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倡文武两道,是日本封建武士道中的重要内容。到了江户时代儒学成为官学,经过儒学的改造,日本传统的文武两道观发展为以仁义之道为基础的文武合一论。而江户时代后期,由于承平日久,社会流于文弱,武士的文武观开始强调以尚武为主,认为统治阶级保持尚武精神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武昌南隅保安门正街中段。住着文武两位辛亥志士。朱峙三老先生曾任军政府内务部书记官,在红楼与董必武共过事。家父李威比朱老小5岁,曾是首义学生军教官、北伐将军。我们两家亦为世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明世宗常居西苑始于嘉靖十八年,与"壬寅宫变"无关,而且宫变就发生在西苑仁寿宫。跟随皇帝入直西苑者有亲信文武大臣、司礼监系统的宦官及中书官。文武又可分为勋武臣、亲臣、阁臣及尚书,特别是礼部尚书,他们是此期的政治核心层。文武中各类人物有显著的前后接替关系,表明世宗一直着意维系此格局。这种核心圈的构成,与明代其他时期不太相同。世宗迁居后的核心政治空间一直是中海西岸仁寿宫所在区域。入直的文武及中书官居于仁寿宫南门外的无逸殿,仁寿宫和无逸殿被围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通过面东的迎和门与外界沟通。内外廷沟通路线随之调整:千步廊各官署官员多经授权入西苑门,横渡太液池至仁寿宫迎和门,于此交接本章或承旨。  相似文献   

4.
清代文武官员服饰上,以官帽上顶珠和补褂上的绣补最为美观,五光十色,耀人眼目,不单是表示品级显明/也还是精良的工艺品。 一品文武官员均戴红珊瑚顶,在补褂上有区别,文用仙鹤、武用麒麟绣补。 二品文武官员均戴红珊瑚顶,为别於一品,在珊瑚顶正面刻小团寿字。在补褂上则有区别,文用锦鸡,武用狮子绣补。  相似文献   

5.
也谈武则天杀文武大臣──与张先昌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武则天杀文武大臣──与张先昌先生商榷杨西云张先昌先生《关于武则天杀害文武大臣的几个问题》①一文在对武则天朝被害的文武大臣进行个案分析基础上,对旧史指责武则天滥杀提出了质疑。读来颇有启发,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与张先生商榷。张先生着重分析了裴炎、程务...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士"是"文武兼修"的一个团体。"文武分治"后,逐步形成了文人清谈政治、武官领兵不带兵,军政大权操于皇帝一手的局面。及至近代,经历了与外战争的惨痛失败,仁人志士开始变法图强以求救国。然而戊戌变法却未能像明治维新之于日本一样带给中国近代化的成功。其原因为何,众说纷纭。但假如历史上"文武"没有"分治","士"这个团体不曾消亡,那么戊戌变法会不会有另外一种结局。  相似文献   

7.
时势不同,文臣、武将所承担的职责有所差异,其在朝局中的地位亦随之低昂。这就牵涉到文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明代的文武关系,实与军事制度的演变桴鼓相应。随兵制变迁而来者,在制度的层面,文武关系亦发生了内在的转变:明初立国,重武轻文;中期以后,崇文黜武;一至明季,武将开始跋扈。与此相应者,则是文人尚武与武将尚文风气的形成及其勃盛,以及文武合一论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和砷跌倒,嘉庆吃饱”、“倒了和坤,富了嘉庆”、“和坤富可敌国”。这几句民间广为流传的话,是对清朝大贪官和砷拥有财富的形象描述。和坤聚敛财富之多,在历代文武大臣中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9.
《文史博览》2009,(7):58-59
鄂省各文武学堂自本年九月以来,学生中之剪发者此伏彼起,虽严惩不能禁制。据剪发不易服会报告,学界约一千余人实行。……监督刘洪烈闻信,到堂极力阻止不听,当用电话请王学台前来大加申斥……  相似文献   

10.
漫谈清代文武品官的服饰从直隶总督署陈列展览中的服饰谈起杨国柱1993年初,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举办了《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史料》陈列展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总督署的机构设置、所辖区域、历任总督及相关事件等,其中也涉及到清代文武官员的服饰。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  相似文献   

11.
张治中多年追随蒋介石左右,处在众多文武高官注目之中。  相似文献   

12.
《文史天地》2011,(11):94
由于袁世凯死的时候仍旧是在职的总统,因此黎元洪在继任总统后还以在职国家元首的规格给他治丧。当时中央政府除了拨款五十万公款用于丧葬费用外,还通令文武机关下半旗,停止宴乐27天,民间娱乐也停7天;文武官员和驻京部队一律佩戴黑纱;设立"恭办丧礼处",以曹汝霖、王揖唐、周自齐三人承  相似文献   

13.
周原甲骨的族属问题,即究为商人遗物,抑或周人遗物?迄未取得一致意见,若据出土地点及甲骨的各种特征看,应属于周人甲骨卜辞。但由于几片所谓“庙祭甲骨”,即内容涉及到祭祀商先王成汤,求佑于商先王太甲,以及在文武丁、文武帝乙宗庙里占卜等记载,引起不少怀疑与猜测,因此导致认识上的一些分歧。出现这些分歧的原因之一,与周王究竟能  相似文献   

14.
闫飞 《神州民俗》2007,(10):42-43
怀梆是河南省地方戏曲中一个古老的稀有剧种,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当地人多称之为“老梆子”。怀梆在演唱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唱腔,伴奏、身段都有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的特点,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擅长演出文武带打蟒靠架子戏,上演的剧目以双生双旦花脸居多。  相似文献   

15.
论朱元璋与淮人官僚集团之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太祖朱元璋以淮右布衣崛起于元末群雄之中,依靠淮人文武将领,群策群力而廓清天下。朱元璋登基伊始即大封功臣,满朝公侯、盈廷权贵亦多是淮人,故淮人威势在明初显赫一时,正如贝琼诗曰“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淮水流域为春秋时楚地)。然“明祖籍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  相似文献   

16.
《湖南文史》2009,(7):58-59
鄂省各文武学堂自本年九月以来,学生中之剪发者此伏彼起,虽严惩不能禁制。据剪发不易服会报告,学界约一千余人实行。……监督刘洪烈闻信,到堂极力阻止不听,当用电话请王学台前来大加申斥……又两湖师范附属之高等小学诸生剪辫者为数亦众,均经管理员援各校例施以记过之惩。而工业中学堂学生及武昌府中学堂学生,连日剪发者几占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17.
乾隆朝对如何治理新疆没有成熟的方案,经历了从甘肃总督到伊犁将军的探索过程。乾隆二十四年(1759)初开始筹划甘肃总督管辖新疆,将安西提督、安西道移驻巴里坤、哈密,任命杨应琚为甘肃总督,确定甘肃总督的驻地,准备在伊犁、叶尔羌等地添设总兵、道员等文武官员。二十五年(1760)初,乾隆朝又否定了甘肃总督等地方文武官员治理新疆的计划,恢复陕甘总督建置,在新疆设伊犁将军。这一探索过程反映了乾隆朝君臣对新疆认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西夏中后期的权官问题展开探讨,主要讨论了西夏时期权官的类别,主要有“权正”、“权正统”、“权小监”、“权检校”、“权都案”、“权案头”、“权正首领”、“权首领”八种,西夏时期的权官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西夏“权官”涉及文武,但以武官体系为多;第二,西夏“权官”的选派须遵守严格的资序。  相似文献   

19.
我们弹的七弦琴最初阶段的形态与其音乐功能究竟如何?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听到老一辈的古琴家、音乐史家谈论过。学生初学琴时,为了知道七弦琴发展的历史,从老师手里接过来的书籍中,说的是伏羲或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是琴的创始。又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其后文武相继各增一弦,成为七弦琴直至于今。  相似文献   

20.
辛龙 《文博》2011,(2):52-54
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时期建造的重要建筑,所建目的最初为联络兄弟感情,宴饮,随着开元二十四年的扩建,其又逐渐具备了举行大型宴会,组织文武举人考试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