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瑞姣 《黑龙江史志》2013,(21):337-33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在本质内涵上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帮助群众树立生态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终将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从最原始的农业社会一步一步走向了现代工业文明,这样的工业进步,改变了我们的自然环境。环境的恶化,迫使我们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是涉及到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的问题,这要求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探讨。我们在文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哲学的研究,帮助更多人正确地意识生态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花会娟 《黑龙江史志》2013,(19):248-248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极其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  相似文献   

4.
陈万 《神州》2013,(15):161-161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实践观中包含着丰富的有关于生态的思想,这些前瞻性的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来源。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自由问题的探索,自由是人类不断追问的问题和不断追求的理想,人类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类追求、实现自由的历史。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被认为是科学的自由观,是无产阶级全体劳动人民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6.
贺瑞雪 《神州》2013,(9):237-237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正确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最大限度的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并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构娥  赵书文 《攀登》2008,27(4):9-11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他们的生态文明观。本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并阐明了其在当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齐兵 《神州》2013,(35):176-177
面对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这一重大的课题,十六大以来,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眼光,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广泛吸取人类进步理论的优秀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理论,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生态思想体系,而十八大报告中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胡锦涛生态思想的先进性,创造性,丰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时为我国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郑均雷 《黑龙江史志》2013,(13):293-294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四位一体"形成"五位一体"的新格局,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对西方绿色思潮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究如何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学军 《攀登》2009,28(1):59-61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与进步,是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必须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完善生态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与时俱进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巨禄 《攀登》2004,23(2):62-6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不断充实、完善、创新、发展的特点。在新形势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骏 《神州》2013,(7):27-27
生态文明所象征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进步的状态。包括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包括了生态安全意识以及法律制度和政策,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目前我国多种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攀登》2017,(5)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历史演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浪潮中,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价值理念,加强政府的生态职能和生态意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并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雪梅 《攀登》2014,(6):74-77
生态城市的理念是对原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西安生态城市建设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从培育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观、生态规划先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7,(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为哲学基础,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新的科学论断,既肯定了自然的优先性,又强调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从而揭示了现代性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制度优势,诠释了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向。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培养人们的生态自觉意识与生态责任意识,将生态文明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17.
韩真真 《黑龙江史志》2014,(18):130-130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基本观点,它贯穿于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方面。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以及能科学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哲学世界观、认识论中的基本内容,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总体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德 《攀登》2008,27(2):47-50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应明确认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这是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中国的祖国大地,经济发展腾飞的大好局面同时也带了发展背后的局限——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被破坏的情况增加,掠夺自然界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和呼声越来越高,辩证的看待问题与解决矛盾成为新社会对于经济建设的最高要求。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必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先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中国化成果作为理论支撑,而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蕴进行深度挖掘。儒、释、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份,闪烁着耀眼的生态光辉。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大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