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月楠 《神州》2011,(23):20
伴随着电影艺术的飞速发展,电影音乐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的作用日渐明显,二者的有机结合会极大地提升电影的艺术魅力,而那些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音乐更是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本文从民族歌曲和民族乐器两个方面在在影视创作起到的作用入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崔月楠 《神州》2011,(10):20-20
伴随着电影艺术的飞速发展,电影音乐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的作用日渐明显,二者的有机结合会极大地提升电影的艺术魅力,而那些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音乐更是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本文从民族歌曲和民族乐器两个方面在在影视创作起到的作用入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听读台北     
《世界》2010,(10):I0060-I0063
我们从这些电影、音乐与书中了解认识台北,我们又从台北的景致与气质中更深层地理解了这些电影、音乐与书。带着它们展开旅程,用心听读台北脉搏。  相似文献   

4.
孙巍 《神州》2013,(8):3-3
《音乐之声》是一部成功的音乐歌舞片,自上映以来收获了无数观众,历久不衰,人们除了回顾如《Do-Re-Mi》、《The Sound Of Music》、《Edelweiss》等经典音乐外,也对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一部好的电影如同戏剧一样都离不开情节的铺垫,而冲突又是发展情节的关键。《音乐之声》中的人物、情节与冲突恰巧巧妙的发展了这部戏,也是该电影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思聪与中国近代音乐史严声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近代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这时大都有了进一步的成长与繁荣,有些则呈现出僵化以至衰落的态势;前已传入的外来西方音乐,这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音乐生活...  相似文献   

6.
一部电影、电视剧的走红往往会带来许多效应。它捧出了一颗颗耀眼的新星,它让人们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名导、大腕,同时它也为人们奉献了许多动听的歌曲。“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确立了音乐对一部电影的重要性。电影、电视剧里的音乐不同于一般的唱片音  相似文献   

7.
张伟华 《神州》2012,(9):110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电影艺术中,演员需要通过各种语言向观众传达讯息,包括台词对白、肢体语言、表情语言、音乐语言等等。影视艺术作为当今最丰富的传播媒介,成为最富有审美创造的再现能力。对白在电影审美意象与文化内涵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庄子》对《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对音乐美追求的发展,《老子》追求关乐,《庄子》扩大了美的追求范围,揭示了审美愉悦;对音乐审美标准的发展,《老子》以“音声相和”为音乐审美标准,相和是美乐,不和是丑乐,《庄子》发展为“至乐自然”的音乐审美准则,“籁乐”、“至乐”、“天乐”是美乐,失性、屈礼、不适之乐是丑乐;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老子》追求“大音希声”的音乐境界,《庄子》发展为追求“至乐自然”的音乐之“道”。《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创新:阐明了音乐的本源、功能问题,强调有声人为之乐的重要,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老子是道家音乐和文化的领军人物,庄子则是一号旗手。老子树起了“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巅峰,庄子开拓了审美心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陈晓鹏 《神州》2012,(35):185
赵季平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实现民族特点和中国魅力的有机结合,是当代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电影作曲家。他使用超前艺术结构和电影实现紧密结合,给广大电影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影音乐艺术。研究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特点,对提升赵季平先生的电影音乐创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向川宁 《神州》2012,(29):9-9
文章介绍了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在电影作品中起到的作用,并以电影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对影片中的三部钢琴作品进行了赏析,突出了钢琴乐曲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悦 《神州》2012,(11):7-8
在台湾电影的银幕上,从来不乏青春的身影。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艋岬》中的残酷青春物语,到《夏天协奏曲》、《不能说的秘密》中的音乐青春与青涩爱情的交织,再到《蓝色大门》、《盛夏光年》中模糊的性别认同,都展现了发生在最美好年华时的不同类型的故事。这些青春电影在勾起观众对青春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让观众在电影情节的发展中代入自己的电影经验,去寻找那个躁动迷茫的青春期时的身份定位。本文希望通过对电影《阳阳》中主人公的角色进行研究,并对台湾青春电影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访和追寻,去了解青年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寻求自己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迎来它12岁的生日。过去的12年里,中法文化之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外国文化节,也是法国境外规模最大的法国文化节。每年春天,中法文化之春在众多领域在中国展现法国创作及中法艺术交流:话剧、舞蹈、古典及现代音乐、当代音乐、视觉艺术、新媒体、电影、图书等。第12届中法文化之春将于5月6日至7月9日间举行,在全国30座城市展开60个项目。本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暨展览"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  相似文献   

13.
兰勇香 《神州》2012,(30):54+56-54,56
音乐对于人类整体及个体发展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对于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也具有重要而可见的意义,因而在小学教学如何增加孩子对于音乐的欣赏和感染力就非常重要了。本文主要从音乐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大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沉默的声音     
近年中国独立(请原谅我不得不用这个词)音乐对其他艺术领域的渗透正逐渐增强,而中国独立电影的电影配乐意识也正逐渐觉醒,贾  相似文献   

15.
牛博鸶 《神州》2013,(4):10-10
电影《人在圃途之泰圃》在2012年年底彻底火了一把,打破了许多华语电影的记录。电影作为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途径之一,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泰囤》的热映,我们也应该来反思一下近几年来华语电影的发展情况,并从中找出当下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贵阳文史》2012,(1):15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时期,通常被称为"十七年"电影,并把它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2)1956年前后的电影发展;(3)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电影文革;(4)60年代初至文革前的电影。"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作品普遍体现出一种质  相似文献   

17.
肖璐瑶 《神州》2011,(1):82-82
近几十年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它的文学性,在电影的创作中文学性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分析我国电影文学的内涵,以及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从我国电影文学创作的现状出发,深入的分析了我国电影文学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鑫艳 《丝绸之路》2021,(1):120-124
从电影符号学角度看,电影的影像语言具有阐述、表达和信号功能.从文本角度,可以把电影的影像语言拆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每类符号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从意义角度,特定的指示符号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作为华语影坛举足轻重的影片,《霸王别姬》以其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而电影所展示的特殊符号语言,更是...  相似文献   

19.
尹璐 《旅游纵览》2022,(22):107-109
河洛地区的红色音乐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如果能够将其引入旅游产业中,不仅可以较好地促进红色音乐文化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还能够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创新,使得旅游项目具有显著特色,有利于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阐述体验式旅游与红色音乐文化旅游相关概念,接着展示河洛红色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最后在明确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提出河洛红色音乐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给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贺绿汀(1934年-1999)出生在湖南邵东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率先叩开了中国钢琴作品通向世界的大门,其《牧童短笛》成为中国钢琴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他率先为中国电影作曲配乐,创作的《春天里》、《天涯歌女》、《四季歌》等历经半个多世纪仍为民众所喜爱;他翻译出版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是第一部完整系统地将欧洲和声理论引进中国的译著;他创作的(游击队之歌)鼓舞无数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他一生成就了三部大合唱、六部歌剧、近二百首歌曲、二十七部电影音乐等,很多都是传世之作。他著述的二百八十多篇(部)音乐理论文章、专著和述评,对中国现代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贺绿汀长期担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协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教授职务,多次参加国际音乐活动。1983年,他被国际音乐理事会选为终身荣誉会员.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