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近代中国妇女争取职业及职业平等权的斗争历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论近代中国妇女争取职业及职业平等权的斗争历程何黎萍中国妇女从业是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输入和女子教育兴起后开始的,最初是女工,稍后出现女教师、女医生、女护士等。民国初期,妇女从业一度活跃,并得到迅速发展,但妇女就业范围却少有拓宽。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2.
徐悦超 《旅游纵览》2014,(4):261+263
"女权主义(Feminism)思想萌芽于十八世纪初,女权主义最初是一些受过教育的商人和下层士绅阶层妇女发起的抗议运动,她们撰文反对男性在家庭中独断专行而把妇女放在奴隶的地位。"女权主义最早出现于法国,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义为女权主义。"中国女权运动兴盛于二十世纪前二三十年代,受过新式教育的中上层知识女性首先起来矢志于妇女运动自身权益的争取。"而近代中国女子留日的这段重要史实对其影响又很值得探讨。但二者关系复杂,涉及近代中国社会诸多方面,就此仅从近代中国女子留日教育对近代中国女权主义在教育、政治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启蒙影响加以浅谈,以期对当下中国留学生群体所能产生之影响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秦亚男  王君峰 《沧桑》2013,(3):33-35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国内民主革命的高涨,近代意义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逐步开展起来。从宣传"不缠足""、兴女学",到鼓吹妇女出国留洋、投身革命,再到民国元年妇女参政运动,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步入高潮。民国元年的妇女参政运动从领导者到组织者再到参与者,都是作为解放主体的妇女,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步入高潮。留日女学生在此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留日女学生充当了此次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与组织者;其次,留日女学生运动期间创办了大量的宣传女子参政思想的报纸,为参政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再次,留日女学生借助报刊宣传男女平权等思想,促进了中国妇女的思想解放,为参政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后,留日女学生回国担任教师,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批"新女性",为参政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戊戌时期女子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倡导的以救亡图存为首的变法维新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近代维新运动的杰出代表梁启超非常重视和关注广大妇女的解放问题,为女子教育构建出完整的思想体系,为中国女子教育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妇女教育、兴办女学的积极实践者。其中,他的某些观点不仅在当时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淑萍 《黑龙江史志》2013,(17):138-138
单士厘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并留下著述的知识女性。她的国外旅行开启了中国近代妇女旅行之先河,不愧为中国近代妇女旅行第一人。她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走出国门并用著述独立表达自己见解的新型女性,对传统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张兴办女子教育,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她的著作中有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详细阐述,为我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资产阶对妇女解放的道路纷纷作出了选择,其中,妇女教育作为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获得了重大发展。女子教育的发展是众多要素合力的结果,梁启超和孙中山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两人的女子教育思想也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兴女学原因、教育宗旨及内容等方面,通过对此学习,可加深对二人的了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良妻贤母”曾经是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代名词,有知识、有文化,始终是近代日本妇女的“贤”与“良”的主要标准之一。其时的中国也曾受其影响,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然而,近代以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使中国妇女不可能像日本妇女那样,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下去接受教育和知识的熏陶。日本的“良妻贤母”与中国的“贤妻良母”不仅有着不同的内涵,也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激荡冲突。在这剧烈的变动中,既有社会的变迁,更有人们观念的逐渐变化。文章以民国以来的县志和家谱为中心对近代以来人们的家族观念和女子问题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謇何时辞去农商总长职务朱英民国初期出任北京政府的农商总长,是张謇一生中直接参与国家行政事务,执掌实业管理大权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他曾主持制订和颁行了20余种经济法规,对于推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近代中国经济法制的建设,都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  相似文献   

10.
周玉洁 《黑龙江史志》2013,(13):156-157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建立之初虽是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但却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近代教会女学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近代教会女学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加速了中国女性解放的步伐,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国外交官学历背景之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谦厚 《安徽史学》2005,3(1):62-67
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外交官学历状况的量化分析,认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特别是留学教育,成为民国外交官学历出身的主途,这既反映了中国近代外交集团精英化的建构特征,又为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走向增加了诸多变数,同时亦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教育的某种缺陷或弊端.  相似文献   

14.
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女子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相对较低,中国古代就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女子的毕生任务也只限于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女子受教育权利受到诸多限制。所以近代女子能走进学堂使教育摆脱了闺阁女子装饰物的状况。本文旨就以清末民初奉天地区的女子教育问题为例来阐述近代女子的受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森  刘春燕 《文史精华》2012,(Z2):15-20
近代以降,为强国保种,抵御外侮,新型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运而生。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前身就诞生在那剧烈变革的年代。——她的两个源头声名赫赫:一支是近代中国为数极少的公立女子体育本科之一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支是声名远扬的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被誉为我国北方体育专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她虽几经变迁,但办学承绪始终清晰分明,其办学历史和独特历程,在目前全国250  相似文献   

16.
李莉娟 《神州》2011,(11):214-214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与政治,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清”、“牝鸡不司晨”等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李莉娟 《神州》2011,(26):214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与政治,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清"、"牝鸡不司晨"等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女学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女子不受教育自古以然,天经地义,所以近代女学教育的确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和曲折的发展道路.清末民初黑龙江女学教育也具备了这个特点,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并为黑龙江女子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清末民初黑龙江女学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以此达到一个对清末民初黑龙江女学教育发展状况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探讨其资产阶级妇女观的发展脉络,缅怀其对近代妇女解放做出的巨大贡献,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仍有借鉴意义。1905年前,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中国的封建制度是高度成熟的,对妇女的凌辱和歧视,在中国格外严重。到了近代,任何阶级、政党和个人,要想改造中国,都不能不严肃对待妇女问题。资产阶级维新派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变法维新的同时,首先举起了妇女解放的大旗。他们本着“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学说,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鼓吹要实现女子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妇女地位的历史巨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废除了一切歧视、压迫妇女的法律,并赋予女子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妇女的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妇女获得了经济独立权;妇女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妇女的特殊权益受到保护。虽然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旧观念的影响,中国妇女的状况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仍然相信未来中国妇女的地位将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