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运动),将培养高级人才而又汇聚了大量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校也卷入其中。其中开展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由中宣部直接领导的北京大学社教试点。北大社教,实际上是北大“文革”甚至是全国整个“文革”的预演和序幕。请看《北京大学的社教运动》一文。  相似文献   

2.
应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的邀请 ,《世界历史》编辑部的全体人员于今年 4月 6日前往北京大学 ,与历史系的部分教授就如何办好《世界历史》杂志 ,推动我国世界史的研究进行了座谈。北京大学的世界历史学科教学和研究力量雄厚 ,成果卓著。北京大学图书馆世界史方面的资料收藏丰富。《世界历史》编辑部希望北大的老师们不仅要一如既往地给杂志提供优质稿件 ,而且还要为办好杂志提建议 ,出主意。座谈会上 ,北大的教授们热情而又坦诚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世界历史》要站在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前沿 ,关注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课题 ,比如东…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文史春秋》2010,(10):37-42
<正>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任北大文科学长时,钱玄同已执教于北大。他们因《新青年》而相识相交,后又都是《新青年》同人。钱玄同自称是《新青年》  相似文献   

4.
马叙伦从民国初年的兼课教员、教授到两年后的专任教授,在“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首尾21年,实际执教13个年头。他以研究诸子和《说文解字》知名,离开中学13年(1902—1915),就在中国最高学府取得一席之地,曾经制订《北京大学整理国学计划》(1921)。强烈的责任感驱使马叙伦不仅仅安身立命于书斋讲堂,而是挺身主持北大教职员会、北大庶务委员会、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会联合会等教师团体,成为北大教授中有独特建树的代  相似文献   

5.
一个名叫安元鼎的保安公司突然“红”了:继《财经》杂志题为《专业截访公司牟利年入2千万》的报道之后,《南方都市报》又发报道《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其中所披露的现实之残酷,让人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6.
动态     
《中华遗产》2006,(1):143-143
《中华遗产》在北京大学举办专题讲座2005年12月13日晚,应北京大学环境科学院学生会邀请,《中华遗产》主编夏骏先生在北大作了题为"中国城乡古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教授、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宋向光先生,在2011年7月27日的《中国文物报·博物馆周刊》发表《历史类博物馆“艺术转向”的隐忧》一文,提出当代历史类博物馆需要引起警惕。我再三阅读,认为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前五十年以12月17日为校庆日,后五十年以5月4日为校庆日。大概因为五四运动发源于北大,北大也因五四运动而声誉大振,可惜有考据癖的胡适也没有把北大生日考证得很清楚,据陈平原考证,北大的真正生日是戊戌年11月18日,即公元1898年12月30日。北大二十七周年纪念时,鲁迅应北大学生会紧急征稿,写了一篇《我观北大》,提出北大的校格问题。“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今天有人把北大的校格概括为“独立”与“自由”、“自…  相似文献   

9.
1939年1月,在北平成立了日伪控制下的"国立北京大学",但它与北大无任何干系,被称为"伪北大"。伪北大的兴亡,在厚重的中国现代史上,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史中,它被视为异类。但它确实存在了七八年的史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正视。《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一文再现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
殷旵,中国著名易经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华老子研究会学术委员。主要作品有《易经的智慧》、《老子为道》、《在北大讲易经》等。  相似文献   

11.
说不清.道不明。李敖大师,又一次引起了争议。大师之子李戡近日出书《李戡戡乱记》,炮轰台湾教育体制,并放弃台大,考入北大,一时间在网络引发热议。在一次访问中.当无数次被人问及和韩寒对比时,李戡放言:“韩寒算老几?”  相似文献   

12.
陈翔 《纵横》2010,(5):49-52
沙滩红楼是老北大的象征,铭刻着“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印记。从1918年红楼建成,到北京大学迁址到西郊燕园,北大红楼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楼却与北京大学有了暂时的分离。人们通常把西南联大看作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延续;而这时的北大红楼,先是被作为日本宪兵队本部使用,  相似文献   

13.
子明 《炎黄春秋》2009,(9):40-45
1995年初,笔者写了《梁启超与五四运动》一文,其宗旨之一就是切割(作为学生爱国运动和国民外交运动的)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本文的宗旨,则是在此基础上,对于“新文化运动”进行深入剖析。五四没有“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现在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说法,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彭明在《五四运动史》中写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的。”周策纵在《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中认为:新文化运动始于“新知识界领导人1917年云集于《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其实,一直到五四运动爆发,后来所谓“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们,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家写侦探小说,时间最早名气最大的要数程小青,他那个霍桑素有东方福尔摩斯之誉。但孙了红也曾是很有名气的一位,先译过“亚森罗苹侦探案”,后编过《大侦探》杂志,其间创作最红火的是在40年代,经常与程小青同时在《万象》、《春秋》、《大众》杂志上刊登同类作品,一时并驾齐驱。孙  相似文献   

15.
《北平晨报》1937年1月22日有这样一条消息: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昭抡,行路时疾走如飞,且喜沿墙根而行,时见其夹西书数册,沿墙疾走于大学夹道,足下尘土飞扬,俨如涉水……这段文字不长,但十分传神,它是曾先生惜时如金、一路小跑度过一生的写照。曾昭抡先生疾步跑完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 曾昭抡(1899-1967年),中国化学家、教育家。字叔作,湖南湘乡人。 “怀着对曾先生的尊崇”,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去曾先生门下求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教授,在回忆1938年3月,由北大、清华、南开3校在长沙组…  相似文献   

16.
杨飞  任玉青 《文史春秋》2007,(11):11-13
1917年1月,在蔡元培校长的力荐下,陈独秀以品学兼优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入北大,"一校一刊"实现了历史性会合,再加上北大新派教授的加盟,北大真正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成为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先生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②、《我在五四运动时的回忆》③等文中,以及在向我口述《传略》(下)中④,关于他在五四运动时的事迹,都语焉不甚详。现就蔡先生生前谈到的一些情况和我看到的一些文稿,作较详的叙述。(一) 这得从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说起。早在一九○六年秋,蔡即在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译学馆任教。当时,清廷拟送翰林院编检出国留学,他到京候派,译学馆馆长章一山邀他暂任国文及西洋史教课,为时一个学期。⑤他自己认为这是“服务北大之始”⑥。一九一二年四月,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蔡仍任教育总长。他呈准将北京大学堂改称北京  相似文献   

18.
从《不忍》杂志看康有为民初的政治主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忍》杂志看康有为民初的政治主张冯祖贻《不忍》杂志是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自己创办、自任主编、专登康氏一人著述的杂志①。康有为为什么要办《不忍》杂志?他在第一册《(不忍)杂志序》里说得很清楚:躬际中国之危机,于是不忍之心磅薄而相袭,触处而怒发,不能自...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人而言,北京大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它是中国精神的象征。北大的命运连接着中国的命运;北大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它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民主的旗帜。而讲北大的崛起,则必须谈到一个人——“北大之父”蔡元培。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大学“盛唐研究计划”的第一批成果,即由吴宗国教授主编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李孝聪教授主编的《盛唐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王小甫教授主编的《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邓小南教授主编的《唐宋女性与社会》(上、下册)、荣新江教授主编的《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共计五种六册,作为《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第一辑,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 0 0 3年8月正式推出。这是近年来唐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下面仅就该丛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简要介绍。“盛唐研究计划”是在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和教育部人文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