其共同目标是“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当地的土豪劣绅对他们恨之入骨1926年冬,在党的领导下,均改为宁冈和遂川的农民自卫军袁、王分别担任自卫军团长。他们遥相呼应,彼此配合,即使在陈独秀责令向土豪劣绅交枪、蒋介石…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在此过程中,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与坚持内战、实施独裁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各民主党派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的合作关系得到了新的巩固和发展,最终与全国人  相似文献   

19.
黄子荣,又名黄猛,是中国革命早期最艰苦岁月里牺牲的名的红军将领,他曾参加过北伐战争、百色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1935年7月牺牲,时年40岁。  相似文献   

20.
龙源口战斗,又称七溪岭战斗。此次战斗,是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最大的一次战斗,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此役,红军乘胜第三次占领了永新城,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杨克敏192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