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广西历代各族服饰的演变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广西历代各族服饰的演变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2004,(6):63-68,F003
文章概述广西历代各族服饰的演变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钟士雄母蒋氏(?-607)南陈至隋岭南酋帅钟士雄的母亲.苍梧郡临贺县(治今贺街附近)人.史载她少女时贤淑德纯,善谈论,巧书札.后嫁给贺城太守钟骞为妻,钟骞于隋开皇二年(582)故世.  相似文献   

5.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广西丰富深厚的服饰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学,可谓民间文学的沃土。尤其有关少数民族服饰的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簇奇葩,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水乳交融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关于服饰由来的传说、故事广西民间文学中关于少数民族服饰形成缘由的传说、故事,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服饰文明发展的足迹,在服饰演变中各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1.壮族服饰的传说①龙胜壮族妇女穿遮胸内衣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叫萝芙的秀才游玩到龙胜壮峒,见一壮族农民在路边锄地,便戏言道:“郎…  相似文献   

6.
二、反映服饰制作劳动生活的歌谣广西民间文学中有不少关于服饰制作题材的作品,大多属民间口语文学,是服饰制作这一物质生产活动的真实反映。例如,白裤瑶古歌中《农事歌》唱道:“……九月喜开镰,谷桶到处响,十月男人去打猎,得多大家分,得少个个尝。妇女留在家,画裙子,扯蚕丝,纺  相似文献   

7.
广西区位僻远,地形复杂,内外交通建设受军事因素的影响极大。先秦至南朝时期,广西交通得到初步发展。隋至宋,广西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从宋代开始,岭南交通的功能开始向经济型转变。元至清中期,广西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晚清至民国时期,广西交通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交通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广西现代交通更是快速发展。随着广西内外交通的进步,广西的商业贸易也随之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人文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中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服饰既以实用为本,又借以展示民族形象,折射民族心态,体现财富观念,衡量妇女素质、能力和美德,还成为人情关系的媒介以及理想、愿望的寄托.研究服饰文化的人文内涵,对弘扬和创新发展民族原生态文化,开发民俗生态旅游产品,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审美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色彩、质感、形制、装饰图案等方面具有自然美特征;同时具有形式美和艺术美,即调和对比美、单纯齐一美、对称均衡美、多样统一美.其审美观主要源于自然崇拜和源于生活.研究它,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和创新发展民族原生态文化,开发民族服饰商品及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区正式归人中国版图,自秦朝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36郡,今广西北部的全州、资源、灌阳县地属长沙郡的零陵县,县治在全州县境内;黔中郡辖到今河池以北地区。始皇三十三年,秦军平定岭南百越民族的反抗,在军事势力所达之处,设置了南海、桂林、象3郡。3郡中桂林郡辖境全在今广西境内,南海郡跨有今日桂东地区,象郡跨有今桂南、桂西南之地。  相似文献   

11.
《致翼堂集》 诗文合集。清彭昱尧撰。文集2卷、诗集4卷,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黄蓟辑《岭西五家诗文集》排印本。另有同治七年(1868)刻《杉湖十子诗钞》本《子穆诗钞》3卷、咸丰四年(1854)刻(涵通楼师友文钞》本《致翼堂文钞》1卷。  相似文献   

12.
《蛰窠诗稿》 诗集。清钟德祥撰。五册,未分卷。有1966年据钟氏手稿抄本。广西图书馆有收藏。原稿本是否尚存,待访。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即为人们所说的金榜,排在首位的叫“状元”,第二名称“榜眼”。据《称谓录》记载:“榜眼名目,始于北宋。古者原以第二、三两名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为榜眼。后来第三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为榜眼。”因此,“榜眼”“探花”的概念就是旧时科举之制,给以廷试一甲第二名、第三名的称谓。  相似文献   

14.
《宝墨楼诗册》 诗集。清苏时学撰。15卷,前13卷为诗人自编自刻于同治七年(1868)前后;后2卷亦由诗人自编,由其弟时习于同治十三年(1874)筹资付梓并与前13卷合订成帙。苏时学(1814—1873),诗人兼学者。字敦元,别字莲裳,号琴舫,亦号爻山。广西藤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36)举人。此后两次人京会试不第,退而家居,主要以读书、吟咏、著述、访友、游历自娱,亦曾主讲藤州书院。其家有藏书楼名宝墨楼,藏书甚富。咸丰间,太平军起,避走广东,图书丧失殆尽。著作除诗集外,还有《墨子刊误》2卷、《爻山笔话》14卷、《游瑶日记》(已佚)等。诗集收诗约1250首,按年编排,起道光十二年(1832),  相似文献   

15.
《第一生修梅花馆词》/《蕙风词》 词集。况周颐撰。前者9卷,光绪末刊、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中国书店印本;后者2卷,民国三十八年(1949)刊本,为《清季四家词》之一种。况周颐(1859—1926),近代词人、词论家。原名周仪,后避清宣统帝名讳改;字夔笙,别号阮盒,晚年又号蕙风。临桂(今广西桂林)人。9岁补博士弟子员,12岁成秀才,18岁拔贡,光绪五年21岁乡试中举,  相似文献   

16.
《小罗浮草堂诗集》/《小罗浮草堂文集》 诗文集。清冯敏昌撰。诗集40卷、文集9卷。诗集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和光绪二十年(1894)重刻本。文集有道光三年(1822)刊本和光绪二十年(1894)重刻本。  相似文献   

17.
《问梅轩诗草偶存》 诗集。清蒋启扬(敫)撰。8卷。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简体横排本。蒋启扬(1795-?),字明叔,号玉峰。广西全州人。蒋励常之次子。道光二年(1822)恩科进士。历任江西新城、赣县、贵溪、南昌等地知县。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担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领导小组下达的整理任务。我与刘映华、丘振声、岑贤安等7人,先后到广西图书馆、桂林图书馆等单位,对止于民国的历代地方汉文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登记,填写了约700张内容提要卡片。据图书馆的专家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规模的普查活动,也是图书馆的一次破例的接待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是世界陶器发源地之一,有"万年桂陶"之称。汉代,合浦陶瓷已经海上丝绸之路运销各国。宋代,瓷窑遍布广西各地,广西为世界上最早在瓷器上烧制铜绿釉和铜红釉的地区之一。梳理广西历代陶瓷发展脉络,可为当今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广西自古以来即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扮演着沟通中原与南海地区交通要道的角色。"湘桂走廊""潇贺古道""交趾道(马援故道)""牂牁道""买马道""安南贡道"等,为其中之具代表性者。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构成通达内外之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