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2.
谢耀虎 《丝绸之路》2014,(24):42-43
群众文化的多项功能决定着它在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现实而又长远的课题。本文在对群众文化的时代特征、社会功能进行比较性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断拓展其认识、教育、审美等功能的理论性辨析与建议,以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的需求,利用群众文化功能培养“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祥本 《岭南文史》2011,(1):1-I0001
社会管理的进步依赖文化的发展,充分认识先进文化在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先进文化来加强社会管理,引领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斌 《沧桑》2013,(4):94-9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管理文明成果,而传统文化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的宝贵思想资源和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  相似文献   

6.
张艳红 《神州》2013,(33):44-44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文化系统的事,文化艺术教育部门也应为此做出贡献,我们也应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中明确任务,认准方向,做出成绩。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必须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把提高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放在工作首位,赋予群众文化新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寇月兰 《丝绸之路》2014,(24):44-45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甘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位于合作市,其主要宗旨是服务甘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图书馆应力求服务全民,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化影响力,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涛 《攀登》2015,(1):65-70
文化与社会治理具有紧密耦合关系,先进文化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现阶段文化保障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进程。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需要高度重视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作用,综合运用包括文化在内的多种社会治理工具来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通过培育公民文化、重塑信任文化、加强文化建设等举措建立完善社会治理的文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勇 《神州》2012,(32):20-20
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及创新,能满足广大群众逐步增长的精神领域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保障文化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因此,研究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发展方向定位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以期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0.
苏业花 《丝绸之路》2010,(18):88-9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历史文化遗存。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博物馆作为文物征集、收藏、研究、陈列和宣传教育的文化机构,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有责任担当起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色,并通过陈列、展览、宣传等手段将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达到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夏学仓 《神州》2012,(8):196-196
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民族音乐作为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在文化建设的创新中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叙述了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任务,阐述了民族音乐的概念和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婷 《旅游纵览》2015,(4):286+295
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让旅游群众文化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增强体魄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高尚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情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基层群众文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地域文化既是北京所在这个城市和区域的文化,更是中国首都的文化,代表了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具有任何国内外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有的特质和特征。北京地域文化,无论就其历史渊源、基本内容、辉煌成就,还是就其在中外地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推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意义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无可替代。如果说“文化是生产力”,那么说北京地域文化是推动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北京发展的生产力,肯定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艳 《神州》2012,(9):2-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承载和寄托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经济效益的合理追求,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努力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陈健 《神州》2014,(9):13-13
群众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我国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蕴含着十分突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十八大以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要求。然而,新形势下,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群众参与度不够以及群众文化设施落后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为,首先要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其次要培养专业文化人才队伍;最后是要构建基层群众文化网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芳 《神州》2011,(9):35-35
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胡祖民 《神州》2014,(18):214-214
群众文化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活动方式,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已成为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文化是国家的血脉,群众是国家的细胞,在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软实力重要标志的时代,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也越来越呈现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从事群文工作二十多年,深切感受到群众文化四个特点的重要性。一、群众文化贯穿于广大群众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叶璐莎 《神州》2013,(9):21-21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基,在新时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新时期的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在新时期下应当如何进行展开讨论,并结合本人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9.
岳慧丽 《神州》2013,(7):37-37
群众文化,是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文化,对社会和谐的发展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而社会和谐,作为人类社会所有人员共同追求的目的,更是时代的主题,实现社会和谐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群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健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的主要体现形式,它在社会文化发展当中具有规范文化市场走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突出龙头示范作用等多项功能。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在我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在新时代中科学发展群众文化活动,让其成为打造美丽社会,构建品牌性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途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