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调查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午道是古代长安地区穿越秦岭、交通陕南的重要通道。《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率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程大昌《雍录》:“此之蚀中,若非骆谷,即是子午谷。”东汉《杨君孟文石门颂》: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 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途路(止止止)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先。许多著作,包括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相似文献   

2.
金陵局本《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王念孙《史记杂志》云:“‘益铸钱’当依《正义》作‘盗铸钱’,字之误也。《文选·吴都赋》、《芜城赋》注引此并作‘盗’,《汉书》亦作‘盗’。”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引正义札记》亦持此说。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据王、张  相似文献   

3.
异文与释义     
古代有影响的著作,常为他书引用或袭用,如《庄子》、《韩非子》常用《老子》文;《韩非子·存韩》跟《战国策·秦策一》张仪说秦惠王书如出一辙;《大戴礼记·劝学》为《荀子·劝学》所袭用.至于《汉书》武帝以前文袭用《史记》则更是众所周知.有时,引用或袭用的话中个别字词与原书不同,我们把它们叫异文,古籍中之所以会出现异文,是由于:①原文在传抄翻刻中发生谬误,而他书所引则保存原貌;②原书  相似文献   

4.
禹居(都)阳城,古无异说。如①《古本竹书纪年》:“禹居阳城”。②《盖了·万章上》:“禹进舜之子于阳城”。③《史记·县本纪》:“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④《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等。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确定禹居(都)阳城的地望究竟在何处。根据文献记载,阳城的地点共有四说:①河南登封告成说;②河南陈留该仪说;③山两西洋公说:④山西翼城说。此外,新近有人提出《禹都阳城即谈阳说》I’I,一六万说。对以上五种说法,笔者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  相似文献   

5.
秦至新莽时期汉中郡治地望冯岁平《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庶长章出楚于丹阳,瞄虏将屈,斩首八万;又攻楚汶中,取地六百里,贵汶中郡。”自此至来汶皆置有*中郡。那么,复中郡郡治何在?《从令·地理志》悦:“*中郡,户十方一千五百七...  相似文献   

6.
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下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春秋初期,华夏诸国北边迫于戎狄,而南方则受威胁于楚人。 楚人的先世,据旧史所载,说是颛顼的后裔,至熊绎时因事周成王,才受封于丹阳。楚国所封的丹阳,《汉书·地理志》说是在丹阳郡的丹阳县。其地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史记·楚世家·集解》引徐广说,谓在南郡枝江县。其地在今湖北枝江县东  相似文献   

7.
林剑鸣著《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第340页说,公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的秦、赵大战中,“秦将桓齮由于失败,畏罪逃奔燕国。”作者自注,系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赵世家》”。经查证,《史记》这两篇均无秦将桓齮败逃燕  相似文献   

8.
《史记正义》纠误一则王洪瑞《史记·秦本纪》有言“躁公二年,南郑反”,此句《正义》注曰:“南郑,今梁州所理县也。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于楚也。”今人张大可从之,亦云:“南郑:指今陕西汉中地区,春秋及战国时属楚”(《史记全本新注》第93页,三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名的由来,据我国史话所载,约有两说:一为唐代张守节所著《史记正义》在《史记·舜纪》“东长鸟夷”下按云:“武后改倭国为日本”;一为新旧《唐书·东夷传》的记载,谓倭国于唐高宗“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从表面上看,两说互异,莫衷一是;实际上,两说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新旧《唐书·东夷传》所提供的史料,足以补证《史记正义》按语未记年月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点校本《续汉书·郡国志》在河内郡修武县下刘昭注曰:“史记曰:‘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针对“太行道”一词,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却断作“太行道”。(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四十四年)二书标点有异,孰是孰非,值得一辨。 《史记·苏秦列传》中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正义》释此“太行”为“太行山羊肠阪道,北过韩上党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郦生说汉王曰:“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复荣阳,据敖仓之粟,塞成桌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则天下知所归矣”。“蜚狐之口…  相似文献   

11.
《史记·六国年表》中“取南方越地”辨正岳庆平《史记·六国年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适治狱不直者筑长城及南方越地."梁玉绳认为其中"及"字当作"取一,张文虎从其说.中华书局点校本据梁、张说,改"及"为"取".我认为此种改法不妥.因为:《史记·...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享誉古今中外。但他的生年,史籍没有明确的记载;历来学者多有考证和推测,众说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本人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今年应当纪念他诞生2150年。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没有记述,班固写《汉书·司马迁传》又缺乏记载,实在令人惋惜。唐代学者司马贞写《史记索隐》、张守节写《史记正义》时,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司马贞于《自序·索隐》“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句下,注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囗(按,夺一字),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  相似文献   

13.
<正> 《史记·韩长孺列传》,《汉书·窦田灌韩传》都说韩安国是“梁成安人”,然《汉书·地理志》梁国无成安县,而颍川郡和陈留郡俱有之,以故韩安国之籍贯颇不易确定。《史记》“集解”和“索隐”引用徐广的话,说成安“在汝颍之间”,而“正义”则依据《汉书·地理志》云:“成安届颍川郡。陈留郡又有成安县,亦属梁,未知孰是也。”其实,只要考察一下梁国行政区范围的盈缩,就可对此问题一目了然。据《史记》、《汉书》可知,汉之梁国始建于汉高祖五年春正月,原为异姓王彭越的封地,  相似文献   

14.
战国至西汉时期“夜郎”的地理方位,是在关于夜郎的讨论中,争论得最热烈的问题之一。论者多以《史记》中“夜郎者,临牂牁江”,“浮船牂牁江”的记载为主要依据,从夜郎与牂牁江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推断夜郎的地理方位。由于除《史记》而外,如《汉书·地理志》(《汉书·西南夷传》系抄《史记·西南  相似文献   

15.
秦人的起源问题争论已久,本文分析了《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人起源于东夷的不准确性,又从《史记》的另一个侧面进一步阐述了:秦人起源于早期戎人的西源说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和《三国志》于地名标点因地理统辖关系不明而误断多处,现摭拾四则如下。1.《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集解引韦昭曰:“句章,东海口外州也。”按:“句章”后不该断开。该句意指句章东海口外州为甬东,断开则误为东海口外州为句章。集解所引当出自《国语》注。《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韦昭注:“甬句东,今句章东海口外洲也。”《左传》哀公二十二年作“甬东”,杜预注:“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2.《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引《献帝春秋》曰:“孙策率军如闽、越讨朗。朗泛舟…  相似文献   

17.
<正> 杨宽先生撰《战国史》,其附录中所列《战国郡表》,谓魏国曾设置有河西、上郡、河东、方舆、大宋等五郡。河西为郡,所根据的是《史记》的《吴起传》和《匈奴传》。上郡为郡,所根据的是《韩非子·内储说上篇》和《史记·匈奴传》。方舆和大宋为郡,所根据的是《史记·楚  相似文献   

18.
子夏故里温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夏是唯一的晋人。一般认为子夏的故里在当时的温邑,但是,关于温邑的归属国,千百年来却是众说纷纭,致使子夏的“国籍”一直处在多种观点并存的状态中。在相关的史籍记载中,今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没有子夏故里的记载,《集解》引《孔子家语》说子夏是卫国人,又引郑玄的说法,说子夏是温国人,而《礼记·檀弓》孔颖达《疏》则说子夏是魏国人。那么,上述说法究竟哪一种是事实或是更接近于事实呢?这就需要从古温国或温邑的历史变迁讲起了。周朝初年分封的古温国,地处今河南省温县西南部。作为周武王的封国,古温国的历史地…  相似文献   

19.
“博士”一词,英文为doctor,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其实,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产物,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博士乃是官名,其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鱼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这是鲁国的博士。《宋书·百官志》也说:“六国往往有博士。”但此时博士的职责已不可考。秦王朝因袭此制,设置博士多达70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至于秦朝博士的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如下故事:“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比裴骃《史记集解》和颜师古《汉书注》,认为裴骃《史记集解》所引《汉书音又》即蔡谟所著。这部著作是南朝至唐代以来《汉书》最为通行的注本,也即《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本。在此基础上,又就《汉书音义》的成书、流传、价值等问题略作考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