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周成 《神州》2012,(12):213-214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园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相似文献   

2.
胡延苏 《神州》2012,(13):92-9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教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本文阐述一下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学生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相似文献   

3.
冉红超 《神州》2013,(26):176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相似文献   

4.
陈锋 《史学集刊》2020,(1):27-31,20
“史无定法”作为史学研究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影响巨大。学界一般认为,“史无定法”是吴承明先生的观点,事实上在其他学者笔下,或许已多有提及,如余英时在1991年写就的《怎样读中国书》中就曾经说“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14页。所以吴承明在集中论述“史无定法”的重要文章《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缕述了这一观点的发轫:“1984年,我在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中国经济史国际讨论会上说:就方法论而言,有新老、学派之分,但很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别。新方法有新的功能,以至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但就历史研究来说,我不认为有什么方法是太老了,必须放弃。我以为,在方法论上不应抱有倾向性,而是根据所论问题的需要,和资料等条件的可能,作出选择,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论证者,不妨并用,若结论相同,益增信心,若不同,可存疑”。这是吴先生提出“史无定法”的源头。在他1992年正式提出“史无定法”时,也曾经表明:“我国早有‘史无定法’之说。我赞成此说”,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并没有把这一提法归在自己名下。在缕述学术史时,这是需要首先明了的。  相似文献   

5.
何向宾 《神州》2012,(10):197-197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充满着个性、人情和审美,有充满灵性的变式。所以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有规律可循,又“教无定法”——没有固定的程序。现代教学提倡“以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导”既是引导、启发和领入,指示一个正确的认知方向。教师应从“独奏者”角色,从学习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改直接教学为间接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为此,可进行“导学——学导”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韩丽丽 《神州》2012,(3):161-161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也要讲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目标,真正达到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以不需要教”的境地.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受用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沈玲 《神州》2011,(5X):115-115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作文教学改革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一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文章的写作千变万化,个性十足,但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新的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应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本文谈谈对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郭昌然 《神州》2012,(4):194-194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9.
李苗庆 《神州》2012,(16):227-227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探求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学生自学、演示操作、教师讲解、总结延伸”四步教学法。通过这“四步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并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信息技术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怎么演,演出什么?相信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王昌秘  潭兵 《神州》2012,(18):214-214
简言之,有效课堂就是“好课”,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还主动权给学生是有效课堂的关键,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方式;宽松、容错的学习环境是有效课堂的心理保障;合理、恰当地激励学生是有效课堂的有用方法}以学论教是对有效课堂的客观评价。教无定法,特别是中职课堂必须提倡和鼓励高度个性化的教学,多姿多彩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苏红 《神州》2012,(31):160-160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主要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连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针对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通过采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论证“因声求义”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玉翠 《神州》2012,(10):174-174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几经摸索,尝试运用了一下几种激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无定法与有成例《尚书》,孔子之所删订,《春秋》,孔子之所述作。然而《尚书》无定法,而《春秋》有成例”(《文史通义·书教下》),这在体例上来说,二者截然相反。但不论无定法还是有成例,在中国史学史上却都起了绝大作用,而为后代史家所师法:  相似文献   

14.
周德彩 《神州》2012,(3):224-224
高一刚开学就有一些同学问:“老师,我初中化学就没学好,高中化学能学好吗?学好化学有没有绝招?”我告诉他们学好化学还是有绝招的。只要你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转化过来的。正所谓:“学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  相似文献   

15.
裴兰克 《神州》2012,(13):216-216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几种激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与途径。事实证明,这些方法还是能够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的。我们始终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就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冬青 《神州》2011,(9X):110-110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要让学生学好语文,良好的阅读方法不可小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志新 《神州》2013,(5):141-141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要让学生学好语文,良好的阅读方法不可小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8.
艾明礼 《神州》2012,(13):253-253
曾记得几年前有位教育界老前辈说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故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选择一定的教育策略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今天特别关注的重点。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此,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已总结出几点教学方法,仅供参考:更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时刻处理好教材,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应注重多样化,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再运用触发思考的话语让学生反思。为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掌握知识的动力,并使得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把书读活     
沈玲 《神州》2011,(1X):29-29
学无定法,但最忌讳的是死读书,读死书,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习应该灵活交通,把书读活,也就是要把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实践。要做到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郭春祥 《神州》2014,(11):68-68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教学方法有多种,那么要用什么方法很重要,有时一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