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静 《史学月刊》2002,(2):109-114
清末民初。山东农村兴盛一时的草辫、花边、发网业是在资本主义入侵后,传统手工业遭到冲击和破坏,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产品专供出口的新兴手工业。通商口岸的开埠和地方政府、绅商的积极倡导、支持推动了它们的外向型发展。新兴手工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发展了农村商品经济。活跃了农村市场,使农村手工业经济结构由传统封闭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其贸易活动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互动联系,加速了山东沿海城市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尚伟伟  郭芬艳 《沧桑》2014,(1):90-93
20世纪50年代,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民主革命后所取得的政治条件和物质基础,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把建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的中国农村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引导中国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开始了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体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重新审视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个体经济体系,丧失了集体经济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探索和创新农业合作化新的组织形态、管理体制,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依然是中国农村生产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必然依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民主革命后所取得的政治条件和物质基础,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把建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的中国农村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引导中国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开始了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体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重新审视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个体经济体系,丧失了集体经济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探索和创新农业合作化新的组织形态、管理体制,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依然是中国农村生产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必然依赖。  相似文献   

4.
改革30年来,中国农村一直奉行农民个人或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体制。事实证明,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以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中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首先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彻底交还农民,推行区域性多种体制并存的复合经营体制,突出农民合作经营组织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大面积铺开的。3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于2009年1月发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1个"一号文件"。抚今追昔,回顾前面10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认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金华 《神州》2013,(9):225-22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发展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水土流失给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带来了重大的威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水土保持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的中国仍然经历着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转型,在这波澜壮阔的变革进程中,农村与城市作为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地域代表,它们之间的矛盾在新时期仍然反复、尖锐地横亘在人们面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大农民成功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农业发展、城乡差距在某些方面却有所拉大的趋势,城乡矛盾仍然从多个方面体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李玥 《黑龙江史志》2014,(18):15-16
针对黑龙江农村经济改革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中,介绍了我国农村经济由集体经济到分田到户的个体经济的发展过程,这一举措解决了当时农民的温饱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解决了温饱的需要,更需要提高幸福生活指数,社会改革需要农民利用合作社的优势,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黑龙江农村经济改革必须以农民为本,加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艳 《神州》2012,(12):347-348
农村经济无时无刻不在迅速发展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加速发展好农村经济,可以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增加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我国农村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村已成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与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相比还不协调,与农民日益增长的…  相似文献   

11.
1957~1958年,在反右扩大化的直接影响下,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昌潍地委在全区农村普遍开展了一次以两条道路大辩论、农业生产建设问题大辩论和整党、整团、整社为主题的三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政治思想批判运动,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同时也掩盖了一些问题,使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蔓延到农村,也使"左"倾冒进的苗头进一步发展,给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和推广,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尚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家在这一时期采取提高粮食收购价、限定粮食征购数量而扩大进口粮食等特殊政策,为农民多劳多得的承包积极性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和可行条件。另外,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考察,"四三方案"引进大化肥成套设备的投产,成倍地增加了单位化肥施用量;籼型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将粮食亩产大幅度增加,都使得农村经济改革如虎添翼,取得了粮食产量连上新台阶的巨大成就。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预设,而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撞击-反射"式地推进.改革初期,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经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包括激烈的争论.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国际交往的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反思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本身.正是在总结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同时吸收国外经验,了解和研究国外各种经济理论,特别是比较系统地汲取东欧国家改革经济学的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的改革学派,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策主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从 1 95 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 1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 2 0多年里 ,我们党经历的巨大成功与巨大挫折错综交织的情况 ,正是党的理论与实践正确与失误交替发生的反映 ,也是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踏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艰难探索的写照。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从解决当时的急迫问题入手 ,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这期间也发生不少失误 ,有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探索中发生的经验教训及其根源进行分析 ,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求索的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进程。从1993年开始到1998年,出版业改革的主线是由“规模数量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集团化发展成为出版业改革的主题;从2003年开始,企业化转制成为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主线。十多年来,出版业的政策走向反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反映了出版业逐渐加快了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反映了出版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此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大多数与会代表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动和支持下通过斗争取得的;但也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到会议召开前的两年,党内正确力量在思想上、组织上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与国内外形势发展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或迟或早总会发生的。它既不是一般方针、政策的转变,也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而是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不完全清楚到比较清楚的转变。从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不改革不开放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28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新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轨迹经历了一个由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通过革命手段达到过度平均,然后又由这种过度平均通过改革走向拉开收入差距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收入的平均程度主要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战略、政策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积累与消费关系变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9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90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但仍持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内容更加丰富,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党和国家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视和领导是我国卫生防疫事业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教育、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防疫事业的有效工作方式;爱国卫生运动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突击性与经常性相结合、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是推动卫生防疫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51年7月18日,<新湖南报>发起了关于土改后农村出现的农民埋头生产不问政治及乡村干部松气退坡的"李四喜思想"的大讨论,持续达5个多月,在湖南乃至全国农村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场讨论是建国后中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农民自私、狭隘思想的批评运动,也是第一次真正地对农民及乡村干部进行的思想教育活动.在这场讨论中,中共逐步积累了用民主教育、典型示范、改进领导方法、切实解决乡村干部实际困难等方式解决农民思想问题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的历史经验构成了建国以后中共教育和改造农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极力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开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开拓前进的道路;这次全会开始逐步形成、中共十三大正式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引导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健康前行;这次全会形成的发展理念指引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而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